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浦东新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 1079 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 SY3589197080202200023 |
文件编号 | 浦文体旅游〔2022〕115号 |
发布机构 | 文体旅游局(文物局、新闻办)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2-09-19 |
奚剑鑫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打造川沙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建议(第 071079号)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保护川沙文脉,宣传文化内涵
川沙新镇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 2014年被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7年川沙中市街和六灶港被划定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好川沙文脉根基,宣传好川沙文化内涵,对浦东新区打造文化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川沙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 川沙新镇目前共有挂牌不可移动文物 53处,其中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黄炎培故居)、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10处(川沙古城墙、岳碑亭、川沙天主堂、七灶天主堂、林均故居旧址、陶桂松住宅、宋氏家族纪念地、上川铁路川沙站旧址、朱家店抗日之战纪念地及六灶古戏台),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42处。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已组建了三级网络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日常管理,保障文物安全。街镇文物专管员每季度开展一次文物安全巡查;文物安全第三方公司每半年开展一次文物安全巡查;区文保所在重大时间节点开展文物安全抽查。
二是推进川沙历史文化宣传工作。 为深入挖掘和宣传川沙的历史文化内涵,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积极推进 “建筑可阅读”工作。2021年完成了全区不可移动文物建筑可阅读资料库的基础建设工作,更换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铭牌,增添了英文翻译、英文音频等内容,可通过线上搜索微信公众号“浦东文物”或线下扫描铭牌二维码,查阅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介绍。2022年,持续推进“建筑可阅读”工作,试点文物点VR全景游、开展多种“建筑可阅读”群众活动,努力打造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川沙。
二、推进文化场馆建设,助力川沙古镇业态升级
目前,川沙古镇已打造了一批文化类场馆,包括宋庆龄文化展示中心、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川沙抚民厅遗址等公益类文化场馆和老祖禅堂、禅之泉、以园等经营性文化场馆,展现川沙古镇特有文化底蕴;提升了一批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古城公园、东城壕路车站路景观提升、南市街中市街景观提升、烟雨廊道、鹤鸣楼亮灯、古镇停车场等项目,提升古镇生活游览的便捷性、舒适性。
下一步,区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局)拟积极配合川沙古镇的保护开发主体,拟引入一批优质资源,提升古镇风貌品质。一是引入一批优秀设计师到古镇采风,设计独具特色的标识标牌与空间导引系统,量身定制景观小品,全面提升古镇风貌。二是指导支持古镇产业业态升级。支持川沙古镇结合人民大会堂、工人文化宫修缮项目,引入沉浸式演出、 24小时图书馆等项目,培育川沙夜经济,探索全域旅游新环线。
三、提升黄炎培故居,增强场馆影响力
代表建议中提到,要 “筹建黄炎培博物馆,增强文化软实力”。目前,新区已设立黄炎培故居,以纪念和宣传黄炎培等川沙历史名人的事迹。黄炎培故居隶属于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1992年6月1日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黄炎培故居注重内涵发展,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出版各类书籍,深入挖掘 “内史第文化”,积极宣传黄炎培先生爱国主义精神及其职业教育思想,逐渐成为浦东新区的文化地标之一。故居全年节假日无休,近三年年均接待游客达11万人次。黄炎培故居将继续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持续开展内涵建设,关注藏品征集和学术研究,努力提升场馆影响力。
四、梳理区属企业,助力古镇开发
区属国企作为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积极支持和帮助各街镇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区国资委初步梳理, 2016年-2021年,川沙新镇累计出让土地27幅,土地面积128万平米,建筑面积230万平米,土地出让金186亿元。其中,区属国企(陆家嘴集团、浦发集团)累计购置土地14幅(占比52%),土地面积69万平米(占比54%),建筑面积124万平米(占比54%),土地出让金103亿元(占比55%)。区属国企为川沙新镇土地托底保障和土地财力资金做出巨大贡献,为川沙新镇在新的历史起点打造特点鲜明、保护有力、发展有序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代表建议提到,要 “参照新场古镇经验,引导和鼓励大型企业和知名企业到川沙发展,实行‘一镇一企’的新模式”。区国资委正会同浦开集团梳理总结新场古镇的开发模式和经验教训,利用区属国企资源禀赋,结合古镇人文地理优势,创新开发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参与古镇开发,促进多方合作共赢,探索形成适应于浦东区情的可持续发展的企镇合作模式。同时,根据川沙新镇的开发设想和需求,区国资委可梳理区属企业在古镇的资产资源,与古镇开发公司等主体协同推进古镇开发建设。
五、推进古镇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古镇保护开发
一是关于老旧住房综合整新工作。 为有效改善老旧小区房屋质量和居住环境,自 1999 年起,新区即对该类小区开展旧住房修缮,并将其列为政府实事工程,从最开始主要解决“渗、漏、堵”房屋质量问题,到统筹开展配套设施改造、小区居住环境综合提升,极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其中,川沙新镇自 2016 年至今,已对17 个项目实施了旧住房综合整新,厨卫等综合改造完成3.7万平方米、里弄房屋修缮1.1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 41.86万平方米。另有待修缮整新老旧小区130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引领区建设的部署要求,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居住满意度,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旧住房更新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沪府办规〔 2021〕2 号)等文件精神,2022 年,区建交委已制定了旧住房修缮集中行动计划,根据“应修尽修、愿修快修”的原则,坚持能多则多、能快则快,聚焦要素集成、系统集成,基本实现本轮老旧小区修缮全覆盖。同时,引导“一街镇一示范项目”,打造一批城市宜居示范样本,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感受度。按照最新工作口径,川沙新镇可尽快启动修缮项目储备工作,通过本次集中行动实现本镇旧住房修缮全覆盖。区建交委也将配合川沙新镇,把这项民心工程抓紧抓细抓好。
二是关于天然气改造工作。 2019 年起,浦东新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老旧公房天然气改造,按照“应改尽改”的原则推进天然气改造工作。截止目前,新区范围内天然气改造累计受益居民 10410 户。但是,川沙乔港路 87、89 号 28 户居民因种种原因,目前尚未通天然气。对于乔港路 87、89 号 28 户居民,目前镇政府已完成内管安装,计划由上燃浦销公司安装室外立管。安装完毕后经内管安检合格,符合通气安全条件后即可实施天然气供气。
三是关于厕所污水未纳管问题。 区生态环境局已与川沙新镇对接,核对现状规划情况,协调指导镇政府推进污水管网补缺工程。对于排水管网老旧问题,川沙镇政府正在编制古镇总体规划,区生态环境局将积极与川沙镇政府对接,提供行业支持和技术指导。
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 22 年 9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