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3年惠南镇城市管理精细化 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引号 | SY-310115-2023-04629 |
文件编号 | 惠府〔2023〕90号 |
发布机构 | 惠南镇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3-08-14 |
关于印发《2023年惠南镇城市管理精细化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管社区,各村、居,各镇属事业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2023年惠南镇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人民政府
2023年6月15日
惠南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 2023年6月15日印发
2023年惠南镇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镇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成效,根据《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计划》(沪委办发〔2022〕13号)、《关于印发上海市2023年城市管理精细化重点任务的通知》(沪精细办〔2023〕9号),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的治理理念与水平,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
二、总体目标
努力以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重要契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奋力把 “数字治理”的智慧城区、“美丽舒适”的活力城区、“绿色生态”的魅力城区以及“精致宜人”的幸福城区四大品牌打的更响、传的更远。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行动。
1.实施高品质美丽街区建设。
开展新一轮“美丽街区”建设,完成惠南“民乐大居”美丽街区示范区项目。将惠南民乐大居打造成为上海市最具特色、设施最为完备的生态型居住社区之一,完善街区基础设施,街容街貌更加美观、空间视觉更加靓丽、管理服务更加优化、城市特色更加凸显,持续提升市容环境品质。
2.做好商贸布局打造特色商业街。
完成特色商业街项目打造,包括汇展慢生活、西门服饰街、海沈十二工坊、东城社区豪布斯卡特色商业街、民乐社区桃花村夜市特色商业街等方案制定及落实工作。完成户外招牌特色道路申报工作。
3.文明创建补短板。
开展环境文明、交通文明、居住文明、设施提升专项行动,制定创建重点工作任务,完善创建行动计划,补齐创建短板。
4.继续推进城市样貌改造建设。
以“安全运行、形象提升、环境融合、复合利用”为原则,持续推进一批如东门大街车站大楼等城市样貌提升改造。
5.深化“惠南古城”内涵。
打造“惠南古城”文化IP,形成“惠南古城”标识,挖掘惠南古文化、古遗迹文化内涵,加强媒体宣传,讲好古城故事,提高“惠南古城”知名度。在惠南各入城口和道路上进行景观静态照明和功能照明的补充提升,因地制宜植入意识形态和文化元素,用“文化”点亮惠南。
(二)开展居住小区品质提升行动。
1.深化“美丽家园”建设。
推进“15分钟服务圈”提质增效补缺类和提升类项目建设,探索“养老便利店”、社区“宝宝屋”等新模式服务项目,发挥“社区云”在社区宣传、服务发布、人房数据等场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家门口”服务精细度。持续推进公益性生活服务项目进展,开展郊野单元区域“八村联动”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
2.推进旧住房更新改造。
结合城市更新,全面排摸全镇老旧居住小区现状,作为老旧小区实施的建设主体,推进一批“老、破、小”的小区实施改造。
3.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
落实完成新区要求数量,全年推进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制定惠南镇加梯工作质量监管流程,保障小区加梯质量。
4.推动物业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强物业行业监管,开展物业督查和考核工作(以奖代补、达标补贴、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推进和指导业主大会及业委会运作;强化住宅小区市民热线工单处置;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住宅小区综合治理。
5.推进缤纷社区建设。
持续开展全镇红光居委、宝业居委等5个缤纷社区建设。鼓励社区自治和公众参与,持续夯实政府、社区、居民、专家、专业团队、社会组织等多方协同治理平台。
(三)开展乡村品质提升行动。
1.实施两河流域、八村联动。
完成两河流域、八村联动总体规划设计。拓展惠南“两河八村”联建,打造乡村振兴共同体。以两河流域(大治河、泐马河)为纵横轴,联动两河沿线长江、远东、海沈、桥北、双店、同治、四墩、六灶湾八村打造沪乡微度假场景。深入做好五村规划及八村联建运营方案。完成1-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
2.“三村联动”纵向深入。
继续发展完善乡村商业品牌海沈十二工坊,并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以海沈村为核心,继续打造三村核心片区竞争力。继续深挖乡村底色,打造符合各村特点的乡村IP,实践创新运营方式,持续开展新媒体运营、主题活动运营等。
3.打造乡村文旅特色产业。
打造及完善三村15公里骑行线路,并与捷安特深度合作,组织骑行活动。依托“冠军”元素,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开展自行车市民邀请赛,乡村骑游活动,举办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做好海沈村地铁惠南东站东侧的艺术稻田画和油菜花海的种植、管理。加强与文化公司的交流合作,努力推进文化项目落地。制定惠南旅游地图,打造线上、线下五色旅游线路,打造一批特色优质民宿,开发文创衍生产品。
4.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全面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路。计划创建金光路为“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完成市道运局下发创建成功的批复;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长效管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保持在95%以上。
(四)开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
1.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保持全镇垃圾分类成效稳定在高水平,居民普遍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提升居民区可回收物服务点覆盖率,提高居民交投可回收物便利化水平。
2.开展水环境治理。
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动特色河长制工作站创建。计划完成惠南镇(治理单元)建设。2023年开展国家水保示范工程申报工作。
3.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开展地铁出入口、医院、学校、集贸市场和居住小区等“五个周边”环境治理。重点整治撤制镇的乱占道、乱停车、乱拉线、乱张贴、乱搭建、乱堆物、乱扔垃圾、乱设招牌等行为。无名路、内部道路管理,着力解决市容环境脏乱差、路面破损、道路乱停车等失管失养问题。开展薄弱区域环境治理,完成“撤制镇”市容环境整治。
4.推进违法建筑治理。
聚集违建精准管理整治优势,开展无违建示范街镇创建。完善“拆建管美用”体系建设,严格管控新增违建,彻底整治重点类型存量违建,暂缓拆除的违建在减量10%以上。
5.开展居住安全整治。
全面排查城乡房屋安全隐患,开展自建房整治行动,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计划在200多个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巩固群租治理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群租动态清零。探索创新群租治理新模式,防范群租回潮。
6.推进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工程。
完成惠南镇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工程共涉及157个居住小区的雨污混接改造及9条市政管网补缺。
(五)坚持改革创新,提升法治化、标准化、社会化建设水平。
1.加强执法。
加强城市管理与执法的衔接和双向监督,建立与完善信息共享、问题互通、案件移送、双向告知、执法协同和联合惩戒等工作机制。推动执法资源进一步综合整合、城管执法力量持续下沉,落实街镇“一支队伍管执法”。
2.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格局。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引导动员驻社区单位、其他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多元治理,完善多领域、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