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大团镇都市现代农业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索引号 | SY-310115-2024-03562 |
文件编号 | 团府〔2024〕66号 |
发布机构 | 大团镇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4-07-02 |
关于印发《大团镇都市现代农业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各村,相关镇属企事业单位、机关科室:
经研究决定,现将《大团镇都市现代农业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镇人民政府
2024年6月17日
大团镇都市现代农业提升行动方案
(2024-2025年)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神,按照《关于印发<上海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等要求,根据市区有关部署安排,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科学规划、综合施策,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设施菜田建设,稳步推进老桃园更新改造,发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现代设施农业,到2025年,全镇都市现代农业生产效能进一步提升,加快推动大团农业重镇向农业强镇迈进。
——粮食生产功能提升。新增高标准农田(永农)建设4279亩,累计建设占比达到76.95%。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智能化,稻谷日加工处理达到50吨,烘干能力达到144吨/批次,加快推进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
——设施农业量质双增。完成大团镇现代设施农业片区规划,新增高标准设施菜田建设不少于250亩,推进老桃园更新改造1000亩以上,新建桃园基地实现水蜜桃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从0:9:1向1:7:2优化转变,重点建设1-2个高科技农业项目,集中打造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和科创示范场景。
——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推动品种培育和集约化育苗,配套仓储保鲜、集采集配等现代农业服务设施,实现农业生产、科技研发、休闲体验等多种业态组合,落地不少于1个设施农用地、建设用地等多种用地综合配套的农业产业集群。
——生产经营体系优化。稳步探索解决承包地细碎化,加快推动全镇农用土地由镇农投公司统一流转、租赁与管理。引进不少于2家优质农业企业,不断强化“金大团”地产农副产品品牌培育,推动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全面升级。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示范空间优化行动。强化规划引领,科学系统谋划,大力推动实施,重点建设“沪上·未来果源”现代设施农业片区,辐射带动全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1.完成高标准设施农业片区空间布局。完成大团镇现代设施农业片区规划,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片区先行启动区建设,到2025年重点建设1-2个高科技农业项目,有机链接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探索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新范式。(责任部门:农发办、规建办、农投公司)
2.构建优势地产农产品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沿川南奉公路“浦东大米”优势产业集群,水稻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11000亩左右,大力推广南粳46、沪软1212等优质稻米品种,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金园村、龙树村、园艺村、金石村、海潮村等粮食生产区,探索蛙稻共生、五彩水稻、数字稻田示范基地等赋能项目,补齐稻谷烘干、碾米等加工仓储短板,完成大团镇稻米加工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布局形成东大公路南汇水蜜桃优势产业带,做强南汇水蜜桃区域品牌,打造南汇水蜜桃品牌中心,链接南汇水蜜桃分拣中心,阶梯式推进赵桥村、果园村、团西村、园艺村等若干个智慧桃园基地,构建“一品牌”、“两中心”、“N基地”的桃产业格局,凝聚大团镇“中国水蜜桃第一镇”产业优势。(责任部门:农发办、乡村振兴办、经发中心、农投公司、旅游公司、相关村)
3.增强“菜篮子”稳产保供能力。常年蔬菜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4050亩以上,持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夯实农业绿色生产根基。加快高标准设施菜田改造建设,重点推进老旧设施菜田提升改造,建设节能宜机的连栋型高标准设施菜田,到2025年提升改造高标准设施菜田不少于250亩,推动设施菜田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设1-2个周年生产、装备先进、智能调控、高质高效的智能温室和植物工厂,推进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形成现代设施种植示范园,有效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竞争力。(责任部门:农发办、经发中心、农投公司、相关村)
(二)开展产业链式赋能行动。坚持总体规划、量化清单、梯次推进,加快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都市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4.推出都市现代农业招商地图。积极统筹大团镇现状资源优势,发挥科技创新潜力,统筹用好各类涉农财政资金,形成涵盖稳产保供、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品牌赋能四大类产业建设项目清单,明确各项目建设规模、建设重点、项目主体等情况。综合产业布局、土地情况,形成大团镇都市现代农业项目布局图和招商运营地块布局图,不断加强高质量农业招商引资。(责任部门:农发办、乡村振兴办、农投公司、旅游公司)
5.延伸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推动特色产业补链、延链和产业升级,到2025年,建设不少于1个品种培育和集约化育苗中心以及1个产地初加工和仓储保鲜设施项目。立足“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激活规划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资源,推进农业产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到2025年推动建设不少于1个产业融合项目。(责任部门:农发办、规建办、乡村振兴办、农投公司、旅游公司、相关村)
6.打造“金大团”区域公共品牌。重点聚焦南汇水蜜桃特色产业,发挥南汇水蜜桃分拣中心等服务平台作用,通过智慧化选别系统,逐个检测水蜜桃的单果重量、糖度、着色度,以“统一分拣”提升“统一标准”,不断打造“优品、优质、优享”品牌属性。完成“金大团”品牌logo、农产品纸箱包装和相关特色周边设计,制定“金大团”贴标品控和监督细则,开发桃胶、桃汁、桃精酿等若干款“金大团”地产农产品系列衍生产品。(责任部门:农投公司、旅游公司)
(三)开展经营主体提质行动。加速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农业项目落地、经营主体成长的培优孵化体系,不断推动镇级集体公司提质增能,成为大团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7.发挥镇级集体公司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全镇农用土地由镇农投公司统一流转、租赁与管理,到2025年镇农投公司统一流转农用土地不少于2万亩。推动都市现代农业项目形成的资产由镇农投公司统一入账管理,做大做强镇农投公司产业“链主”功能。拓展“金大团”品牌发展空间,强化镇乡村旅游公司品牌打造职能,联农带农、抱团发展,大力推广“产地市场+电商+终端消费”模式,不断丰富“金大团”商城小程序功能,提升品牌农业产业附加值。(责任部门:农投公司、旅游公司)
