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深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建设“十四五”规划解读
索引号 | SY0024699020202100036 | 发布机构 | 商务委(粮食物资局、航运办)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1-08-13 |
一、 “十三五”发展回顾
“ 十三五 ” 期间,浦东国际海空枢纽能级持续提升,航运资源要素快速集聚,航运改革创新不断突破,有力支撑了上海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一)国际海空枢纽保持全球领先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全球首位。外高桥和洋山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占上海港 90% 。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洋山港四期码头建成投用,洋山港集装箱水水中转和国际中转箱量占比为 55.1% 、 17.1% 。浦东国际机场亚太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凸显。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保持全球第三。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启用,快件分拨中心、冷库中心等专业化货运设施投入使用。浦东国际机场被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授予便捷出行项目 “ 白金机场 ” 认证。集疏运结构不断优化。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完成改建,赵家沟东段、大治河西枢纽船闸工程等项目快速推进,上海南港纳入江海联运特定航线。沪通铁路二期先行段开工,芦潮港铁路中心站与洋山深水港区一体化运营取得突破,海铁联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二)航运资源要素快速集聚
浦东现已集聚全产业链航运企业超过 10000 家。一批国际知名航运总部和航运功能性机构落户。全球最大造船企业、综合运力世界第一的船舶运输企业设立总部,国际海事组织设立亚洲海事技术与合作中心,德国物流联盟、英国皇家特许船舶经纪协会等设立上海代表处。国际船舶管理龙头企业快速集聚。国际船舶管理企业占全市 69% 。得益于自贸试验区航运服务业扩大开放,累计 34 家外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获批入驻,其中全球排名前十有 4 家。国际交流活动影响力明显提升。国际航运发展战略研讨会、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全球会员年会、中国国际海事会展、资本链接国际航运论坛(中国)、上海航运保险创新国际论坛等专业化国际航运交流活动相继举办。航运金融发展势头良好。一批船舶、飞机融资租赁母公司及 SPV 公司集聚,航运保险运营中心、航运自保公司、航运保险经纪等一批航运保险核心要素机构落户。海事法律服务环境优化。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升级为上海总部,一批航运法律和仲裁机构、行业协会、法律研究机构签署《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航运法治建设公约》,上海海事法院和海事仲裁服务机构共同打造国际海事司法上海基地。高端制造取得新突破。国产首艘大型豪华邮轮转入坞内开始连续搭载总装。全球首艘 23000 标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建成交付。 40 万吨超大型矿砂船、 30 万吨超级油轮两型四艘智能船成功研发建造。国产大型客机 C919 成功首飞, ARJ21 新支线飞机投入航线并实现规模化运营, CR929 远程宽体客机基本完成初步设计。新技术、新业态加快探索。互联网、 “5G” 、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航运业加速融合,口岸通关各环节、港口业务实现无纸化,集卡预约平台上线,长江集装箱江海联运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全链条自助智慧空港项目实施。航运专业服务企业逐步向线上化与平台化发展,航运在线新经济快速成长。
(三)航运改革创新不断突破
航运服务业和制造业扩大开放持续深化。实现航空油料、外轮理货、船舶设计修理制造等领域扩大开放。多个国内首创改革试点落地。首家外商独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国内船舶代理企业落户,首创国际高端航运人才国内外 “ 双认证 ” 培养模式试点,首张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电子证书试点,国际船舶管理船长借支资金支付、国际船舶供应离岸转手买卖备案,国际船舶设备保税维修跨港直供业务试点等形成首创案例。船舶、飞机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取得突破。口岸监管服务便利化水平提升。国际贸易 “ 单一窗口 ” 对接 22 个部门,覆盖 “ 通关 + 物流 ” 的全程跟踪查询、船舶联合登临检查、口岸资质办理等领域,在全国率先实现登轮、搭靠证件无纸化,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 50% 以上。 “ 保税展示交易 ” 、 “ 先进区、后报关报检 ” 等多项监管创新制度实现叠加应用。
二、 “ 十四五 ” 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产业功能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 30 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加快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推动浦东航运制度由单项突破试点向改革系统集成拓展,航运服务由要素高度集聚向高能级引领拓展,枢纽功能由区域协同发展向区域共建辐射全球拓展。
(二)发展目标
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为指引,构筑新时代发展优势,承接上海建成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的任务,将浦东新区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海空枢纽门户、国际航运改革系统集成地、高端航运产业集聚地、智能航运创新策源地、航运服务效能示范地,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要素流动协同高效、规则标准接轨国际、航运服务品牌凸显的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
“ 十四五 ” 期间浦东新区推动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建设主要预期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属性 |
