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D3100000-2016-033 | ||
信息名称 | 关于印发《东明路街道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文件编号 | 浦东明文明委〔2016〕1号 | 发布机构 | 东明路街道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16-10-26 |
关于印发《东明路街道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浦东明文明委〔2016〕1号
关于印发《东明路街道2016年精神文明
建设工作要点
》的通知
各部门、各居民区、社区相关单位:
现将《东明路街道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16年7月26日
东明路街道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街道精神文明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大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为抓手,着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宜居东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
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常态长效
1
、全面发动,以联动创建促常态。今年是新一届市、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的创评年,结合市、区文明指数测评和群众性创建系列评审的联动,认真推进,对标对表,分解工作职责,落实创建任务,着力聚焦重点难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问题整改联勤联动水平,在体现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上取得新成效。
2
、打造亮点,以定点创建促常态。继续推进社区特色文明楼组的创建工作,深入领会新区“示范点”创建工作精神、“点对点”推动东明金谊河畔小区文明楼组创建工作要求,制定落实创建方案,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加强对楼组创建的分类指导,力争打造形成可供参观学习、展示推广的“样板工程”,体现东明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和高度。
3
、广泛动员,以全民参与促常态。以夯实基础基层为重点,深化推进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发动各行各业、各界群众支持参与创建。巩固现有的日常品牌活动,如文明星期六、道德讲堂、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同时,线上线下广泛动员,开展居民区(特色)文明楼组创评、文明星期六优秀项目评选等系列评选活动,激励广大社区居民积极投身社区文明建设,践行核心价值观,不断扩大居民自主参与面。
4
、完善机制,以督导检查促常态。加强市民巡访团队伍建设,巩固发挥市民巡访团作用,每月开展一次文明专项检查,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日常巡访和检查,完善“问题发现、整改和反馈”机制,推动建立创建工作常态机制。注重区级文明指数测评与文明小区、文明单位创建的对接联系,注重文明楼组创建与文明小区创建相挂钩,注重将居民日常投诉整改情况与文明小区创建相挂钩,进一步发挥日常工作测评的杠杆作用。
二、深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1
、注重党的思想建设,强化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和区委的要求,结合“中国梦”、“两学一做”等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各类中心组研讨、报告会等活动,深入推进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宣传活动,强化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理解、宣传贯彻,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全会精神走近群众,深入人心。结合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精心组织设计各类主题活动,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生动性。
2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深化典型宣传。通过“最美东明”系列(即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务团队、最美少年、最美楼组、最美文化团队、最美老娘舅、最美瞬间、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不断挖掘典型,弘扬正能量,增强引导力。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上下功夫,整合社区资源,依托东方讲坛、月月演等平台载体,传播正能量,以主题活动弘扬凡人善举,用历史的变化、现实的成就、国际的比较来增强说服力。充分发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更新一批主干道、工地围墙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推进完善小区核心价值观特色宣传,做好环境引导。
3
、聚焦重点,广泛开展道德践行活动。贯彻落实市、区文明办提出的“市民修身行动”计划、交通文明大整治等内容,聚焦市民中存在的突出不文明陋习,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整治活动,努力巩固成果,推动长效。划分片区,深入开展新“七不”主题宣传、“修身养成好习惯垃圾包好不乱丢”世界环境日、“交通文明 你我同行”等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在创新形式、吸引参与、扩大影响上有新突破。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各类节庆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进一步推动形成一批市民乐于参与、富有影响的节庆活动品牌。深入开展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建设,注重文化对道德的涵养。推进“好家训好家风”的培育宣传,继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深化家庭文明建设。
4
、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展现宜居东明风采。通过发行《宜居东明》社区报及运行街道内外网,将正能量的弘扬和服务为民的意识深入贯穿于宣传工作中。制定形成全媒同时空宣传机制,注重新媒体优势,借助新型网络媒体强大的传播影响力,依托“宜居东明”政务微博、微信,发布街道动态新闻资讯,全方位展示社区风采,与网民展开互动交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强化舆情应对。时时关注辖区业主论坛、“宜居东明”政务微博、微信、居委微博上的热点舆情,形成《东明社区网络舆情摘编》,作为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决策依据。通过完善突发事件新闻应对预案,积极关注网络舆情和重点事件。建立社区网评员队伍,不断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
三、继续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1
