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林镇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SY-310115-2022-73404
文件编号 浦三委〔2022〕207号
发布机构 三林镇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3-01-05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根据有关规定,按照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经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呈上《关于三林镇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的报告》,请审阅。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委员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人民政府

                          20221219

 

 

 

 

关于三林镇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情况的报告

 

按照区委农办的部署要求,近期,我们就中央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逐项开展了自查,并总结了我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情况,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做法成效

(一)党建引领,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通过集中学、自学、党课等多种形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等。

在三林镇五届党委第44次党委会上,镇党委书记徐闽同志领学带学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镇班子领导集体学习并交流发言。会议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不断强化做好三农工作的思想武装。在砥砺民生服务初心专题党课暨第四季度村书记工作例会上,徐书记以党的土地政策法规的变迁为主题,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通过生动详实的案例为村书记上了一堂精彩的党课。

2.完善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一,坚持不懈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10大类30子类内容,以规范+提升为导向,依托筠溪书记工作室,对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导。各村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村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内容,并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等。

第二,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建立老书记新书记一对一、一对多带教模式,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互访互学等方式,手把手指导工作落实,传授工作经验,带动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快速成长。

第三,持续完善以网格为基础的党组织体系。扎实做好微网格划小做实工作,加快推进微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建设,确保每个网格都有一个党组织、一名负责人和一名网格员。持续推进队组党建,加快配备第二楼组长。深入开展四大员争创活动和三亮行动,确保队组包干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共建美好农村人居环境

1.1+2+3”工作法保障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常态长效化

首先,一套制度确保农村环境综合管理有序开展,包括《关于全面推进三林镇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三林镇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其次,二类工程项目确保规划项目落地,把村级农村建设工程项目分为农村环境综合管理零星工程项目和村级补短板工程项目两大类,分属于村宅环境长效管理类工程和村域硬件提升类工程。最后,三级巡查网络确保长效管理,建立镇、村、队三级长效管理网络,针对农村环境涉及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村宅环境等4大类、28项、95个事部件内容,每月开展队组自查、村级巡查和镇级检查,截止到11月底共开具镇级巡查工单1704个。

2.以村民需求为导向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工作

一是美丽庭院一般队组建设项目。项目涉及天花庵村、临江村和联丰村。其中,新建村内道路防护设施468米,增设路灯79盏,村内道路白改黑2735米,总投资90万元,顺利通过村、镇和区级验收。

二是杆线序化整治项目。结合3年镇域范围动拆迁计划,本着财政资金高效合理利用的原则,项目确定为9个村38个队组1545户。项目总资金为115.875万元。2021年完成中林村、西林村、三林村、联丰村、天花庵村5个行政村的杆线序化整治工作,涉及393个庭院,整治主干线17545米,入户线74609米。2022年完成懿德村、红旗村、新春村、临江村4个行政村的杆线序化整治工作,涉及1152个庭院,整治主干线12270米,入户线69549米,顺利通过村、镇和区级验收。

3.对标对表扎实推进人居环境优化工程

每月开展2次村庄清洁活动,并结合春节、国庆、二十大等节点开展村庄清洁周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1-11月,全镇14个行政村共清理农村各类垃圾364.6吨,清理村庄内乱搭乱建631平方米,清理宅前屋后堆物2780处,清理村内乱张贴1904处,清理非卫生厕所、小粪缸243个,清拆整治危旧房屋残垣断壁537.5平方米,拆除废弃窝棚、看护棚、简易围栏等临时搭建物708.5平方米。

4.提升农村水体环境质量

依托上海河长APP,所有村居河长每周按时完成巡河任务,村居河长巡河率99%。严格落实水面积管控工作,确保对比上一年度,不存在水面积减少的情况,也不存在被执法部门立案查处违法填河案件。2022年度农污设施养护月考核在新区排名成绩良好。我镇目前共有14个断面,其中三个为跨区联动断面。2022年度水质考核断面年度考核达标,辖区内河湖水体不存在监管类问题。2022年优良水比例目标值为74.7%,截至目前,优良水累计比例为80%,农村污水处理率为100%

5.加强村域环境清洁管理

全镇村内道路及房前屋后公共区域,每日两次清扫保洁。农村公厕57座,每日巡回冲洗4次,保持公厕内外环境整洁。7个村(天花庵、懿德、红旗、临江、东明、联丰、永泰六居农村地区)采用生活垃圾定点投放方式,8个村(三民、胡巷、中林、西林、金光、南阜、三林、新春)实行上门收集。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做好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及绿化垃圾分类,村内设置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点43个,每日有专人巡查记录。

