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浦东新区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解读
索引号 | SY00245740X0202000112 | 发布机构 | 民政局(退役军人局、社会组织局)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0-08-07 |
关于《浦东新区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解读
一、制定《实施方案》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对“老小旧远”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浦东新区是上海老年人口总量最大的区,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底,全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9.0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2%左右。在此背景下,涉及老年人生活的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助餐问题也日益成为居家养老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根据上海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提升本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沪民养老发〔2019〕6号),为进一步促进和规范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实现服务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稳步提升助餐服务质量和水平,区民政局牵头区地区工作党委、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浦东新区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分为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措施、服务保障四个部分。
在总体目标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在现有基础上根据老年人口密度和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密优化老年助餐网点布局,到2022年,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供餐能力持续满足老年需求,成为15分钟服务圈和家门口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老年助餐服务品牌达到10家以上,形成不少于3家日供餐规模在1000客以上的中央厨房;社区(长者)食堂的街镇覆盖率达到100%,有需求、有条件的居村、小区老年助餐点覆盖率力争达到100%;社区(长者)食堂、老年助餐点、养老机构食堂等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为老年人提供品种适老、价格合理、就近便捷的高品质助餐服务。
在基本原则方面,提出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精准高效,注重供需平衡,进一步加密优化老年助餐网点布局,并积极通过智能化手段,有效实现便捷精准供餐,切实提升服务效率。二是坚持公益导向,注重梯度保障,引导各助餐网点对老年人就餐给予优惠和让利,重点解决高龄、孤寡、独居、空巢及失智、失能等老年人的就餐问题,对低保、低收入家庭等经济困难老年人就餐给予适当补助。三是坚持社会参与,注重多元供给,扶持各类市场主体运营老年助餐设施,形成多元供给格局,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四是坚持从严管理,注重安全可靠,促进老年助餐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实现监管有力、防范有效、处置有序。
在主要措施方面,提出完善多元供给体系、提升助餐服务质量、优化助餐配送体系、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服务补贴政策等五个方面15条措施,主要涉及网点设施建设布局、社会主体准入管理,智能化、个性化的温馨便民服务及价格、质量监测,餐品加工、物流配送的规范化开展和配送队伍的稳定,常态化、多部门的联合监管机制,对供方的建设、运营补贴和奖励,以及对需方的优待政策等,涵盖老年助餐服务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在保障机制方面,提出三条保障机制,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加强资金统筹,做好经费保障;加强宣传引导,打造服务品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