单位 |
2025 年 |
海空枢纽 |
浦东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浦东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市比 |
预期性 |
万标准箱 % |
4200 90 左右 |
洋山港集装箱国际中转比例 |
预期性 |
% |
20 |
|
洋山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 |
预期性 |
% |
58 |
|
集装箱海铁联运量五年增长 |
预期性 |
% |
100 |
|
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 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市比 |
预期性 |
万吨 % |
370 90 左右 |
|
浦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 |
预期性 |
万人次 |
8000 |
|
产业规模 |
现代航运服务业营业收入 |
预期性 |
亿元 |
3000 |
飞机、船舶融资租赁资产规模 |
预期性 |
亿元 |
4400 |
|
功能引领 |
国际知名航运功能性机构数量占市比 |
预期性 |
% |
75 以上 |
国际船舶管理企业数量占市比 |
预期性 |
% |
70 以上 |
|
航运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率 |
预期性 |
% |
30 |
|
具有影响力的航运品牌活动 |
预期性 |
个 |
不少于 5 |
(三)产业功能布局
聚焦 “ 两带 + 两区 ” 发展航运重点产业和功能:
1 .沿海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带 。以外高桥港、浦东国际机场、上海铁路东站、洋山港、南港为基础,集聚航运物流、船舶供应、货运代理以及与港口码头、机场、铁路配套的航运产业。外高桥地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和保税物流,形成现代航运物流示范区,建成高效便捷的国际海空枢纽门户。
2 .沿江东岸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带 。以陆家嘴 - 世博等黄浦江东岸区域为重点,优化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促进航运总部、科技研发、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法律与仲裁、船舶管理、船舶检验、航运经纪、信息咨询、文化会展等航运服务业向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打造现代航运服务品牌优势,提升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全球影响力。
3 .浦东航空经济集聚区。浦东机场地区打造世界级国际航空枢纽。以机场周边区域为空间载体,发挥国际国内客运、货运的集中优势,依托大飞机创新谷和祝桥航空产业园 “ 一谷一园 ” ,推进航空仓储物流、飞机研发制造、飞机保税维修、飞机融资租赁等航空产业,建成全球领先的航空资源配置和服务业高地。
4 .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区。利用临港新片区制度优势,实施航运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航运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高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强化保税物流和国际供应链管理功能,发展国际中转集拼、国际船舶登记、国际分拨及配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
三、 “ 十四五 ” 主要任务
“ 十四五 ” 期间,浦东新区深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建设,重点围绕 “ 两带 + 两区 ” 产业功能空间载体,坚持高质量与创新发展,推进以下五大重点领域二十一项任务:
1 、优化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打造国际海空枢纽开放门户
聚焦建设海空枢纽门户,完善江海陆空铁“五位一体”集疏运体系,打造紧密联接长三角与全球的航运枢纽。 一是 提升国际海港枢纽能力, 二是 提升浦东国际机场枢纽能级, 三是 打造高效畅达的集疏运体系, 四是 提升海空枢纽绿色发展水平, 五是 增强海空枢纽综合服务能力。
2 、探索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推动航运高水平改革开放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动改革开放政策系统集成。更好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试验田”作用,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制度创新。 一是 推进国际航运制度先行先试; 二是 实施自贸区航运改革系统集成创新。
3 、强化航运产业高端引领,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聚焦提升高端航运服务能力,提升航运龙头企业和重点领域的引领作用,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形成浦东现代航运的服务品牌。 一是 加快集聚总部型航运企业和机构; 二是 拓展航运金融新业务新模式; 三是 支持海事法律与海事仲裁发展; 四是 鼓励现代航空服务业延伸发展; 五是 推进航运高端制造业集群发展。
4 、鼓励创新科技赋能航运,培育航运发展新动力
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自身活力和创新动力,推进航运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推动智能航运发展生态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数字化航运核心竞争力。 一是 推进航运智能化升级改造; 二是 鼓励航运科技研发应用; 三是 加快航运在线新经济模式发展。
5 、提升公共平台服务效能,优化航运营商环境
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构筑具有市场活力的空间载体和服务平台,借力国际交流活动,提升浦东航运服务品牌和知名度,优化服务新格局。 一是 加快数字口岸便利化建设; 二是 推动航运特色产业园区发展; 三是 深化航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是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航运品牌活动集聚地; 五是 进一步挖掘一批航运文化资源; 六是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服务环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