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东新村街道关于2015年度依法行政工作的报告
索引号 | XD1900000-2016-016 | 发布机构 | 沪东新村街道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16-03-17 |
沪东新村街道关于2015年度依法行政工作的报告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市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要求,我街道编制了2015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全文包括年度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成效;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对策建议;下一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思路与计划。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沪东新村街道政府网站上下载。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
一、2015年度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成效
(一)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增强重大决策民主性、科学性、合法性的情况。街道定期召开党工委会、书记议事会和主任办公会,对实事项目建设、干部人事任免、财政经费使用等事项进行充分讨论,实行民主决策。严格把关议题征集、材料印发、会议记录、整理归档等各个环节,保证会议质量。街道还对重要事项的议事规程作了详细规定,确保决策程序的严密性和明晰度,严格执行落实街道党政班子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财政审批权限规定等,规范权力运用,提高行政效能。根据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要求,探索形成自下而上的议题项目形成机制和服务评价机制。社区实事项目在储备、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充分听取采纳相关居民群众的意见,对居民合理化的建议做到应采纳尽采纳。探索建立“汇民智·聚共识”信息平台,将涉及“微心愿”、实事项目、居民自我服务项目等事项的两个“自下而上”机制通过制度形式加以固定,明确可操作的流程规定,推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在街道实质运转、取得实效,进一步改善决策的基层适用性和科学化水平。
(二)制定行政管理类依据文件的情况。健全实事项目科学管理。完善《项目工作小组职责》、《零星、应急项目实施办法》、《供应商管理办法》等项目管理制度。引入专业代建公司辅助工程管理,全程跟踪监督项目设计、造价、招投标等环节,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推进居民自我服务项目运行管理相关制度制定,规范项目书制作、项目督导、资金使用等工作,确保在居民区充分自治的前提下不失规范。加大对行政合同的审查力度,街道法制干部对合同条款完整性、内容准确性、规定合法性、措辞严谨度和救济妥当性等方面进行初审,法律顾问再从专业角度提出指导意见,最后党政办根据意见修改后报领导审阅定稿。2015年全年共审核各类合同9份,合同履行情况良好,无因合同瑕疵造成损失的情况。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强行政执法效能的情况。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安全监察方面,发出各类检查文书、通知书2468份,开具行政处罚(消防)34起;城管方面,办理案件230起,拆除违法搭建88户、9870.5平方米;民政救济方面,依法审核城市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依法审核审批贫困市民医疗困难补助;劳动就业方面,进行城镇失业登记1697人,推荐成功就业230人;计划生育方面,严格执行审核报批手续,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证1730人次,审核再生育子女申请170例;兵役执法方面,做好兵役登记工作,适龄对象登记率达96%;司法信访方面,司法所做好矛盾调解及法制宣传工作,信访办积极调处各类矛盾,共接待来信来访来电来邮567批/666人次。严格行政执法案卷检查,以案卷评查推动行政行为规范化进程。做
好执法证更换、申领工作,确保每位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执法。
(四)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争议解决机制落实的情况。2015年全年处理以街道为被告的2起行政诉讼,一起系杨某诉街道行政赔偿案,另一起系上海东昌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诉街道强拆其房屋案,街道在该两起案件的处理中均积极应诉,做好相关证据材料的整理、专题研究答辩相关事宜,由街道法制部门负责人和法律顾问共同出庭应诉,两起案件经过两审终审后均以街道胜诉告终。全年未被申请行政复议。
(五)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行为监督的情况。加强行政行为清单式管理,以“两张清单”梳理为主要抓手,对行政权力形成的依据、行使条件、形式要件、行使次数、追责事由等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由相关条线及业务部门提供初始材料,街道法制办对材料、数据审核无误后统一录入“浦东新区行政权力平台”,并就行政审批(街道受委托)事项制作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做到一事一册,厘清职责边界,依法规范使用权力。全面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好“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财政预决算情况公开和街镇基本信息更新维护,按照保密法相关规定严格对外信息审核,全年主动公开各类党政信息54条,方便居民群众进行网络监督。
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对策建议
街道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抓好街道各业务条线对外文本信息合法规范性方面还存在疏漏;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范围较窄;相关制度更新完善不够及时;机关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统领,提高机关干部、社区执法单位和窗口服务部门的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加强法治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一是制定街道合同管理规定,严审各部门对外信息、文本的合法性,从源头堵住行政风险漏洞。二是有序推进信息公开,在法定时限内将经保密及合法性审查的文本信息录入政府网站的相关栏目,定期做好更新维护工作。三是与时俱进加强新颁布法律法规(尤其是行政相关法律)的理论和实务培训,提高机关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四是建立健全制度执行情况监督、评估和定期优化机制,把制度执行落到实处,以制度带动工作、形成规范,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三、2016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思路和计划
(一)加强权力规范运行,夯实法治基础。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并实施动态管理。通过业务培训、个案研讨等形式,推进两张清单全面梳理、清理调整、审核确认、优化流程工作,细化明确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权力事项,逐一厘清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责任方式,执行落实“窗口无否决权”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理顺职责关系,改进履职方式,推进依法行政,把法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工作之上,提升服务居民群众水平。
(二)加强多元主体参与,扩大监督范围。强化社区多元主体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通过构建多种自下而上沟通及反映问题的渠道,发挥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社区主体的作用,强化依法行政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建立起社区全体成员有效监督执法工作,广泛参与其中的机制。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管理使用好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及时更新维护门户网站信息,推送“人文沪东”政务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信息,为居民提供便民咨询,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在新区法制部门的专业指导下,敦促社区各执法部门继续加强最新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执法主体、职权、依据、事实、证据、程序、文书等方面的合法、合理性,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强对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确保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建立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为依法行政打下坚实基础。
特此报告。
附件:1.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统计表
2. 具体行政行为统计表
3. 规范性文件、合同统计表
4.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数统计表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沪东新村街道办事处
2016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