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懂川沙新镇人民政府第三届人民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川沙新镇 |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4-01-11 |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解读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新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下,在新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紧扣浦东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建设的主题,结合川沙自身的定位和特点,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主攻方向,在主责主业方面,川沙经济园区获评市级绿色产业园,七灶村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纯新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在改革创新方面,荣获上海市“四好农村路”示范镇、连民村“公路通、产业兴、生态美、村民富”案例入选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助力共同富裕典型案例;在攻坚克难方面,荣获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优秀团队、川迪二居荣获“2023年上海市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称号;在民生实事方面,人大代表“家站点”荣获市级示范平台荣誉,申华、华盛居委成功创建上海市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中,我们凝心聚力、砥砺前行,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均取得稳步提高,较好地完成了镇三届三次、三届四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坚持开局冲刺、全程发力,全力推动川沙新镇经济回升向好。2023年1-11月完成财政总收入28.32亿元,同比增长28.2%,全年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超29亿元,创历史新高;1-11月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48亿元,同比增长33.1%,全年预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5亿元。
擘画蓝图,规划引领筑牢基底;克难而为,征收腾地稳步推进。
尽力而为,建设安置有条不紊;积极而为,公建配套持续完善。
精细管理,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控新消存,整治工作有力有效。
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做精做细;压实责任,土地管理不断完善。
兜底保障,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双拥优抚,全力稳就业促就业。
养老托育,惠及群众生活所需;亮点纷呈,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依法治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常抓不懈,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多方监督,坚守廉政为民底线。
二、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川沙新镇人民政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高质量更有韧性活力。力争经济增长10%,财政总收入突破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35亿元,继续推进一个新增产业用地项目,推进4个“零增地”改扩建项目,精工园亩均税收力争达到220万元/亩。
——美丽乡村打造更显亮点特色。夯实三农工作,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统筹布局北部村落“十村连片”规划,推进“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工作,以“农村物业化+积分制”赋能乡村治理,确保纯新村成功创建第六批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现代城镇建设更出功能形象。持续推动城市副中心核心区控制性详规编制研究,力争完成6幅地块招拍挂出让,推进10个安置房项目、26条道路、15条河道、14所学校、4个大型绿地建设,完成川沙体育场、人民大会堂等文体空间的改造焕新,实现陆家嘴企业中心、九六广场启用开业,形成传统与现代、古今相融的发展模式,以地标性建筑提升川沙整体城市形象。
——社会治理深化更为务实管用。全面落实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持续推进“五违四必”实现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零”增长,再接再厉完成年度减量化任务,狠抓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年内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社会不稳定群体事件,持续推进业委会组换届,逐步建立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市场格局。
——民生服务保障更加为民惠民。扎实推进“两旧一村”14个城中村点位和11个不成套房屋(含小梁薄板)点位改造工作,完成全年就业指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补齐“15分钟服务圈”存在的短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文化空间、更加亮眼的文化菜单和更为多元的文化供给。
