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索引号 SY-310115-2025-01066
文件编号 浦东明办〔2025〕1号
发布机构 东明路街道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5-03-11

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浦东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东明路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认真按照市、区有关法治建设工作要求,全年聚焦第二轮《“法治东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编制落地与同步执行,法治政府规范化建设,法治社会重点项目推进和依法治理体系化梳理,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街道各项工作和活动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现将东明路街道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基本情况

(一) 坚持统筹谋划,高站位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报告等形式,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把“法治东明”建设作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重点工作予以整体推进,系统谋划推进第二轮“法治东明”建设规划落地落实,聚焦“六大举措”“三大特色项目”,着力构建“党建领治、法治守治、社会协治、品牌促治”的四大基层治理新格局,抓实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统筹推进和协调发展。2024年2月 “东明路街道深耕法治东明建设 高水平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专报被浦东情况专报采用。

二是坚持统筹推进。对标新区法治责任制考核等上级要求,分解细化形成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居民区—两新组织的四级考核量化评分表,用好“述、评、督、考、责”五位一体联动机制,通过年初部署会、阶段业务培训、中期督查走访、年终考核指导、年末述法评议等举措,狠抓推进落实。以党工委会、书记会、主任办公会和党工委、办事处专题会等形式,主要领导牵头及时研究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全面部署年度工作安排、责任分解、任务分工、阶段性工作重点,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全面深入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工作。2024年街道法治建设责任制考核位于街道第二。

三是坚持述法制度。以街道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述职述法测评、“四个责任制”述职述法评议、居民区年底考核述法民主评议、党代会《“法治东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情况专题讨论会,将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街道党政办、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队等法治牵头和主要落实部门、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作为述法主体范围,以“现场+书面”述法相结合,实现各级述法主体全覆盖,切实发挥述法工作引领、推动和示范作用。

(二)深化依法行政,高水平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能级

一是持续推动办事处依法履职。优化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严格落实司法所所长列席主任办公会制度,全年共列席主任办公会28次。全面发挥街道法律顾问作用,对街道各部门(单位)提供日常法律专业支撑,司法所会同法律顾问加大街道合同审核力度,全年完成各类合同审核993份。

二是持续规范重大行政决策。严格规范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党政办牵头抓总、司法所业务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2024年2月经主任办公会集体研究,将《东明路街道“法治东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列入街道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按照重大行政决策流程,3-4月,在政务外网发布并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共收到2条修改意见,均采纳;5月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进行论证,对于专家提出的修改建议已全部采纳;6月开展风险评估,制定了推进三年行动计划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7开展合法性审查,未发现违法或者明显不当,无法律风险。完成以上规范程序后,于11月提交街道办事处第30次主任办公会议进行集体审议并通过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三是持续规范行政执法活动。做实“综合行政执法队自核+街道法律顾问建议+司法所审核+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审定”的“四重”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全年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38起。规范做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政执法案卷现场评查工作。积极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旁听庭审活动,着力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行政复议、诉讼响应保障机制,司法所会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街道法律顾问积极做好因街道拆违引发的2起行政诉讼、4起行政复议案件。全年未产生行政复议被纠错、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四是持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一年来政务公开共发布各类信息54条,其中公文类信息24条(其中3条涉及内部事务不予公开,21条主动公开),非公文类31条。对街道办事处工作报告进行多样化图文解读,发布重大行政决策目录1件。全年收到依申请公开件8件,均按期办结。高质量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人民监督员代表、人民陪审员代表、物业代表和社区群众代表走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共话“聚焦顽疾治理共建宜居社区”,有效搭建起政府与群众沟通桥梁,该项活动获评浦东新区2024年优秀政府开放日活动,街道连续3年政务公开考核优秀。

(三)注重强基导向,全力优化基层治理法治化路径

一是深化法治赋能基层依法治理。深化“示范+推广”引领行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结合街道依法治理的特色实践,系统梳理形成《街道全面依法治理工作体系》,盘活归集新区、街道各项法律服务资源,指导推进三林苑申创市、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着力打造居民区依法治理经验模式。深化“服务+保障”赋能机制整合街居法律顾问专业力量和楼组老娘舅骨干等多方力量,推动司法所、社工办、建管中心等部门及居民区修订完善居民区《电动车安全管理规约》《停车管理规约》等,助力推动“快递自提点取缔”“架空层综合改建整新”“孤老遗产处置”“业委会规范化建设”“停车矛盾”等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实现精准破题。

