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索引号 | XX2300000-2020-004 | 发布机构 | 知识产权局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0-01-17 |
2019年,区知识产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设“十三五”规划》、《浦东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2017-2020年)》,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2019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情况
(一)深化制度创新,提升法治服务能力
1
、探索“四合一”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改革。2019年,在新一轮机构改革过程中,浦东大胆探索,区知识产权局继续独立设置,并划入了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和执法职能,成为我国唯一一个专利、商标、版权、原产地地理标志“四合一”,兼具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能的知识产权局,在国内开创了集约、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监管与保护新模式。
2
、深化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三结合、三拓展、两对接”的定位要求,不断深化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快速授权方面,聚焦浦东重点产业领域,积极对接服务创新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截至2019年12月,累计受理专利预审近1千件,通过预审服务获得专利授权超过300件。快速确权方面,浦东保护中心设立了专利巡回审理庭,推进无效案件属地化审理,目前,专利复审委已在浦东开展多场专利无效案件口审,浦东乃至长三角企业在“家门口”即可完成专利确权。快速维权方面,浦东保护中心协作区知识产权局开展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行政执法等工作,与法院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加强与全国各地保护中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进行工作联动。
3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积极争取国家版权局、市版权局的支持,推动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加强版权工作创新。9月10日,国家版权局正式发文,同意支持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截至目前,自贸区版权快速登记量累计超过3.5万件。
4
、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4月22日,国际运营试点平台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5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启动国际运营试点平台,目前已完成了五大核心业务模块搭建,吸引了60多家国际机构共同参与平台建设,推动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开展全球化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海外布局及维权等业务。
(二)统筹各类资源,加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1
、严格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剑网”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进博会专项执法行动,多次组织对国际旅游度假区、科技馆地铁商圈等重点区域进行监督检查,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全面落实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制定案件流程表制度和投诉举报登记制度,对每一件处罚案件进行一案一表流程管理。全年知识产权行政立案145件,办结126件,主办及参与的多起案件在全国和全市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2
、完善行政与司法协作保护机制。进一步深化与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合作,加强与区检察院、区法院等司法部门的高效衔接,做实与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的联勤联动、执法协作机制。4月,与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合作设立“凌崧法官工作室”,召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组织开展“职务发明纠纷的防范与对策”主题培训。5月,与区人民法院签署“聚焦中央三大任务 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成立“倪红霞法官工作室”,并就“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司法实践”开展法制宣讲及培训活动。
3
、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快速维权体系。积极配合市知识产权局推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分支机构落户浦东,着力构建接轨国际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对接、推进企业海外维权援助服务等7项内容达成合作,挂牌成立“中国贸促会(上海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与海外维权工作站”,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和海外维权服务。与区人大开展联合调研,研究推动展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调解机构和调解员队伍建设,新增调解员51人。
4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严格落实《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方案》,按照“全员持证、全员实训、全员参与”的原则,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业化队伍。抓好干部法律法规基础学习的同时,利用案件分析会、典型案例研讨会、情景剧等形式,多渠道提升干部队伍执法办案能力。组织编写并公开出版发行《力量与利益——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启示录》一书,全面总结分析浦东知识产权综合执法生动实践。
(三)加强权力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1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和保障机制。2019年,新制定并发布一项行政规范性文件《浦东新区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专项资金实施细则》,并在新区政务网公开政策全文及文件解读。2019年,共做出行政处罚决定120件,并及时、主动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行政相对人名称、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处罚类别、违法行为类型、处罚决定日期、处罚机关及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处罚依据、处罚内容、罚款金额等信息。2019年累计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0件。此外,主动公开局本部及浦东保护中心财政预决算信息6条。
2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司法监督,2019年1-10月,共办理市人大建议1件、市政协提案2件;新区政协提案3件。完善社会监督和网上监督,1-10月,共接收市民热线工单185件。建立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2019年无行政诉讼案件。
3
、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了知识产权信用承诺、信用记录、红黑名单、分级分类监管、联合惩戒等制度,并推动实施,不断完善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
(四)加大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落实重点普法项目,推进“以案释法”工作,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做好处罚后法律法规讲解工作。以宣传普及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为重点,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设计制作漫说知识产权ABC,通过通俗易懂的小案例,讲述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借助街镇社区服务中心等平台进行宣传。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系列活动,举办青少年知识产权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活动,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普及。协同相关行业协会组织80多家民办教育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案例分析及警示》专题讲座。制作知识产权公益宣传片,借助公交、地铁、楼宇等移动电视平台进行滚动播放。
二、2019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9年,区知识产权局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要继续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培训教育,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二是政务公开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及时性。
三、主要负责人2019年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2019年,区知识产权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安排,积极作为,把法治政府建设贯穿到各项工作,做到责任上压实,效果上落实。
(一)强化研究部署,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年初,局党组召开法治建设工作部署会,研究年度法治建设工作任务,制定了《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2019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重点明确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权责要求,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此外,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区委<关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加快法治浦东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区人大<关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决定>2018年落实情况和2019年工作计划》,并推进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治建设机制
局党组先后4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建立风险排摸制度,完善法治建设有关工作机制,为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健全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机制,明确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法治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各处室和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处配备2名法制干部。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职责职能。
(三)加强法治学习,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通过邀请专家授课、集体研讨等方式开展单位班子集体学法3次。组织集体学习宪法,深刻领会宪法精神。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实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四)推进知识产权立法,加强法治保障
组织“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条例”立法调研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殷一璀主任、徐泽洲副主任参加,协调推进知识产权专业毕业生进沪就业留沪创业落户问题,积极建议市级层面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立法,为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五)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外部法律资源作用
聘请外部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研究,提出法律论证、审核意见,为依法行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法律依据与建议,为合同、协议的起草与修改提出法律意见。
四、2020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深化国家级知识产权功能性平台建设
持续深化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功能建设,持续完善集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协调联动机制;巩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创新优势,全面开展快速登记、快速监测、快速维权;完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运行机制,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维权能力;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分支机构设立,推动知识产权纠纷仲裁与调解工作。
(二)加大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力度
落实“四轮驱动”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深化行政与司法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强化专利、商标、版权、原产地地理标志综合执法和“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加快建设“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大数据智能应用管理系统”,以智能监管、智能辅助执法、智能分析、智能服务推动在知识产权领域进一步深化探索综合执法体系改革。充分发挥“中国贸促会(上海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与海外维权工作站”优势,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研究建立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快速应对机制,推动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联盟建设。
(三)多渠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加强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和文化科普,深入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充分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拓展法治宣传途径和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提升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
围绕法治建设开展领导干部集体学法与专题培训,牢固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切实推进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依法履行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