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2016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索引号 | SY3246687010201700001 | 发布机构 | 知识产权局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17-03-02 |
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设“十三五”规划》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要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在2016年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各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效凸显,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6年,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市版权局、市文化行政执法总队的指导支持下,聚焦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逐步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建立了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了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保护、社会监督的“四轮驱动”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搭建了投、贷、保、易、服“五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平台。
这一年,我局充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设“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基本形成了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基本实现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更加顺畅、执法保护体系更加高效、知识产权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的改革初衷。
二、主要工作特点
(一)推进职能转变
1、依法履行政府职能
变“管理”为“治理”,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实现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的全面履行。通过深化“三合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完善了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动了专利、商标、版权管理和执法的深度融合。在综合执法保护方面,完善了专利、商标、版权执法流程,形成了规范、统一的执法、办案机制。2016年全年共接待投诉举报295起(同比增长2.43%),受理168件,立案50件(同比增加92.31%,其中商标30件、专利19件、版权1件);结案45件(同比增长136.84%,其中商标27件、专利17件、版权1件);罚款29.27万元(同比增长14.11%),查没侵权物品9313件(同比增长434.31%),移送13件(其中商标8件、专利5件)。全年组织开展52次集中执法行动,对重点商品市场、专业市场形成了有效震慑。
2、推行清单管理制度
构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在全面梳理、清理调整、审核确认、优化流程的基础上,将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以权力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开,逐一厘清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责任方式。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先后三轮集中开展了权力和责任清单梳理,厘清了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必须管好、管住。经梳理,我局由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各类规范性文件设定的权力事项75项,责任事项9大类。在迪士尼的知识产权保护中,通过课题研究,以行政执法的法律适用原则为出发点,梳理出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行政执法清单,包括7种类型、10种行为,有效保障了迪士尼的顺利运行。
3、探索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制定专利事中事后监管方案,依托浦东新区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加强“监管预警”和“执法协作”功能应用,加强执法监管资源的整合。落实知识产权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对企业实施日常监管时,采取随机方式抽取被检查对象,采取随机方式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开检查结果。
(二)健全执法体系
1、强化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协作联动
我局先后与浦东法院、区检察院建立行刑衔接工作机制;与区公安分局实现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的无缝衔接,形成“线索共享、手段互补、执法联动”的行刑协作机制;与区市场监管局在商标及相关权利的保护方面建立工作机制,实现举报、投诉、处理及日常检查执法信息的互联互通、执法联勤联动。此外,浦东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文化执法总队等市级机关,建立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机制,实行举报、投诉处理及日常检查执法的协作联动。
2、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不断完善案件投诉举报受理处理流程和操作机制,形成统一、规范的专利、商标、版权侵权投诉举报受理指南和操作指南,规范受理流程、受理要求、内部流转程序;聚焦迪士尼等重点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持续开展“双打”专项整治,加大对假冒专利、商标侵权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3、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推动建立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等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工作体系。在人民调解方面。区知识产权局与区法院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做实浦东新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功能;推动在计算机、商联会等行业协会成立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动在新国际博览中心、亚太盛汇小商品市场等知识产权纠纷集中发生地设立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工作室。目前,人民调解已经成为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有益补充。2016年,通过人民调解成功化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57件,其中不乏社会关注度高、标的额大的案件。比如,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化解的iFit!商标纠纷实现了iFit!商标在当事双方之间的转让,金额高达90万元。再比如,人民调解方式成功实现1天内化解6件涉及迪士尼商标侵权案件,得到了迪士尼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充分肯定。在商事调解方面,在自贸试验区引入相关商事调解组织、行业协会,建立自贸试验区商事纠纷特邀调解组织名册,建立司法与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对接平台。目前,已有上海市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中国国际商会上海市调解中心、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法律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调解中心等8家调解机构入驻自贸区。
(三)强化权力监督
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完善各方面监督制度,确保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起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效落实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流程、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等要求,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行政程序制度建设,严格规范作出各类行政行为的主体、权限、方式、步骤和时限。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尽管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法治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三合一”改革的深化程度有待加深,我局应对改革后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不足,自贸区、科创中心建设要求知识产权的多层次多方位保护,这项工作需要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并与浦东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于法制队伍素质和工作质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二是部分公务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不强,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开展推进工作,成为我局开展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运营和服务的桎梏。
下一步,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将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为突破口,以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为重点,实施“三大举措”,一要继续深化知识产权“三合一”改革,逐步形成既与国际接轨,又能充分适应浦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制机制;二要继续完善司法保护、行政保护、调解仲裁、社会监督“四轮驱动”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强化和践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三要继续完善投、贷、保、易、服“五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平台,实现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运营和服务。具体而言,“三大举措”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推动商标、专利、版权的深度融合
在知识产权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等方面,尽快落实第三轮部市合作会商议定书,积极筹建上海(张江·××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相联动的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
2、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加强“监管预警”和“执法协作”功能应用,加强执法监管资源的整合;运用事中事后监管平台,探索新区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动态监管和协同监管的办法和模式,制定知识产权领域的市场主体信用分级标准,推动行业监管从面上监管向信用监管、分类监管的转变。
3、重视法治素养提升和法制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重法,加大培训力度,把学法、用法情况列入公务员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全面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专题培训,组织法制干部参加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复议和应讼及政务公开专题培训,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
4、深化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调解中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等协调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作用,推动行政处罚和人民调解程序衔接、机制融合;组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及调解员队伍,依法规范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优化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调解对接和行政司法对接机制,形成高效顺畅的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第三方调解等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5、加大知识产权政策扶持力度
按照“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原则,用足用好“科技发展基金知识产权专项政策”和若干个促进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及管理的有效政策,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资助范围和资金额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增强知识产权管理意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6、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优化知识产权一站式窗口服务,编制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简化服务流程,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知识产权审批服务事项向网上办事服务延伸;深化张江审查员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引进巡回口审、远程口审等国家知识产权局资源,提升为企业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