二是健全“四级”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一般纠纷、简易纠纷通过居民区“全科调解员+楼组老娘舅”属地调解;疑难纠纷约请“红梅调解工作室+社区法官工作室”专业调解;跨部门、群体性、重大复杂纠纷,启动“多元矛盾一体化解决机制”,积极推动“三所联动”体系高效运转。一年来,共平息和化解各类纠纷1095起,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168份,其中处理跨部门疑难纠纷16起。楼组调解志愿者服务队制作人民调解协议39份,占居民区全年调解协议书总量74%。“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开展调解94起,其中制作书面协议62份,口头协议7起,年度收到锦旗4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2024年东明路街道调委会获评市级优秀调解组织、工作室调解员荣获市级优秀调解员。街道作为新区街镇唯一代表受邀参加新区法院系统“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总结推进会,并就“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成效”作交流发言。

三是构建“街道-居民区-街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在街道和居民区法律顾问常态化运行的基础上,持续拓展街区服务新阵地,发挥灵岩、尚博、永泰三个街区治理工作站多点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提升服务效能、促进资源共享。截止目前,街区层面,累计为辖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劳动用工、合同制定、消费纠纷、公司担保等法律咨询130人次,接待咨询企业252家,解答企业法律咨询问题290件,居民区层面,法律顾问积极参与社区法律服务,提供法律咨询约512次、提供社会治理法律意见170次,开展主题宣讲180场次。以法治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公共法律全覆盖、创新依法治理为角度,撰写并报送专题调研被列入全面依法治区调研课题计划。

四是全面拓展融合普法品牌影响力。抓好法治文化节、民法典宣传月、5·18社区学法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普法节点,谋划精准普法贴心配送。推出三堂特色法治课、发布《小周警官说反诈》微动漫、举办“法绘未来”暑期实践活动、“送法问需”进街区、“依法营商”法治沙龙、社区手绘“法治伞”、法治文艺剧等,推动“咚咚说法”进社区、进街区、进企业、进云端。创新开展“法韵东明 少年说法”青少年普法特色品牌,联合六里法庭共同组建“东明少年普法团”,通过实地采访、现场演绎等形式,推出“少年说法——走进六里法庭及街道微型消防站”2期以案释法特色专辑。今年5·18系列活动被学习强国、浦东时报、浦东发布、法治浦东多家平台报道。《小周警官说反诈》普法视频被学习强国录用。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街道在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主要有:

一是法治赋能依法治理的力度还需加强。社区治理共性问题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解决方案尚未系统形成,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深化参与式治理和依法治理的具体实践还需要加强引领。

二是法治宣传教育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融合普法的品牌优势和特色还需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在推进街道依法行政、居民区依法治理、街区依法营商的支持指引力度还需加强,普法品牌仍要对标市级标准向更高层面跃升。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街道认真落实《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结合法治建设责任制工作要求,抓住“关键少数”,将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纳入专题述法内容。

一是加强全局统筹,突出顶层设计。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注重对照上级决策部署研究谋划“法治东明”整体工作,将基层法治建设纳入党工委2024年度中心任务以及“宜居东明 人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予以科学谋划和系统推进。在全面总结过去三年第一轮“法治东明”建设经验基础上,制定并组织实施第二轮 “法治东明”建设,从“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依法治理体制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探索参与式治理新模式、打造融合普法新品牌、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六方面形成系列举措,引领东明基层法治建设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二是强化建设主责,夯实工作基础。深入贯彻实施《上海市推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作用, 以召开党工委会、主任办公会、党工委和办事处专题会等形式,加强研究部署,谋划编制《“法治东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推动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依法治理工作模式创新等法治建设重大问题,确保各项法治建设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狠抓工作绩效,压实责任落实。坚持全面考核,针对机关、事业、居民区、两新党组织分别制定法治建设责任制考核量化评分表,推动法治建设考核落实落细。注重过程跟踪,党工委、办事处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着力强化主体责任。强化监督问责,将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内容,体现运用于评先评优。对法治建设推进不力、存在重大问题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和街道分管法治建设的副书记分别开展约谈,加强督促。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东明路街道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围绕新发展格局,紧扣中心工作,全面深化落实第二轮“法治东明”建设,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能级,继续彰显法治东明特色品牌,争当全市法治街镇建设排头兵。