、统筹规划,进一步做强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按章程完成社区志愿者协会换届选举工作,产生东明社区志愿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贯彻落实《关于做好2016市政府实事项目—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民生服务功能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按要求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功能优化升级和居委志愿服务工作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健全一个中心—40个服务站点—2000多个楼道联系点的志愿服务组织工作网络,加强志愿云系统的运用,推动志愿服务项目、资源、组织的有效整合与对接,增强志愿者协会的工作统筹力度和管理水平。
2
、整合资源,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精心组织“3.5”学雷锋日、“6.3”世界环境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重大节点志愿服务活动。围绕需求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认领活动,设定志愿服务项目标准,进一步规范岗位要求,培育和吸引专业化志愿者团队和个人参与项目认领,同时积极开展年度评估,提高项目质量。巩固发展365雷锋一条街、每月5日雷锋集市活动、文化志愿服务等项目,培育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品牌化志愿服务项目,发动在职党员志愿者力量,吸引青年志愿者加入社区志愿服务行列。
3
、探索实践,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加强志愿服务培训工作,全年社区层面集中培训志愿者不少于10次。完善招募制度,充分发挥各居民区、各中心志愿服务站点、各基地分布广、人头熟的优势,就近进行志愿者招募登记和管理,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互联网搭建招募平台,吸引更多社区青年、在职人员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建立完善工作交流制度,每年召开不少于两次的志愿者骨干座谈会。完善和细化志愿者表彰评比和活动规范。
四、不断扩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覆盖面
1
、组织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配合新区组织开展好优秀童谣征集、美德少年评比、学雷锋征文等主题实践活动。依托寒暑假,开展各类活动。寒暑假期间,开展争做小小志愿者活动。其中包括文明劝导、小小送报员、阳光助老、小手牵大手文明我先行等活动。
2
、不断助力社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一是加强安全防范,净化社区环境。联合综治、安监、公安、工商等部门对社区内的网吧、娱乐场所以及河道、燃气、用电安全等做到排查全面、检查仔细、整治彻底,强化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救自护能力,营造安全健康的社区环境。二是定期开展法制宣传。结合每年街道普法宣传日、国际禁毒日、宪法宣传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宣传,定期为社区工作者及未成年人进行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三是关爱引导特殊学生。对孤儿、残疾学生、缺损型家庭子女、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将外来务工子女纳入工作对象,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开展服务。做好失管青少年的行为矫正和帮教工作,加强特殊学生的教育和三级帮教网络。
3
、完善深化社区未成年人实践指导站和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继续完善深化街道未成年人社区实践指导站和下设的10家社区实践基地工作。一是整合资源,充实基地设施。巩固社区科普活动基地内建成的指导站工作成果,进一步整合辖区内现有资源,年内计划新增1家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二是健全组织,完善队伍。由街道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由社区教师为主,社区志愿者等共同组成的骨干管理队伍。三是贴近实际,培育项目。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设计形式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四是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指导站联席会议制度》、《指导站开放机关、学校、企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具体工作实施方案,保证指导站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
五、进一步打造社区特色文化教育品牌
1
、创新方法、挖掘资源,提升社区文化内涵。一是加强协同合作。加强文化中心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300场。二是再亮文体品牌。继续打造特色文化“名片”,举办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东明杯”上海市粽子球邀请赛和第十一届长三角地区青少年彩绘文化衫邀请赛。三是注重团队培育。加强对文体团队的培育,面向社区招募队员,加强创作节目的创编工作。四是丰富节庆活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做好节庆系列活动,“七一”前夕举办纪念建党95周年与长征胜利80周年歌咏大赛、社区时装舞蹈赛,每月举办“阅读悦享”全民阅读活动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制定套餐服务,让街道文化团队和居民区特色节目有更多的表演机会,推广基层群众文体活动。五是完善资源开放工作,加强中小学校体育资源开放的规范化管理和评估。
2
、深化科普示范街道创建,创新社区群众性科普工作。一是做好永泰路科普文化街升级改造第二期工程。在2015年永泰路科普一条街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科普氛围布置,重点对科普基地三楼进行升级改造,打造社区创客空间。二是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创新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科普一条街升级改造后硬件设施的优势,精心设计,创新活动形式,组织开展各类创新科普活动,为社区居民、青少年等提供适应新形势、更为专业化的科普服务。三是深化科普示范社区建设。在品华苑居委、盛源居委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街道成功创建上海市科普示范街道的基础上,从科普硬件、软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提升,抓住科技周、科普日等重要节点,创新科普活动,加强科普宣传,营造社区浓厚科普氛围。
3
、夯实社区教育基础,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一是加强教学管理。2016年春季班开班之际启动教务管理系统,提前做好学员信息录入,加强班级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二是进一步开设新课程开展课程体验活动。充分利用新建的电钢琴教室,开设新课程,全年课程不少于10类100个班。充分发挥烹饪、手工等专业教室功能,对社区单位、居委等开放,开展亲子点心制作、季节养生菜肴烹饪等体验活动。三是培育优秀学习团队,加强基层指导。继续推进学习型团队建设,继续扶持居委优秀学习型团队。加大对各分校教师、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力度,加强各分校间的展示、互动和交流,提升分校的办学思路及内涵建设,让老百姓增加就近学习的机会。四是深化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工作。在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和上海市学习型社区的基础上,夯实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强学习氛围营造与课题研究,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