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
索引号 | SY0024573890202200003 | 发布机构 | 科经委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1-12-16 |
关于 《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的政策解读
一、规划编制过程
根据上海市科普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本市科普事业“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通知》(沪科科普〔2020〕1号)要求,从2020年3月开始,科经委牵头启动科普“十四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为切实抓好规划编制工作,科经委成立规划编制组,依托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规划编制,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汇集合力,协同谋划新时代新阶段全区科普事业的新发展。
在编制过程中,规划编制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指示精神特别是在浦东新区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对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深入相关单位、街镇、社区开展调研,组织召开相关单位、街镇及科普基地座谈,同时,面向全区书面征求意见建议,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 00 余条。编制组 汇总梳理、逐条研究 、充分吸纳,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形成了规划送审稿。
二、规划主要内容
在框架结构上,《规划》共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发展回顾与总结,发展目标与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1.关于发展回顾与总结
《规划》回顾总结了“十三五”以来全区科普事业发展的主要进展及成效,分析“十四五”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瓶颈和问题。
主要进展及成效体现在六个方面: 即科普工作机制不断优化、科普设施体系逐步健全、科普活动品牌效应凸显、科技传播网络不断拓展、科普精品内容日趋丰富、科普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面临的瓶颈和问题: 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科普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偏低;三是专业化服务能力亟需提升。
2.关于发展目标和思路
《规划》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愿景导向,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推动全区科普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归纳起来就是“1234”。
“1”就是牢牢把握一个总目标,即“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传播中心”。
“2”就是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双科融合”,推动科创科普两翼齐飞。
“3”就是立足“三个面向”、打造“三个区”。即面向人的全面发展、面向科创中心策源功能、面向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全力打造双科融合示范区、科学素质提升引领区和科普高质量发展标杆区。
“4”就是在发展理念上体现“四个更加突出”,即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更加突出质量效益、更加突出专业支撑、更加突出开放协同。
3.关于重点任务
《规划》聚焦建设国际一流科技传播中心的总目标,围绕打造双科融合示范区、科学素质提升引领区和科普高质量发展标杆区, 提出了实施13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第一,打造双科融合示范区。 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开展科普宣传,进一步优化“科普+科创+产业”新模式,加快将高浓度科创资源向高能级科普力量的转化,构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主体互为渗透、内容互为融合、机制互为促进的双轮联动格局。具体任务包括:(1)增强创新主体的科普功能。(2)加强重点产业的科普宣传。(3)集聚高端科普资源。(4)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化。(5)弘扬创新创业精神。
第二,打造 科学素质 提升引领区。 坚持以人为本、以需为先、以效为主,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具体需求,形成精准化的科普内容和形式,提高科普对象的覆盖率和科普内容的针对性,实现职前、职中和职后人群科普全覆盖,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具体任务包括:(1)实施职前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2)实施职中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3)实施职后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第三,打造科普高质量发展标杆区。 围绕专业化科普队伍建设、原创科普内容开发、科普服务精准配送网络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能力建设、加速提升工作效能,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具体任务包括:(1)增强专业化服务能力。(2)提升科普品牌活动培育能力。(3)增强科普内容原创能力。(4)提高科普服务精准配置能力。(5)提升科普应急响应能力。
4.关于保障措施
为完成上述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必须进一步发挥管理引导、资源保障和政策推动效应,建立完整的科普工作链条,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科普事业发展的合力。为此,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协调作用、进一步发挥科普投入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评估激励作用等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以上是规划的主要内容。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市科普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浦东新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市、区级规划的衔接,继续深入听取意见建议。同时,按规划报批程序,尽快将规划向社会发布实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