(一)强化统筹,精准施策,深入推进“法治东明”建设

1、深入推进第二轮“法治东明”建设。一是聚焦深入实施第二轮“法治东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高标准落实法治建设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街道法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推进法治东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二是聚焦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办事处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规范性文件以及街道各类合同的合法性审查。根据新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要点,结合街道实际制定街道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要点,重点做好重大执法案件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和诉讼相关工作。三是聚焦全速深化阳光政府建设。坚持政府信息公开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原则,严格落实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工作要求,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按时发布2025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做好各类依申请公开案件的答复,注重典型案例撰写申报,不断提升街道公文主动公开的水平,持续谋划开展好“政府开放日”活动。

2、持续深化法治示范效应。一是突出示范引领,不断深化三林苑等居民区依法治理工作成效,力争为获评本市乃至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奠定好的基础;二是突出法治赋能,以上海市司法所法治赋能基层治理项目为抓手,推动司法所选取优秀法治赋能基层治理项目总结提升,做好面上辐射带动。

(二)强基固本,靶向发力,提升依法治理能级

1、探索形成居民区依法治理东明样本。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强化协商民主和法治赋能,纵深推进居民区依法治理“东明样本”。在项目化推进上下功夫,在加强试点居民区成效总结提炼和经验推广,科学锚定依法治理工作基点、基础、基准定位,形成街道依法治理工作方案。在案例提炼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小区依法治理案例形式,制定形成街道依法治理案例手册,在辖区其他居民区复制推广。在社区软法梳理上下功夫,通过项目化推进,案例式汇编,对同类型依法治理模式进行软法梳理,形成软法模板合集。

2、巩固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阵地网络。一是持续归集好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项目,进一步整合街道、居民区、街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健全服务标准、规范运行各类项目,推动协调新区、街道法律资源向居民区和街区下沉,持续发挥好各级各类公共法律服务阵地作用。每月发布街道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提高知晓度和利用率。二是持续深耕小微企业法律帮扶项目,按照基层治理“多格合一”新格局,依托灵岩、尚博、永泰三个街区治理工作站,持续推进专业律师团队常态化服务,创新推出法治体检、复议代受理等菜单服务,以法治赋能助推社区经济蓬勃发展。创新活动形式,坚持“一月一品”赋能小微企业法律帮扶。三是持续强化法治赋能培训体系,抓实街道-居民区-楼组三级调解员的分层、递进式培训,推出“七大人群”法治讲堂菜单,与六里法庭联动持续开展“驻庭老娘舅培养项目”,不断加大基层多元法治队伍力量的培育带教力度。

(三)创新举措,擦亮品牌,打造法治东明样板工程

1、持续擦亮人民调解金字招牌。一是深化“庭所室”联动机制,推动司法所、红梅工作室与六里法庭深度互动,做强“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诉调对接,做实巡回法庭到东明,以“快化解+强宣传”赋予人民调解新活力。二是持续强化调解专业能力,健全“三所联动”机制,发挥“三调联动”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协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设立居民“三所联动”调解点。三是细化落实“访调对接”工作,进一步优化形成“引导分流—对接移送—纠纷调解—结果反馈”工作流程,坚持应调尽调,提升信访案件矛盾源头化解能级。

2、着力提升“咚咚说法”品牌影响力。深化落实普法责任制工作要求,统筹多部门(单位)联动协同,依托“5·18”“12·4”主题活动日,深化与新区检察院、六里法庭、派出所及街道执法部门等合作,以“法护青春——咚咚说法进学校”“法守万家——咚咚说法进社区”“法助营商——咚咚说法进街区”三大主题为载体,持续推进系统化、标准化、实效化的融合普法模式,助力提升法治品牌的区域影响力。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东明路街道办事处

              2025年2月20日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东明路街道党政办公室

 2025年2月24日印发


网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