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D8300000-2019-003 | ||
信息名称 | 塘桥街道2018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
文件编号 | 浦塘办〔2019〕1号 | 发布机构 | 塘桥街道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19-02-13 |
塘桥街道2018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浦塘办〔2019〕1号
塘桥街道2018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18年,塘桥街道办事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设“十三五”规划》及《浦东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2017-2020年 )》的有关精神,以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目标,以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工作为抓手,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成了制度建设、责任分解及项目落地等方面工作,有效提升了各级干部法运用治思维法治方式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现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保障,形成工作合力。为组织和实施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街道成立了以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街道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街道法制办合署办公,负责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的日常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同时,街道司法所根据塘桥街道(2016-2020年)法治社区行动计划,制定了2018年度法治工作计划,细化了相关工作制度,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表,落实了专项工作责任,为进一步推动塘桥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明显加强。党工委中心组注重法律法规的学习,健全并落实了学习制度,年初制定了《2018年塘桥街道党工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活动安排表》,坚持每年集中开展一次学习,每半年组织规模较大的专题培训活动。街道先后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几个专题讲座,党政班子领导不仅带头自身学,全体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居委和双管单位负责人及地区党员群众等300多人也都参加了学习。另外通过多形式的线上线下的学习测试等方式,切实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尊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街道从上到下都学会了用法律思维考虑工作,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
三、行政给付等社会保障工作圆满完成。落实老年优待政策,购买及赠送银发无忧保险3402人、68万元,为74名当年因事因病致生活困难的老人送去慰问金4.9万元。街道共有低保家庭332户,覆盖567人,享受廉租房政策198人。第六批经适房225户家庭通过住房保障中心复审,工作进度居全区首位。发放各类救助总额67.99万元。完成社区内符合政策的2018名残疾人的交通补贴申请、汇总,299人获得保险理赔共计82.1万元。
四、
“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有力。为落实各执法单位的普法责任,街道法制办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作了各单位普法责任清单,各执法单位也落实了一名工作人员负责与办公室的工作对接。责任清单在相关网站予以了公开。
五、行政执法社会效果显著。城管塘桥街道中队根据市、区“五违四必”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以“无五违”街道创建为目标,对辖区市库中的存量违建数据库进行分类梳理,制定年度拆违方案,扎实推进。按照经营性存量违建必拆的原则,拆除了社会影响深,涉及人员广的南泉路1300弄和1320弄。今年共封闭破墙开门达280多处,恢复毁绿占绿20余处;整治商铺152家,清理“三亭”(东方书报亭、福利彩票亭和民主与法制亭)20个,查验过境渣土运输车辆70辆次,查获违法运输车辆12辆并立案;开展了对“群租”的综合整治,组织认定118户,开展专项整治工作14次,累计整治118户836个床位,有效地控制违法行为。实施 对黑车的整治,查获 “非法客运”车辆4辆并立案;对辖区剩余的124处“居改非”点位进行了整治。
六、政务公开规范及时。街道认真对待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街道工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年初社代会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8件已全部办结,社区代表均对意见(建议)办理情况表示满意,落实与整改群众意见(建议)弥补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提升了工作质量,提高了百姓的满意度。
街道把年度财政总预算、重大工程实施情况和“三公经费”预算等在门户网站、塘桥热线内网信息平台、公共场所触摸屏、社区报、社区宣传栏等各类载体予以主动公开。公示管理项目、实事工程、民生基金使用、荣誉集结榜评选等情况,提高了居民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率。今年以来,塘桥街道制定了《塘桥街道新闻发言人工作职责》,在公开的信息中正确引导舆论,即合法又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七、案卷评查工作持续开展。塘桥街道司法所组织了党政办、管理办、服务办、安监中队、城管中队等几个部门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自查工作,各执法部门对标查对,在文书制作、取证方面查到的不足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