(三)推进绿色田园建设,筑牢农业安全底线

一是完成与14个村签订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书,并与300多户菜农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和发放农药安全使用告知书,签约率达100%。上报每周、每月、每季的蔬菜播种情况以及蔬菜的上市量。二是10月进行田间灭鼠工作,下发农田灭鼠药300份,投药50余公斤。三是针对辖区内的5个蔬菜种植村,开展病虫害防治和农业生产安全使用农药培训。四是完成1-10月蔬菜农残检测数497例,合格率100%2月、8月配合市、区农委到我镇田头采集蔬菜样本30个进行农残检测,合格率100%。五是1月、9月对镇区域内的蔬菜种植村进行农田生态环境检查,未发现村队存在农田秸秆焚烧现象。六是浦东新区信息直报我镇涉及一家三林甲鱼良种场,根据实际情况上报喂食、清塘、产量、水质抽样等追溯体系养殖信息,全年工作考核良好得到新区的肯定。

(四)推进幸福乐园建设,提升村民满意幸福度

1.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一是稳步开展资产管理工作。(1)稳妥开展免租金工作。制定《关于三林镇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减免承租企业房屋租金的指导意见》(浦三府〔202242号),本次减免共涉及各级集体经济组织38家,减免金额合计4116.06万元。(2)有序开展集体资产公开租赁工作。1-9月,累计完成网上公开招租137单(其中:公开竞标82单、公开续约2单、小宗零星53单),成交总金额3181余万元,溢价总金额528余万元,平均溢价率近20%,溢价水平保持稳定。(3)积极开展一、二级集体企业预算编制和调整工作。完成2021年决算、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和2022年下半年度预算调整工作,并于10月启动2023年度预算编制工作。1-10月,完成镇属集体企业服务类、建设类项目立项备案469项(其中:100万元及以上项目20项)。

二是做好镇村两级经济组织监管工作。(1)做好企业投资关系梳理工作。完成三林经济联合社投资的一级公司上海三林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调整及变更。(2)开展农村综合帮扶工作根据新区民政部门下发名单,指导各村进一步对农村户籍的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支出型困难家庭成员基本信息进行核实确认。通过为困难农业家庭人员购买商业保险,提高困难农户抵御病害或意外风险的能力。完成2021年度上海市农村综合帮扶公共管理平台的信息上传和维护工作,共涵盖红旗、临江、南阜、天花庵、懿德5个村的18户困难农户,40名困难农户家庭成员。

2.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镇共有经济合作社12个,村级企业19家,全部实现村账镇管。2021年度三级集体经济组织净资产总额185319万元,近五年年均增幅达9%

一是多管齐下促集体经济提质增效。(1打造美丽+产业复合街区。释放产业发展空间,由零散租赁型经济模式向组团式联动集群模式转变,提高亩产率。重点推进三林路沿线园区改造提升计划,三林坊文化创意园、三林路234产业园完成转型升级,接下来还将启动明通园区、热轧厂等园区的焕新工程。(2)牵手好伙伴开发好资产。恒大纱厂系上海仪电集团资产,临近金色中环发展带沿线、前滩与新杨思地块两大先行区,是区内少有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镇资产集团联合华鑫置业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上海三鑫华林企业发展有限公司(镇资产集团占股25%,开发运营新象限·杨思·纱厂更新项目。另一方面,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下,我镇正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积极洽谈合作开发三林经济园区事宜。(3)积极挖掘增量资产促创收。通过回购动迁基地配套商业房增加优质资产,今年先后完成光明集团、上海地产9个地块3496m2配套商业房的回购。(4)梳理盘活各类非固定资产。年初,对镇村两级宕存在账户上的各类集体资金进行梳理,与银行协商谈判,精确根据资金不同使用计划,分别按照1个月、6个月、1年等不同存款时期,在基础利率上再上浮50%

二是开展三林经济联合社工作。111日举办三林经联社成员代表小组活动暨第一届成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征询通过37项重大事项。1118日举办三林经联社第一届成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成功补选经联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并选举产生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监事长。

三是开展2021年村经济合作社和队(组)收益分配工作。2021年度9个村经济合作社分红总额1706.3万元,分配成员人数25298人,人均分红674.48元,联丰村委会分红483.6万元,分配人数1612人,人均分红3000元;47个村民小组分配总额1689.47万元,分配对象7802人,人均分配额2165.43元。

3.完善“阳光村务工程”

一是阳光村务平台。以三林发布公众号为载体,实现村务公开信息化工作。平台分为年度公开、季度公开、月度公开、及时公开四大类,其中,年度公开内容17项、季度公开内容6项,月度公开内容3项,及时公开内容7项。

二是社区云2.0平台。通过社区云2.0”信息化平台,制定完善村务公开日常管理制度。9月起,各村委根据村务公开基本目录,将当期(月、季、年、长期)居村委公开信息,上传至社区云2.0的相应目录内。

