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新场镇 |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5-03-27 |
新场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新场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筑牢法治根基
将法治建设责任制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4月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部署会,对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进行解读,会上与机关各科室、企事业单位和“两新”党组织、村居签订2024年法治建设责任书,细化责任分工,确保落实到位。积极开展党委法规工作,将党内法规纳入党委中心组学法清单,年度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内法规4次;按规定向区委备案党内规范性文件,印发党内规范性文件6件,均完成备案工作,及时率、通过率达100%。
(二)深化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认真完成政府公文全量备案工作,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年累计在“上海浦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目中主动公开重大建设项目、教育、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政府信息99条。年度办结依申请公开案件34件,主要为动迁安置、土地征收及中心村建房等内容,分办区政务公开办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案件1件。积极搭建政民互动平台,8月组织开展主题为“民生无小事 事事暖民心”政府开放日活动1次。
(三)规范决策流程,提升决策质量
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按时完成 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编制、发布及备案工作,按照公众参与、专业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完成决策并归档备案。按照法定程序开展规范性文件发文及备案工作,及时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我镇现行规范性文件2件,均做好备案清理工作。
(四)善用行政复议诉讼,化解行政纠纷
组建专业行政复议应诉团队,由政府法律顾问、诉讼涉及部门及司法所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复议应诉小组,定期开展工作培训与专题研讨,分析复议诉讼多发问题与解决路径,不断提高团队成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明确复议案件流程,掌握复议案件的受理、审查、决定等环节的标准,确保提交复议材料准确及时,年度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0件,办结7件,暂无纠错;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积极出庭应对,行政负责人出庭率达100%,共办理行政诉讼案件5件,办结4件,败诉案件1件(宝欣建材案件二审)。
(五)严格执法监督,保障依法行政
加强对新场镇行政执法队伍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杜绝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现象的发生;积极上报各类执法监督材料,不断提升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水平,年度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自查活动1次,报送行政执法优秀案例、落实《提升行政执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典型经验和做法各1篇,行政执法信息19篇;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保证执法决定公平公正、合法合规,年度审核重大行政执法决定114件。
(六)维护公平竞争,优化市场环境
健全组织保障体系,落实专人负责实施,确保审查和清理工作责任到岗、落实到人;建立公平竞争内部审查机制,有效约束行政权力滥用,确保政策合法合规;开展公平竞争交叉检查,全面检查是否存在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影响生产经营行为等影响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七)推进三所联动,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发挥“三所联动”机制作用,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和律师事务所资源,不断推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共受理矛盾纠纷180件,化解117件,化解率达 65%;受理咨询接待165次/190人;受理治安案件、轻伤害案件共102 件。做好访调对接工作,每周四安排律师参与信访接待,积极引导适宜当事人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年度化解镇访调对接案件22件、区访调对接案件2件,化解率为100%。
(八)深耕法治宣传,营造守法氛围
开展融合法宣活动,除法宣重要时间节点外,充分利用辖区开展的各类公益集市、人才市场等特色活动,积极开展宪法、民法典、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重点人员的普法宣传,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在新场中学、巴士学院等辖区学校开展宪法、民法典、交通安全及禁毒相关法治宣传,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为我镇法治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加强普法队伍业务培训,年度组织本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惠南法庭旁听1次、村居“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线上线下培训3次。
(九)用好法律顾问,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参谋助手和智囊作用,年度参加各项专题会和部门会议42次,出具法律意见10份;全年对1184份合同(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法律意见425份,有效降低政府决策、合同签订方面的法律风险。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政务公开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的高度来推进政务公开,存在不敢公开、公开不全的问题。这导致一些重要信息未能及时、全面地公开,影响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积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更新2024年度《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等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年度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1次;二是持续加强党委政府对法治工作的研究部署和落实,制定新场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邀请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到城中村改造、拆违等重点工作中,分析法律风险与应对策略,切实将各方面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深化体制机制,不断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推进“五公开”和重点领域方面内容及时公开、及时调整。探索建立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会商机制,研究解决政府信息公开领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搭建政民互动平台,下半年组织开展1次政府开放日活动。
二是提升行政争议化解能力。加大基层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工作力度,进一步升级打造行政复议咨询、受理、转办“服务圈”,加强与城管、市场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共享资源,形成合力,努力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精准满足人民群众的差异化多元化的需求,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通过内部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方式,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质量。
四是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丰富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发挥“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和村居法律顾问效用,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治讲座等活动,打造真正的一站式法律服务。构建公共法律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以群众满意度来检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成效,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五是持续开展合法性审查工作。借助政府、村居、镇属企业等法律顾问的智库作用,对政府合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查,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合同签约履约风险。
(二)聚焦精准普法,提升重点人群法律素养
一是对扬言类、对现实不满类等极端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宣传,提高其对法律的敬畏意识,引导其通过合法手段维护正当权益。
二是对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合同方面的法治宣传,提升其安全防范意识。
三是对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新业态人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依托红色加油站等活动场所,积极宣传交通安全法规,提升新业态人员的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三)优化调解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建立民间纠纷受理登记制度、调解人员回避制度、调解协议书履行情况跟踪反馈制度,提升人民调解的工作水平及社会公信力。进一步织密解纷网络,在完成村居全覆盖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做好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涉法涉诉、行政争议等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精准有效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将“三所联动”机制推向人流量更大、矛盾频发的工地、医院、学校等区域,最大程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动态消除隐患,严防发生极端案件。
二是探索建立“发现-上报-制作方案-组团化解”的工作流程,在调解过程中及时掌握劳资纠纷类、扬言类、对社会不满类等重点人员基本信息,及时予以安抚化解,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三是不断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继续做好援调对接,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大力推进“组团式”纠纷化解模式,加强与民政、综治等部门的协作,建立联动机制,提高法律援助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