——政府自身建设更具勤廉高效。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开源与节流并重,推进基层减负增能,完善法治建设,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
名词解释
1、“零增地”:工业园区范围内存量工业用地上利用空地新建、拆除现有建筑重建或厂房加层扩建项目,在符合法律法规、国土空间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等情况下,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容积率、建筑密度的技术改造措施,提升存量用地经济效益。
2、“明珠计划”:为加快集聚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到2025年,浦东新区将遴选并支持一批“明珠高峰人才”“明珠领军人才”“明珠菁英人才”“明珠工程师”。
3、“七村连片”:将位于川沙新镇南部、中部的连民村、七灶村、纯新村、新浜村、汤店村、会龙村、新吉村等7个村进行连片规划,推动区域联动协同发展,逐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集群。
4、“三资”业财一体化:搭建“财务+云管理平台”的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的内控体系,以业务为起点,解决传统记账模式下财务与业务相脱节的弊端,从业务管理到财务核算及分析的高度融合,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
5、五违四必:“五违”是指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四必”是指安全隐患必须消除、违法无证建筑必须拆除、脏乱现象必须整治、违法经营必须取缔。
6、“人、房、地”系统:人、房、地即常住居民、社区房屋、新镇土地。该系统以居民和房屋为基础打造数字社区的建设,基于现有土地数据通过大屏展示信息化,结构化的土地内容。人房地系统构建了数字社区和数字化治理的基础。
7、“智慧街居”:在面向川沙沿街商户备案、商户互动、监督检查、星级评定等数字化监管的川沙智慧街区平台暨川沙智慧城管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开放建设的扩展应用场景的川沙智慧城管二期项目。主要拓展应用场景功能如下:社区监管(装修备案、工程备案、巡查管理)、大型商业综合体(商超、综合体管理及综合体内部商户的管理)和一摊一证(游商的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监管平台。
8、“银龄善膳”公益助餐:分梯度精准补贴高龄、孤寡、独居等困难老年人,扩大为老助餐受益人群,鼓励社会专业力量参与的为老公益助餐项目,为川沙新镇老年人提供品种多样、价格合理、就近便利的高品质助餐服务。
9、“三重一大”: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10、“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
11、“6个能力”和“8个有”:“6个能力”指组织管理能力、风险掌控能力、监测预警能力、预防准备能力、治理防范能力、应急处置能力;“8个有”指有人员、有制度、有场地、有平台、有清单、有风险图、有防灾卡、有宣传。
12、“反诈联盟”:以成立联盟的方式合力协同推进,搭建反诈工作的网络体系,体现川沙反诈工作“一盘棋”思想。
13、“一网通办”:将政务服务事项整合到一个网络平台,加强数据集成共享,推动流程优化完善,设计企业专属网页和市民个人主页,实现企业和市民只进一张网就能办所有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14、“一网统管”:用实时在线数据和各类智能方法,及时、精准地发现问题、对接需求、研判形势、预防风险,在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成本,解决最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应,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
15、“四责协同”: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有机协同、合力运行的责任落实机制。
16、“纪审一体化”:2021年起,区纪委开展“纪审一体化”监督联动试点工作,目的是将纪检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贯通融合,达到“1+1>2”的效果,川沙新镇是首批试点单位之一。
17、“两旧一村”:旧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城中村”改造。
18、“十村连片”:将位于川沙新镇北部的和平村、华路村、大洪村、民利村、虹桥村、陈行村、高桥村、杜尹村、湾镇村、杜坊村等10个村进行连片规划,推动和美乡村试点建设。
19、“五好两宜”:“五好”指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两宜”指宜居宜业。
20、“小三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
21、15分钟服务圈:以社区为单位,以居村委为起点,按照城市化地区、城镇化拓展区、远郊地区的人口密度分类,在15分钟慢行可达范围内,配置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五个社会事业领域的21项设施。
22、租税联动:承租方落地税收能级达到一定标准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适当优惠租金的形式扶持企业发展。
23、一轴两翼四节点:以川沙路为发展主轴,浦东运河周边和国际旅游度假区周边为两翼,城东片区、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经济园区、六灶2.1区域为四大节点。
24、“拆建管美用”:以拆治顽症、以建补功能、以管促长效、以美优环境、以用惠民生。
25、“五联机制”:联合指挥、联防预警、联勤发现、联动处置、联考评价。
26、“四减四增”:“四减”指居村组织减轻事务负担、减少挂牌标识、压减信息系统、精减考核创建,“四增”指深化机制增能、队伍增能、考核增能、自主增能。
27、“三不”:一般矛盾不出居村、疑难矛盾不出街镇,矛盾不上交。
28、“宝宝屋”:以街镇为责任主体,面向1-3岁幼儿家庭,遵循“政府主导、安全普惠、属地管理、多方参与、就近就便”的原则,旨在为1-3岁幼儿家庭提供临时、计时等多样化的照护以及育儿指导等托育服务。
29、三型政府: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