八、
重点开展了重大问题的法制性专项审核。2018年街道重新修订并发布了“三重一大”制度,落实了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制度,落实了重大行政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了第三方监督(专家)和群众参与制度。街道党工委聘用上海市凌云永然律所为街道常年法律顾问,协助法治机构对重大事项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进行重大事项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并参与招投标工程合同审定等重大工作,确保了重大决策的合法性。
九、
法宣扎实推进并初步打造出品牌。街道连续10年组织了“塘桥街道小小消防志愿者活动”、“塘桥街道暑期中学生交通文明志愿者活动”及“塘桥街道交通行为社会调查活动”等3大项辖区暑期法治宣传季系列活动,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塘桥街道青少年法治宣传品牌。同时,今年4月23日,塘桥司法所在世界读书日之际于塘桥文化中心举办了2018塘桥街道“法制朗读者”法制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打开阅读方式,走近法律,了解法律,在社区传播法治文化,引领社区居民学法、守法、用法,争做塘桥法治社会人,进一步在社区营造守法、尚法的法制氛围。以上这些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影响力大的法治文化系列实践活动,推动了辖区法治宣传与法治文化融合发展,初步构建了塘桥街道法治文化建设品牌。
十、
健全多层面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了给辖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法律服务,按照新区 “家门口”服务体系“15分钟服务圈”建设要求,建立了街道和居委两级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和法律援助服务站、点,形成“1+23+1”的法律服务体系。“1”是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每周固定时间对外接待提供法律咨询和人民调解。“23”是为辖区23个居委设置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用来安排律师接待居民。主动介入和加强法律援助,引导和帮助群众通过法制化的途径主张权利、表达诉求。同时选聘了四家律所的11名律师,将律师接待项目和时间上墙公开,形成塘桥街道“家门口”法律服务清单。“1”是联合辖区总工会,为社区单位在职人员提供1个职工法律服务站,真正实现了整个塘桥的法律服务全覆盖。
十一、
人民调解工作科学提升能级。认真贯彻了落实新区人民调解员职业培训三年规划,组织了首席和一级调解员干部参加新区的业务培训。积极培育矛盾化解第三方加入机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在原有老崔工作室成功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引入“上海市联合法律服务调解中心”等新型社会组织承接参与公共服务。大力发展结对律师专业性、市场化的特点,使各类人员全面参与塘桥社区的矛盾化解。做好与承办民警委托纠纷化解衔接工作,通过对调解专职干部的多种形式的专业领域的培训,认真学习借鉴相关案例化解的经验,使“两个委托”人民调解工作逐步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十二、纪检监察不断深入。2018年,街道监察办开展了廉政风险点大排查工作,共梳理廉政风险点10类110个。全年累计发现大调研平台上超时问题19件,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得以妥善处理。组织407人次社区党员干部参加新颁布的《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党规党纪网上知识测试。开展对居民区、集体企业、事业单位等30家单位的违规发放津补贴、加班费等财务收支审计,共发现问题18个,并督促各部门限时整改、建章立制。全年共受理纪律问题线索9个,给予党纪处分3人,审理案件3件。完成交叉审理1件。
主要工作特点
建立以案释法制度,多渠道普法。
1、街道法治机构与浦东法院结对,将鲜活真实的案例在塘桥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推出解析。同时,将居委法律顾问在服务中解决的案例进行征集,对有代表性的案例编辑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在塘桥法治、塘桥热线等平台上予以宣传。
2、通过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现场还原演绎的方式,向观众解释法条,阐明法律意义。
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法治队伍中具备法律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有所欠缺,对政策的理解能力,对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力相对薄弱。
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形成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机制。以《塘桥街道法治社区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为目标,做实行政党组,建立街道法治政府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问题,核心把关,科学作为,依法审查,民主决策。
二、
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和范围。通过街道荣誉集结榜、党代会、社代会、居代会等重大会议对党代表、社区代表和居民公开政府信息。
三、
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提升五违四必至五违村居的创建工作成效。
四、
进一步做好家门口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至居委公共法律服务室的功能优化和服务能级的提升工作。
五、
进一步做好访调、警调对接工作。通过信访件人民调解工作前置,降低信访矛盾量,提升维稳工作。
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办事处
2019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