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镇政府关于”打造三条特色线路“的公众开放日

信息来源:张江镇 发布日期:2020-11-06

打造三条特色线路

推动政府“开放日 ” 向 “ 体验日 ” 提升转变

 

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举办“政府开放日 ” 活动,把政民互动作为基本形式,把公开透明作为基本原则,是贯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 重要理念的 具体体现,也是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张江镇紧扣年度重点工作,打造“庭审直击 ” 、 “ 乡村振兴 ” 和 “ 城市大脑 ” 三条特色线路,邀请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等现场体验、面谈感受和开门评议,有效提升政府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一、打造“庭审直击 ” 路线,让公平正义 “ 看得见 ”“ 听得到 ”

随着张江 学城建设 不断推进, 一大批重点项目 落地张江 ,由于技术型人才跳槽频繁、流动性大,导致张江辖区内科创企业的劳动争议近年来一直呈增长态势。 据统计, 2017年 2019年张江各级调解组织和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6822 件。仅 2019 年度,进入仲裁程序处理的 1300 件案件中,科创型、初创型企业占比高达 58% 。遇上难以调解的纠纷,企业方、劳动者需要去劳动仲裁庭、甚至 法院解决,路途遥远又麻烦。6月 12 日下午, “ 张江巡回法庭、科创仲裁庭、张江仲裁庭 ” 在张江镇党群服务中心揭牌,标志着全市首个基层 “ 调裁审 ” 三庭合一的劳动争议解决平台正式成立。通过打造调解、仲裁、审判 “ 三位一体 ” 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平台, 能有效 加强劳动争议案件在调解仲裁阶段的调处,加大裁审衔接力度, 实现“张江事张江办、张江事张江结 ”

揭牌仪式当天, 15名 企业和群众代表走进张江科创庭,现场开庭审理一起某贸易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案。 张江科创庭内设专门的观摩室,可容纳30余人现场观摩,通过 “ 单面镜 ” 的观摩墙,实现现场教学、公开展示与开庭审理双向开展、互不干扰。同时,通过远程接入系统,实时观看网络直播,实现了庭审流程和庭审信息双公开,提高了庭审过程的公开度、透明度和展示度,让公平正义 “ 看得见 ”“ 听得到 ” 。 现场不少企业代表表示,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可以避免今后类似劳动争议的发生。

  二、打造“乡村振兴 ” 线路,让乡村发展 “ 有感受 ”“ 能共鸣 ”

近年来,张江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方式,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并积极探索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住房改造乡村人才公寓,得到市委、区委主要领导肯定。为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落实落地, 8月 22 日镇相关部门组织 10名 白领青年和 10组 亲子家庭走进新丰村,通过乡村趣味游的形式让社会各界开门评议。

活动现场设置新丰绿地、乡村人才公寓、新丰微型民俗馆等打卡点,让群众在丰富的体验中增进了解、增强认同。不少白领青年表示,“住在农村比住在城里更诗意,更有滋味 ” 。目前, 张江乡村人才公寓已签约15栋,其中 12 栋已完成改造(房间数 114 个),3栋正在改造中,已入住 7 栋、入住人数 66 人。 通过活动,不少企业表达了入住意愿,并就提高居住满意度等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建议。  

 三、打造城市大脑 路线,让城市管理 更智慧 ”“ 更精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 ” 。 近年来,张江镇积极推进“城市大脑 ” 建设,构建 “ 人防 + 技防 ” 的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体系,推动城市运行状态全面感知、隐患精准预警、处置即时高效、监管动态闭环。 7月 29 日, 20名 镇人大代表、群众 代表走进镇 城运中心,通过智能“电子围栏 ” 监控系统、无人机可视化管理平台、大数据等 “ 智慧张江里 ” 特色项目, 现场了解“大脑 ” 如何运作。

现场互动环节,镇城运中心重点介绍了张江镇居民和房屋信息管理平台。今年年初, 正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键期,张江镇人员流动大、外来人口多、居住类型复杂,使得防疫防控工作难度增大。为了提高联防联控成效,精准锁定重点人员,张江镇探索建立了“居民和房屋信息管理平台 ” , “ 以房

管人”“以人知房 ”“ 人房互查 ” ,确保防疫工作量化细化,真正管住人、守好门。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代表就系统优化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议。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镇职能部门已进行优化和提升。

下一步,张江镇将继续全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切实打通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通过政府开放日活动等形式推动 “ 零距离接触、全流程感受 ” ,推动 政府 工作更加高效透明 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