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街道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陆家嘴街道 |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3-03-31 |
陆家嘴街道办事处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21-2025年)》《浦东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方案(2021-2025年)》精神和依法治区工作要求,陆家嘴街道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陆家嘴法治建设整体水平,为保障辖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基本情况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
1、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理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街道领导班子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参加区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听取《用足用好法治保障授权 助推引领区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听取《安全生产法》《信访工作条例》等宣贯讲座,自学《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筑牢理论根基。
2、强化组织领导,协同推进法治建设责任制
严格贯彻落实《浦东新区推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述职报告,独立成段,切实提高党政主要负责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和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根据街道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调整依法治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健全工作机制和运行规则,充分发挥依法治理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10月底召开全面依法治理委员会会议,总结法治建设年度工作成果,督促和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二)聚焦重点发力,确保政府活动纳入法治轨道
1、健全体制机制,加强行政决策制度建设
完善依法决策体系,编制《2022年陆家嘴街道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明确决策事项、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构建重大决策评估体系,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街道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严格执行《陆家嘴街道党工委关于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和司法所所长列席街道办事处主任办公会议制度,就“三重一大”事项和街道各项行政事务召开街道党工委会议、党政例会、主任办公会议以及各类专题会议。今年以来共召开25次党工委会议、15次党政例会以及13次主任办公会,对涉及街道“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都通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和集体决策,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2、坚持稳中求进,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保密工作
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加大主动公开力度,规范主动公开的内容,发布重要工作动态,按时完成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更新维护、法治政府建设年报和政府信息公开年报发布等工作。今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6条,其中街道公文类信息23条,文件解读12份,全部为主动公开,公文主动公开率始终保持100%。深化政务公开成果,7月份开展主题为“走近一网通管 智能守护生活”的政府开放日活动,通过带领“两代表一委员”、辖区企业代表、居民代表等共同参观街道城运中心的形式,讨论如何加快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步伐,建设高效能服务型政府。持续提升依申请公开能力,多途径加强与申请人的沟通,引导其正确行使申请权和救济权,今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件,均依规进行了答复。邀请上海政法学院肖卫兵教授作《新时代政务公开》的讲座,提高街道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政务公开意识和工作水平。此外,严格执行保密工作各项制度,今年未发生泄密和违反保密规定的事项。
3、严格规范执法,深化行政执法综合改革
以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下沉为契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完善司法所与综合行政执法队、区城管执法局法制科协调联动机制,做好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明确审核范围、审核内容、审核流程,切实保障当事人权利。今年已完成重大行政执法法制审核案件15件,开展2021年执法案卷评查,上报优秀执法案例3篇。加强行政复议和诉讼,各部门、各事业单位法治意识显著增强,未发生行政复议被纠错以及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收到检察建议书2份,按规定进行整改并落实反馈。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并按上级要求为街道6名执法人员做好执法证申请、换证、注销等工作。
(三)构建服务网络,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1、广泛发动,提升法治宣传氛围
重点宣传把握主线,紧密结合街道“八五”普法规划,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内容,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突出抓好宪法、民法典学习宣传,围绕社区最常见、居民最困惑的问题开展宣教,开展线上法治讲座11场、线下讲座9场。部门联动多线普法,及时制定并公开本街道“谁执法谁普法”普法任务清单共计梳理普法清单51项。街道各部门结合工作特点,聚焦重要普法活动节点在居民区、校区、工地、商场等深入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宣传拓展形式,在“陆家嘴”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小陆说法”专栏,通过法宣吉祥物以案释法的形式生动开展在线法治宣传,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共识,多篇案例被学习强国转载。在户外职工