8.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梯度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标社以及示范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动态跟踪、个性化支持、战略性服务,推动具有“链主”潜力的高成长性经营主体根植于大团。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辐射带动全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坚持“培育+引进”双管齐下,加速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农业项目落地、经营主体成长的培优孵化体系,到2025年引进不少于2家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责任部门:农发办、经发中心)
(四)开展土地要素攻坚行动。聚焦用地支撑、土地利用等关键环节,主动服务、联动协调,全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跑出都市现代农业项目落地“加速度”。
9.强化项目相关用地支撑保障。鼓励农户依法、自愿通过村组内土地经营权互换、土地承包权退出等方式,促进土地小块并大块,稳步探索解决承包地细碎化,到2025年完成金园村解决承包地细碎化试点工作。以目标协调、空间统筹和政策衔接为重点,做好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综合交通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结合大团现代设施农业片区和都市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合与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编制,促进区域内“田、水、路、林、宅、产”协调统一。(责任部门:农发办、规建办、经发中心、农投公司)
10.探索配套用地综合利用路径。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备案制度,强化全流程管理和常态化监督,确保“农地农用”。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用地保障的指导口径,逐步推动产业项目地块相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按需开展农业生产配套“点状供地”工作,创新探索“农业类融合用地”,到2025年,力争试点完成1例B类农业配套类建设空间融合用地认定工作。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促进生态涵养功能加快转化、休闲体验功能高端拓展,到2025年,落地不少于1个设施农用地、建设用地等多种用地综合配套的农业产业集群。(责任部门:农发办、规建办、乡村振兴办、经发中心、农投公司、旅游公司)
(五)开展发展模式创新行动。根据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和大团镇优势条件,在能源利用、运营机制等方面探索“大团模式”,通过以产兴村、以村促产,加快推进全域和美乡村建设。
11.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优化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管理运维,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推进粮食产地烘干和低温冷藏等老旧设施装备更新换代、智能升级、清洁能源改造。综合利用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以及新型储能,发展绿色低碳的农业能源利用模式,在设施农业片区布点建设新型储能项目,探索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责任部门:农发办、经发办、农投公司、相关村)
12.拓展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经营模式发展,形成订单生产、股份合作、产销联动、利润返还等多种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以可持续增收不断增强“造血”功能。(责任部门:农发办、经发中心、农投公司)
13.创新融合产业运营模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探索形成“1+1+1”产业运营创新模式,由政府提供配套服务与土地、市政等基础保障,由科研机构负责创新品种及技术培育,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产品试验与生产经营,形成合力,打造都市现代农业试验基地。(责任部门:农发办、农投公司)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统筹协调。建立镇农发办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快推进实施都市现代农业提升行动。
(二)强化清单管理。实施目标管理,制定2024-2025年发展目标和任务清单,细化各项建设内容,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单位,锁定目标、锁定内容、挂图作战。
(三)强化宣传推介。挖掘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鲜活经验,总结推广一批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和先进人物。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解读产业政策、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附件:大团镇都市现代农业提升项目清单
附件
大团镇都市现代农业提升项目清单
序号 |
类别 |
项目名称 |
责任单位 |
属地村 |
建设启动 计划 |
1 |
稳产保供 |
大团镇金园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农发办 农投公司 |
金园村 龙树村 |
2024年 (竣工) |
2 |
2024年大团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农发办 农投公司 |
周埠村 园艺村 龙树村 扶栏村 |
2024年 |
|
3 |
大团镇邵村村高标准设施菜田建设项目 |
农投公司 |
邵村村 |
2024年 |
|
4 |
2025年大团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农发办 农投公司 |
金石村 海潮村 金桥村 |
2025年 |
|
5 |
科技创新 |
大团镇老桃园更新改造及基地建设项目 |
农投公司 |
赵桥村 果园村 团西村 |
2024年 |
6 |
大团镇国际蔬果育苗中心建设项目 |
农投公司 |
团西村 |
2024年 |
|
7 |
大团镇数智低碳有机芦笋植物工厂项目 |
农投公司 |
团西村 |
2024年 |
|
8 |
大团镇智慧桃园建设项目 |
农投公司 |
果园村 园艺村 |
2025年 |
|
9 |
大团镇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项目 |
农投公司 |
团西村 |
2025年 |
|
10 |
产业融合 |
大团镇金园村数字稻田示范基地项目 |
农发办 农投公司 |
金园村 |
2024年 |
11 |
大团镇金园村五彩水稻项目 |
金园村 |
金园村 |
2024年 |
|
12 |
大团镇金园村蛙稻共生项目 |
金园村 |
金园村 |
2024年 |
|
13 |
大团镇“桃李都市”未来农场建设项目 |
农投公司 |
果园村 |
2024年 |
|
14 |
品牌赋能 |
大团镇稻米加工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
农投公司 |
金石村 |
2024年 |
15 |
大团镇南汇水蜜桃品牌中心项目 |
振兴办 农发办 规建办 旅游公司 |
果园村 |
20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