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007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SY-310115-2023-02246
文件编号 浦商委办理〔2023〕27号
发布机构 商务委(粮食物资局、航运办)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3-04-21

 

贵单位提出的《浦关于聚焦金色中环发展带构建上海商业新生态的建议》(第007号)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金色中环发展带”概况

中环线全长70公里,串联9个区和5个城市主、副中心。中环浦东段约占中环线全长的41%(29公里),两侧3-4公里范围腹地合计108平方公里,构成了金色中环发展带,包括前滩中央活动区、张江副中心和金桥副中心3个中心区,以及沪东船厂、张江集电港、御桥、新杨思和三林区域5个潜力地区(即“3+5”重点地区),可开发用地总计约5平方公里,可开发建筑量超过1200万平方米。

二、“金色中环发展带”商业布局

根据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的要求,浦东正在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为目标,紧扣“国际”、聚焦“空间”。关注零售、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健康等多维消费业态和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兴消费领域,结合全市商业中心空间布局和浦东新区公共中心体系,形成“4+6+N”的消费空间引导,涵盖“国际级消费圈-市级消费圈-特色消费节点”空间体系。“金色中环发展带”区域商业布局是浦东打造市级消费圈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浦东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重要一环。目前,“3+5”重点地区商业地块正在加速上市出让和建设开发,对于浦东整体商业格局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滩中央活动区总体规划逾350万平方米建筑体量,其中商业约60万平方米,作为片区的一级开发主体,陆家嘴集团在前滩规划初期,便考虑了在各商业设施间形成“多层级、差异化、特色化”的定位,重点打造以前滩太古里为全国商业标杆,串联前滩21#地块、晶耀前滩、四方城、前滩源等商业设施,同时连接东方体育中心、信德文化中心、前滩体育公园等文体设施,形成高端商业、文化体验、运动健康、艺术展示、商务办公、休闲生活集聚的综合消费圈。

张江副中心是金色中环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涉及商业规模总量约8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于张江之门双子塔、未来街区、中科路商圈、孙桥科创中心等区域。张江科学城正处于创新精神的凝练塑造期,大量科创企业快速成长,科创人才大量集聚,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商业布局通过统筹规划引导,开创包括“科技+商业”、“智能+商业”、“健康+商业”、“潮创+商业”、“国际+商业”的“C+B”商业新模式,打造产商共融共促的“未来商业体验地”,使科技消费成为浦东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

金桥副中心将围绕上海金鼎、上海金环、上海金滩、上海金湾、上海金谷“五朵金花”,注重商业和产业相融合,聚焦新兴产业,打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商业新空间。涉及开发商业规模约50万平方米。重点打造日式体验空间“金桥啦啦宝都”、生态未来城“金鼎天地”、多元活力街区“万象天地”、艺术文化沙盒“金桥K11”等项目。

5个潜力地区中,沪东船厂将保留现有工业遗存,根据整个区域的功能定位、产业特点和服务人群,并结合未来消费趋势,打造产业和文化、产业和艺术、产业和商业多元混合的空间模式;张江集电港将重点围绕周边区域产业和社区消费需求,通过城市更新等路径,重塑区域商业新活力;御桥区域将依托高新产业政策扶持,打造“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承接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发展的战略任务;新杨思区域将以体验型生活服务+创新型生产服务为主导,融合型文化服务为特色,打造金色中环带“生活消费新高地”;三林区域将依托三林楔形绿地和筠溪小镇的风貌稀缺资源,打造金色中环带滨江区“未来核心都市生活圈”。

三、工作举措

1、建立联动招商机制,打造消费新空间。一是加强对金色中环发展带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商业业态布局研究,对商业体量、建筑布局、发展定位等要素进行系统、合理的前置规划,切实提升区域商业层级。二是通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增强与各开发主体的沟通对接,通过各方资源整合共享,建立系统完善、高效有序的商业招商机制,实现合作共赢。三是组织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全球推介大会、“金色中环发展带”全球推介会、国际零售创新大会等招商活动,加强品牌商、开发商、运营商、服务商、零售商等资源对接。

2、加强商旅文体项目合作,联动消费新热点。一是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体育运动等方面推动与商业的全面融合发展,实现商业资源与文化活动、演出赛事等资源嫁接与整合利用,营造多元化空间场景,进一步丰富“金色中环发展带”的商业发展内容;二是在“金色中环发展带”重点区域打造一批浦东商旅文体新地标,在前滩区域围绕信德文化中心、前滩体育公园集聚文化演出和体育产业项目,在金桥区域围绕浦东足球场、金鼎天地等设施推出各类活动赛事,在张江区域聚焦“微度假”,挖掘开发一批“乡村游”、“工业游”线路,在三林等楔形绿地内研商建设体育健身设施;三是鼓励差异化经营,引导“金色中环发展带”各区域商业结合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发展,吸引更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首店入驻,力争打造一批业态多元、功能复合、主题鲜明、文化融合的消费新地标。

3、探索消费领域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功能。一是发挥张江御桥等区域独有的产业特色,以科学会堂常年展、人工智能岛、御桥数智天地等科技智能资源为基础优势,培育一批商业数字化创新示范企业;二是探索“元宇宙”虚实融合在消费领域的应用,通过植入科技展示体验、交流互动功能,打造商业、文旅、娱乐等重点消费领域新场景;三是加快新品创新、IP跨界联名等创新应用,推进建设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网络首发平台,进一步促进短视频、网络直转播等数字平台企业为浦东线下文化、商业、体育、旅游传统实体项目赋能。

4、努力优化市场营商环境,营造消费新生态。一是发挥政策扶持激励作用,积极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和各部门专项资金,为金色中环带商业、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积极探索规范监管新机制,深入推进消费市场环境建设,为项目落地提供服务保障。

在着力推进引领区建设的新征程中,“金色中环发展带”是浦东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重要战略载体,也正在成为国际国内投资、创业、研发、居住、消费的新乐土。新区相关部门将联动各开发主体进一步做好“金色中环发展带”的商业布局、业态定位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引入市场优质资源,继续做好高质量、有特色、强服务的商业招商工作,共同为金色中环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

                                      2023417

 

 

联系人姓名:叶晓飞                联系电话:28282676

联系地址:世纪大道20014号楼212  邮政编码:200135


网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