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浦东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意见》的解读

索引号 发布机构 国资委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2-07-13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在市国资委的直接指导下、在区领导的关心下,在大家的支持下,区国资委牵头研究制定了深化浦东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更好服务引领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经新区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实施。按照会议安排,现由我对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意见》作一个解读。

一、意见出台背景和重要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市、区文件精神,更好服务引领区建设的需求。 中央《引领区意见》、市《行动方案》、区《实施方案》,以及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新区国资国企工作座谈会、新区党代会和新区领导系列讲话,均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国资布局,完善国资监管体系,激发企业活力动力,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引领区建设, 提升国资国企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二是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更好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的需求。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是实现国资保值增值、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内在要求。要通过改革为企业赋能,积极做强优势主业、拓展培育新主业、打造企业核心品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向 卓越型园区开发企业、一流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和行业标杆企业转型升级,更好服务区域发展。

三是加快国资监管向管资本转变,更好形成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发展的需求。 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是党中央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要进一步聚焦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坚持党的领导,加快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二、改革目标和主要举措

《实施意见》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站在引领区建设的新起点,进一步再定位、再对标、再出发,希望通过 3—5 年的全面、深入的改革发展,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成效显著,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基本确立,国有企业活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与新区发展战略有效衔接,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明显提高,国资国企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增强。具体发展目标有

一是国有资产规模效益迈上新台阶。 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达到 万亿、千亿、百亿 能级,净资产收益率等综合经济效益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从发展趋势看,万亿、千亿、百亿目标任务有望在 2024 年全面实现;从发展质量看,提升综合经济效益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二是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 培育形成各 1—2 家卓越型园区开发企业、一流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以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投资集团、国有创投集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和民生服务企业。 16 家区属企业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争做行业一流、勇当行业标杆,向一流企业、标杆企业奋进。

三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坚持以上市为导向,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控制 1 家以上上市公司,力争实现上市公司市值倍增。目前,新区控股的国有上市公司共计 6 家,总市值一直在 1000 亿元上下浮动,资产证券化率 23.4% ,市里达到 35% ,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四是国有创投发展和投招联动取得新突破。 引领区产业母基金和科创母基金协同发力,形成 600 亿元规模的主动管理型基金, 撬动社会资本形成 2000 亿以上的产业基金群 。创新 产业 + 基地 + 基金 、“房东 + 股东”投招联动方式, 提升国资国企产业培育、招商引资服务能级

第二部分, 6 个方面 26 条措施。

第一个方面,深刻认识和把握国资国企所具有的特殊属性 ,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第 1 条至第 5 条)。 积极对接新区发展战略,对各区属企业 主业再梳理、再聚焦、再提升,做强提升主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积极抢占产业新赛道,通过新业再培育、再拓展、再布局,培育壮大产业类企业。整合优化国资资源,实施开放性内外部资源整合,塑强打造金融、文体旅等产业板块,做强数字产业、工程建设全产业链平台公司,在农产品领域推进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组团。深化市场化合作机制,增强产业招商能力,加大金色中环、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投入和招商力度,更好服务引领区建设。

第二个方面,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发展(第 6 条至第 10 条)。 混改不是为混而混,混改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营机制,是深化市场竞争类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式。培育上市、引进战投、并购重组、员工持股等,是混改的主要方式。混改的主要方向是以上市为导向,通过上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营机制,更好获得市场资源,提升企业运营能力、经营效率和品牌影响力,接受资本市场监管,规范企业运营管理,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第三个方面, 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第 11 条至第 15 条) 总的方向是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 深入推进三能机制改革,完善市场化用人机制,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动管理人员从身份管理向契约管理转变,稳慎推进职业经理人试点。优化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深化国有创投改革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探索多种方式长效激励方式,激发创新创造价值。

第四个方面,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 16 条至第 20 条) 深入开展对标先进行动,实施浦东国资品牌行动,选树培育一批标杆企业、标杆项目、标杆模式,打造浦东国资标准、国资品牌集群。构建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聚焦投资促进、招商引资、企业转型等重点任务,强化净资产收益率、项目投资、物业空置率和去化率、市值管理、转型指标等方面考核。抢抓立法机遇,以立法引领支持企业转型发展。

第五个方面,落实以管资本为主要求,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第 21 条至第 23 条)。 把握“管资本”职责定位,强化股东身份和市场化方式监管运营国有资本,实施清单管理与条件管理,落实 授权放权清单, 在投资管理、产权管理、财务管理、评估管理、薪酬分配等主要领域开展分类授权。加强数字国资建设和事中事后动态监管 ,加强企业内控建设 强化监管协同,构建监管闭环,形成监管合力。

第六个方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第 24 条至第 26 条)。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完善四责协同机制, 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党内监督与法人治理监督相融合, 深化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企业家和人才队伍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改革发展的优势。

第三部分 为组织实施和政策保障。

根据今天会议精神,接下来将全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实生效。

一是时不我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国资国企新一轮改革取得实效,在引领区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 区国资委将会同各区属企业,由主要领导牵头组建改革专班, 逐一对接梳理研究各区属企业功能定位、主业新业、转型目标、发展指标,以及承接《实施意见》、授权清单中具体改革事项,编制企业改革转型“一企一方案”工作, 研究制定三年改革计划 ,项目化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举措落地生效,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更好服务引领区建设。目前,作为落实实施意见的配套举措,已起草形成投资授权放权工作指南、存量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三能机制改革等一系列具体办法和实施方案,待履行程序后落地实施。

二是蹄疾步稳,把握好改革、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稳中求进,做好 三个结合 把深化改革发展与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发展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发展与更好服务浦东引领区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把改革转化成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三是协同发力,营造良好改革氛围,加强国资协同、市区协同、政企协同,形成强大改革合力。 加强市区联动,承接好市国资国企支持引领区建设若干政策 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建立资本金注入、区域经济贡献分享、公共产品专项扶持等保障机制,赋能企业更快发展。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 选树改革典型,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