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索引号 SY-310115-2025-00333
文件编号 沪浦发改办〔2025〕0027号
发布机构 发改委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5-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要求,我委拟就了《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见附件),现呈上,请审阅。

特此报告。

 

附件: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1月17日

 

 

附件

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一年,是加快落实“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全会、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推动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着力强化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为加快推动浦东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扎实践行主体责任。一是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法律大讲堂等形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活动。委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学法尊法崇法意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二是强化法治工作建设部署。通过党组会形式,审议并印发《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部署年度法治建设工作。委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批示,牵头研究法治建设工作事宜,提升法治建设领导力。三是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加强对重要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强化合法审查与集体讨论决定刚性约束。

(二)持续强化法治保障。一是注重“质量兼备”,统筹推进立法项目起草出台。截止2024年底,浦东新区累计出台法规22部、管理措施31部,不断将引领区的法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注重“先行先试”,赋能制度改革走深走实。“保税维修”相关浦东新区法规发挥制度创新和规则供给的平台载体功能,推动国家有关部门选择浦东开展相关保税维修事项改革试验提供有效支撑。三是注重“适时转化”,着力以立法巩固改革成果。商事调解浦东新区法规实现了管理措施向浦东新区法规转化“零的突破”。在审慎评估的基础上,将实践探索的商事调解组织运行、调解程序规范、调解协议保障等方面的制度经验上升为法规的具体规定,确认和固化改革成果,在法治轨道上助推商事调解发展行稳致远。

(三)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加强主动公开服务能级。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持续推进政务信息应公开尽公开。强化主动公开信息管理,科学优化栏目设置,及时更新维护栏目信息。大力推进两会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公开。加强审批服务事项各要素管理,确保审批服务及时响应。二是提高政策文件解读质量。围绕企业和市民的关切、期盼,切实加强政策文件解读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趣味性。以数字赋能为依托,制作走近引领区之浦东新区法规解读系列微视频,探索政策集成发布,实现政策信息可查、可比、可问。三是做好依申请公开办理。强化部门协同,及时协同查找申请文件,理清申请涉及的历史依据、机制等内容,按程序和要求确定答复口径,做好依申请信息公开的办理工作,确保不出现诉讼败诉或复议纠错的情况。

(四)着力凸显法治成效。一是突出部门主业支撑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业务工作,提升部门主业与法治的关联度、紧密性。积极开展课题类、案例类、普法类、为民办实事类等有关法治建设申报工作。开展条线普法宣传,加强审批事中事后监管。二是强化法治建设底线意识。在解决某项目变更建设主体问题时,充分发挥公职律师、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加强在依法履职及重大、疑难事项中的服务保障功能。注重在日常法律事务中的指导作用,开展法制培训工作会议,对公平竞争审查、政务公开、重大行政决策等方面培训和解读,对普法宣传、政策解读、行政执法等具体工作进行提示。三是推动法治建设落地见效。广泛凝聚法治建设共识,充分发掘法治建设资源,积极协同推动法治建设争先创优工作,补短板、强弱项、增实效。

(五)继续推动依法行政。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加大规范性文件的实体、程序双重审查力度,提高规范性文件的管理水平。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和报备制度。二是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着力加强工作人员对公平竞争审查的认识,强化发文阶段公平竞争审查。三是加强法制服务保障水平。切实加强信访、12345热线、行政复议、合同审查等办理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积极支持司法机关开展调查举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落实浦东新区“八五”普法规划等决策部署,组织工作人员参与旁听庭审活动,推动以案释法零距离,提高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总体来说,我委法治建设责任制工作部署落实扎实,成效明显,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获政策解读优秀案例、课题获上海市发展改革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报送案例入选国家发改委十大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行政诉讼无败诉等,但仍存在一定进步空间,如公平竞争审查意识和审查能力有待提高,事中事后监管也需进一步增强。

三、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

按照《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工作要求,委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职责,并将履职情况列入个人年度述职报告。一是及时牵头研究法治建设重大问题。通过党组会议审议年度法治工作要点,部署年度重点工作,及时研究法治建设相关重大问题。二是关心法治建设工作。通过党组集体学法、法律大讲堂等形式,委主要领导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多次通过圈阅、批示等形式关心法治建设相关工作。三是开展四责协同专题述法。强化四责协同推进,委主要领导将法治建设情况进行报告,并通过党组会讨论审议。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2025年,我委将始终坚持谋全局、强弱项、增实效的总体思路,继续夯实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坚持立法适应改革需要

一是优化项目储备。广泛征集立法建议,科学编排立法项目,推动储备项目适时转化。二是推动立法进程。以建立健全法规“大循环”机制为契机,用好用足市级指导支持力量,按节点推动年度计划项目高质量出台。三是加强前瞻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针对营商环境、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等领域的难点堵点问题,做好立法研究。

(二)夯实法治建设基础保障

一是提升公平竞争审查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规范意识、加强法制日常培训和提醒,锤炼内部审查人员的审查能力、强化法制建设工作力量,借助外部专家和律师等专业力量、推动公平竞争审查走深走实。二是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部门监管意识,协调推进监管有效落地,按要求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服务意识,防止出现集体信访或投诉等情形。三是突出法治建设特色。围绕政府开放日、公众代表列席等打造特色公开案例;聚焦改革与发展举措,力求多形成“首创”、“首单”、“首例”式浦东样板。


网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