2、规范运作,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通过中介集市,聘请街道法律顾问,协助街道处理日常法律事务,在街道政策制定、合同订立以及其他法律相关问题方面提供专业性建议,共计为街道审核政府合同30份,参与民事诉讼1起。为31个居民区配备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参与社区重大事项决策、协助化解各类突发事件和矛盾纠纷,不断提升“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能级。积极申报东一居民区为基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深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依托民本调解工作室和居民区调解委员会,积极发挥“条线抓化解,块上重稳控”的矛盾纠纷化解条块协同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截至10月底,各级调委会共受理纠纷766件,制作调解协议书112份,筑牢了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二、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特色亮点工作
(一)打造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新空间
在首届上海法治文化节期间,启动青年律师楼宇商圈公益法律服务项目,在楼宇商圈党群服务站设立青年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岗,整合律师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精准服务各类群体个性化需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托“红色加油站”户外劳动者之家,设置法治图书角,并向新就业群体等户外职工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服务,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助推人口服务管理提质增效
针对陆家嘴街道两元结构突出、流动人口基数大、居住环境差异较大、管理难度高等问题,以法治化方式为主导,以数字化赋能为引导,健全风险防控工作体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破解人口管理难题,并形成了《优化人口服务质量,助推基层治理能力新提升》案例,该案例获评2022年度浦东新区法治建设优秀案例。
三、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学法用法结合度不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综合执法下沉街道以后,司法所在承接法治审核、执法监督等工作方面还存在能力提升的空间。
(二)法治文化品牌有待进一步打磨
通过线上法治课堂、“以案释法”专栏,线下法律讲座、公益服务集市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但是法治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还不够。需积极挖掘资源打造有质量、有规模的法治文化品牌阵地,更好发挥法治文化引领、渗透、教育作用。
四、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安排
(一)扩大法治文化品牌辐射影响
认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突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化、项目化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继续深化“小陆学法”品牌效应,完善分众式普法教育格局,推进分层分类普法精准化,吸引更多社区群众和企业职工积极参与基层法治建设。打造法治宣传品牌阵地,通过主题公园、彩绘墙、宣传栏等方式,探索将法治元素与松林路改造充分融合,建设一个有陆家嘴特色的可漫步、可阅读的法治文化品牌阵地。
(二)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以新综治中心建设为契机,提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能级,建设集咨询、调解、法宣、法援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受理平台”。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往外延伸、向里深入,打造现代城市版“枫桥经验”。开展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法治观察点”建设,选聘“法治观察员”,收集反应法治建设薄弱环节与法治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群众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依托青年律师楼宇商圈公益法律服务、社区法律服务公益集市等项目,拓展法律服务覆盖面,让居民群众和企业职工就近享受“一条龙”的法律服务和指引,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公共法律服务阵地就在哪里。
(三)增强社区依法治理能力
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协调引领核心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围绕运行秩序规范、居民自治参与度、法治建设实践和社区民主自治、依法治理创新及成效等5大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努力形成基层“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好氛围。健全居民区法律顾问制度,提供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协助居委会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以民主法治社区创建为抓手,培育特色项目,培养“法律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不断壮大基层治理法治力量。
(四)提升法制审核和执法监督水平
建立健全基层法治参与力量综合保障制度机制,做好街道行政执法及重大决策的法制审核工作。持续提升街道法制审核部门工作人员业务素养,强化执法部门之间交流沟通与协作力度,打破信息壁垒,建立起更完善的法制审核日常工作机制,形成良性闭环。引入法律顾问团队和公职律师共同参与街道重大法制审核事项,为街道依法行政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法律知识及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履职培训,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优秀执法案例评选,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五)加强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
明晰政务公开职能分工,促进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机关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各职能部门政务公开意识。严格落实政策解读“三同步”工作机制,对市民企业权益产生影响的政策文件均要做到解读材料与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审核、同步发布,并通过图示图解、视频动漫、专家访谈等形式开展解读,注重政策解读的时效性和多样化。加大公众参与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政府开放日、线下政策解读活动,提升政务公开透明度。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和全流程公开,及时发布决策事项目录,履行好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保障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民主、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