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29 政协提案主办件025号 肖晓委员建议答复意见

索引号 SY-310115-2025-02170
文件编号 浦科经委办理〔2025〕65号
发布机构 科经委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5-05-20

肖晓委员:

您提出的《推进类脑智能创新发展:构建浦东新区跨学科融合与产业化示范》提案(第025号)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针对您在提案中指出的“认知和技术瓶颈限制了类脑智能的进一步突类脑智能的发展需要跨学科协作,但目前浦东的资源整合和跨学科融合尚有不足;技术伦理与社会接受度问题也是类脑智能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挑战问题,我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开展调研座谈,深入了解情况,结合实际提出解决措施,主要情况如下:

一、抓资源整合

一是密切跟踪国内外产业发展动态,准确把握全球产业变革趋势和发展方向,加强行业专业认知。完善专家决策咨询机制,为产业发展战略制定、前沿跟踪研判、重点项目引进等提供咨询。二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强跨学科协作与平台建设,2024年,浦东新区授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人工智能医药研发中心”,上海分子之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计算结构生物学创新平台”。进一步赋能产业发展。下一步,将持续争取各类国家级功能平台在落地。三是畅通成果转化路径。发挥已有生物医药孵化、加速载体功能,主动对接高校院所、医疗机构成果转化。在合成生物、细胞基因、AI制药、类脑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等平台,打造一批特色孵化载体。强化创新载体联动,支持国资平台与高校院所共建等模式,高水平打造“交医创谷”(交大医学院)、“上海创药孵化器”(上海药物所)、上药前沿创新中心(上药集团)等创新载体,承接创新成果溢出。

二、抓制度建设

一是探索制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全球重大前沿科技领域伦理规则,建立协同审查机制,构建快速伦理审查通道。二是支持上海检测中心、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研究院在细胞基因、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建设一批检测平台。支持市场化主体开展监管科学研究,在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技术指导原则。三是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采用“揭榜挂帅”方式,通过国自然联合基金等政策,在连续化生产技术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四是依托浦东新区明珠人才政策优势,持续吸引国际顶尖人才及项目落地浦东。前期,浦东新区已在垂类大模型等新型领域,依托高峰人才,加快相关项目落地及推进。

三、抓专业化服务

推动浦东生命科学公司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专业能力,聚焦重点管线跟踪、招商对接和项目推进,提供贯穿项目孵化、创新投资、物业空间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保障,推行首诊负责制,提高招商效率、降低企业选择成本。强化创新要素供给,整合联动国资和市场化共性技术平台,推出产业服务生态图谱,提供菜单式专业服务。强化创新资源联动,通过浦东生命科学公司对接临床研究、审评审批、实验伦理、人遗服务等功能性平台,形成组团式产业服务。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类脑智能开展科普宣传和展示活动。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

202558

 

联系人姓名:秦天       联系电话:021-28282214

联系地址:世纪大道2001号4号楼    邮政编码:


网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