关于印发《南码头路街道整体提升打造精品城区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

索引号 SY-310115-2023-05451
文件编号 浦南办〔2023〕35号
发布机构 南码头路街道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3-09-19

机关各科室(部门)、各事业单位、各居民区:

《南码头路街道整体提升打造“精品城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街道党工委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南码头路街道办事处

                                                                                2023918

 

 

 

南码头路街道整体提升

打造精品城区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指导意见》和《浦东新区街道整体提升打造精品城区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始终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群众,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坚持统筹兼顾、分类实施、共建共享、共治共融,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造精品城区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推进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实现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美好愿景,打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相匹配的城市面貌。

二、主要目标

南码头路街道地处浦江东岸世博地区北片区,位于人民广场-陆家嘴中央活动区和世博-前滩中央活动区两大扇面直接辐射的交汇处。对标“品质南码头”标准下的“一核两带三片区”建设蓝图,以全域中心位置地块作为下一步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全力打造世博滨江“政务商务带”、白莲泾“产业聚集带”,逐步升级优化“人文滨江”“怡养临沂”“和美六里”三个居住区,力争在浦东、在上海成为青年安家立业“第一站”、人才创新创业“始发港”、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加速器”,努力向“精致的产城融合、精准的住职平衡”迈进。

三、行动方案

(一)“凝心铸魂”向心力引领行动

深刻把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工作要求,提升组织力,提升党建引领力,提升服务力。开展基层党建新一轮强基固本行动,创设党群服务“十大项目”;织密建强一线组织体系,完善“片区-社区-微网格”三级网格治理体系,持续推动创新社区治理多元生态微网格项目;坚持“南风向暖·嘉邻和睦”“一体两翼”式全域党建工作架构,注重全方位统筹、全过程覆盖、全链条管理、全要素聚焦;营造“邻舍”品牌,搭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

(二)“近悦远来”造梦力聚能行动

强化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完善商务、产业片区服务设施配置。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提供职业指导、创业指导、就业援助服务;打造精品人才公寓,助力园区引才聚才;保障就业空间,提供就近就业、创业机会,挖潜商务商业楼宇可利用的闲置空间,提供灵活嵌入的创新创业空间。

(三)“文体融合”生命力勃发行动

传承历史文脉,焕活文化、体育功能,构建汇聚人气的特色街区结合南码头历史陈列馆,打造凸显历史特色的雅韵街区结合浦东游泳馆、临沂公园,打造富有活力的现代潮玩街区推进文化活动中心、市民健身中心建设,提供普惠的文化体育服务

(四)“数字孪生”渗透力加速行动

深化“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全面构建完善“175N”的数字化建设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数字底座为基础,打造可持续数据生态,丰富数据标签,探索应用转化;持续推进场景深化及新建工作,深入开发智能化手段结合高空慧眼平台,将AI烟火识别算力全面覆盖于辖区街面监控,提升街道突发应急响应能力

(五)“宜居空间”塑造力优化行动

提升公共空间品质,补齐居住社区环境短板,推进街道空间优化设计推进公园、绿地改造提升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环境优化、“两旧一村”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优化街道设施配置,推进重要交通节点、段落的优化设计,打造街道设计样板

(六)“生态城市”承载力锻造行动

优化蓝绿空间格局,构建广覆盖的绿色空间体系,打通公共交通体系微循环,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提高绿地布局的均衡性和系统性,实现500米半径见绿全覆盖,推进绿脉贯通,形成完整的绿道慢行网络;设运营社区巴士,提高开放空间便捷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滨水界面连通,建设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

(七)“全龄友好”幸福力升腾行动

推进全龄友好社区建设,优化社区服务设施配置聚焦“一老一小、一中一青”生活需求,围绕“幼有善育、老有颐养”,高品质打造养老、医疗、教育、托幼、文化、体育等服务场景

(八)“安全韧性”免疫力提升行动

深化社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营造平安宜居社区环境逐步推进“平安屋”建设,通过“屋室联建”,完成区域安防力量一体化建设汇聚群防群治力量,发展壮大综治巡防志愿者队伍,筑牢平安防线;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推进“码上说法”法治文化阵地带建设积极促进综合减灾向基层治理渗透,发挥智能感知点位预警告警作用,构建强有力的综合减灾管理体系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整体统筹。顶层设计+横向征询+全域调研形成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清单,街道“三重一大”专题研究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推进、落实,项目办具体负责综合协调,统筹推进精品城区建设。

(二)健全推进机制。对照行动计划、项目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协同互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多向支撑的工作合力按年度节点压茬推进,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清单任务。

(三)落实资金保障。加强与新区层面沟通协调,争取区级财力倾斜,提高建设标准;合理制定年度预算计划,合理使用年度预算资金,充分发挥部门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拓宽资金渠道,充分挖掘辖区现有资源,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精品城区建设。

相关附件:

网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