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城运中心 探秘“城市大脑” ---------2022年浦东新区花木街道政府公开日活动
走进城运中心 探秘“城市大脑”
2022年浦东新区花木街道政府公开日活动
为更好发挥政务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强监管作用,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含金量,覆盖面、参与度,助力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8月17日,花木街道组织开展“走进城运中心 探秘“城市大脑””政府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由花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赵旭主持,邀请市区政协、人大代表及社区居民代表等共同参与。
一、 走进城运中心,了解孪生城市
代表们佩戴口罩,经过测温、扫场所码等流程后进入花木街道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探秘“城市大脑”。城运中心工作人员罗文老师介绍道,在城运中心这占据了一整面墙的巨大屏幕上,每个几秒,屏幕上的数据就会跳动变化,20.93平方公里的花木街道每天发生的大小事,都能在这个“城市大脑”的主屏幕上通过数据或者图像显现。何为“城市大脑”?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平台,偌大的花木街道,每天会发生无数事件,而“城市大脑”则以城运中心为载体,通过对综合数据的智能分析,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物联网、视联网、数联网等感知平台对接,建设完善“神经元系统”,判断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迅速“对症下药”。
2020年初,花木街道与脉策科技城市数据团一起开始建设上海第一个街镇级的数字孪生城市平台,该平台在安全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疫情防控中,该平台根据各个条线对于不同人群管理的需求,对实有人口进行标签管理,目前,已形成10大类573项标签,如党员、楼组长、志愿者等在楼内的分布,我们通过标签,可以在小区封闭时第一时间迅速组织骨干力量加入疫情防控工作。
二、举行座谈交流,参与城市共建
观摩结束后,党工委副书记赵旭邀请代表们参加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市政协委员吴心宏表示,经过有关单位的多番努力,我们今天看到了更精细的城运中心,这项工作的继续运行需要更多地人力、无力,如何根据管理需求维持它的生命力,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并对花木的城市管理提出了建议:1、数据完善工作。此项工作单靠街道和居委压力太大,小区以内的数据充实可以发挥物业的力量,我们可以适当修改物业服务合同,加强物业更新数据的工作,让物业承担更多地社会责任。2、财力保障工作。孪生城市平台需要持续运作,设计设备的更新和人力管理工作,这都需要有足够的财力进行保障。3、加大宣传工作。政府工作不能秉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理念,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可以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及相关社会保障政策,让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区政协委员吴少游表示,随着时代变化,数字化管理越来越普及,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多手段。我们不难发现,城市建设的很多力量都在基层,我们要动员这些力量,加强信息的传递,如多组织此类观摩、座谈活动,一方面可以听取民众对城市管理的建议和反馈,另一方面可以宣传政府相关举措。
人大代表钱颖表示,治理不能单单靠政府,更需要志愿者的参与。很多事情可以化解在基层。如老年人日常用餐问题,我们可以探索是否可以开发一个老年人用餐APP,让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订餐。
党工委副书记赵旭对市区两级委员、人大代表和居民代表参与花木街道政府公开日活动表示感谢,指出群众对我们的批评和意见建议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激励,让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短板,找到为居民服务的方向,我们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日后,我们会更加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政府信息,严格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及时让社会知晓并接受监督,不断提高政务信息质量,提升政务信息发布能力,规范发布程序,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花木街道
2022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