4.健全群众服务管理机制

一是四百活动解决实际治理难题。根据新区民政局深化疫情防控中服务群众机制,推动村委会成员通过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常态化活动的精神,聚焦农村社区治理问题,切实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其中红旗村及懿德村进行了典型意义案例申报。

二是打造村级议事协商示范村。积极打造红旗村与懿德村村级议事协商典型示范村,健全完善村级议事协商机制,探索完善议题内容、规范机制程序、强化结果应用。例如:懿德村不断创新完善村级民主议事协商,形成一项章程,制定四议二公开程序,以三个结合强化民主议事协商机制;红旗村通过三会的形式,推动美丽庭院落实,提升村宅面貌,打造更加温馨、美丽的宜居家园。

三是强化三会实训应用。9月起,我镇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开展一系列三会实训课堂。线上课堂围绕三会流程解析开展,共14个村21人次参加。线下课堂以红旗村书记为实训讲师进行经验分享,以现实案例为基础,通过模拟参与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让村民更好行使自主参与权和决定权。

5.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我镇目前共有1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4个村委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每周提供一次现场法律咨询服务。定期邀请浦东新区讲师团成员或顾问律师开展普法讲座,定期制作各类普法海报、宣传手册、横幅、广告牌等,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结合“6.26”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现场设摊普法活动,与人民群众亲切互动。每个村已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至少有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共14名专职调解员,另有兼职调解员40余名。法治带头人每个村1名,法律明白人每个村3名。每3个村配1名法律顾问,共5名法律顾问,24小时在线提供电话法律咨询服务。天花庵村正在申报民主法治村建设。

6.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工作

全镇现有文体团队355支,其中镇级33支,社区级33支,居村级289支,共计队员人数8578人。音乐类45支、戏剧类34支、舞蹈类56支、体育类179支、手工类13支、其它类28支。每年举办合唱大赛、沪剧巡演、书画展览等主题系列活动,组织优秀团队参加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浦东文化艺术节等重要赛事。

全镇村域内有9处健身苑点、共计96件器材。农村地区体育健身设施新建和更新改造任务完成率100%。每周现场扫码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损坏严重的器材每年安排更新。各村结合自有场地情况,建设了各类体育设施,合计共有体育团队12支,团队人数290人。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8名,其中一级7人、二级3人、三级48人,带领队员参加各类体育比赛。

7.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与镇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在各村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分中心统筹指导各实践站工作。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市、区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操作平台,开展日常维护更新。镇分中心制作《三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操作平台工作手册》,对实践站加强培训指导。各实践站积极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组织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等系列学习活动,并推广学习强国平台,完成各村在职党员全覆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如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比赛;创新开展文明创建,如浦东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迎检工作、清洁家园行动;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如组织志愿者参与核酸筛查等;大力弘扬时代新风,积极宣传核心价值观,开展亲子活动;加强对来沪来村少数民族的排摸和服务,强化民族宗教法制宣传和对非法宗教聚集点的排查和整治。

二、存在问题

三林镇地处浦东新区西南部,西滨黄浦江,内有济阳路、上南路、中环线和外环线等主要道路穿越镇域腹地,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三林镇近几年进入快速城市化进程。金色中环发展带项目、三林楔形绿地项目,外环400米绿化带等一系列市区大型项目加速推进拔点攻坚村的动拆迁工作。大量的流动人员、高频的房屋出租、易发的情绪宣泄和临时性动拆迁设施等给环境整治、村域管理、集体资产增效和人文建设等都加大了难度。三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中村区域管理,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党群共建、行政支持,认真梳理汇总各村重点难点问题,逐一分解责任,推动落实各项工作,努力使三林镇城中村体面退出历史舞台。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落实党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明确党组织书记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责任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民主体、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发动和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参与农村工作。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实现村民自主管理,形成农村综合管理良性机制和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是坚持全面统筹。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农业系统、生态系统、文化系统、治理系统、生活系统。在此过程中,要针对三林镇乡村发展的特点、难点、堵点问题攻坚克难,坚持全面统筹与解决重点问题相结合,稳步推进三林镇农村环境全面提升。

三是强化联勤联动。不断完善镇各级信息平台+行政村+职能部门联动的农村综合管理网格体系,真正实现要素管理、部门协同、条块联动。实现管理信息互通化、数据资源共享化、考核评估一体化,形成协调、高效的乡村振兴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四是提升乡村风貌。多方入手改变农村生活不良习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专题活动等,使村民做到自觉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搭乱建,不随意堆放,维护好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村民内在需求。

五是发挥农民自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农民参与和引导机制,发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三林镇党政办公室                       20221219日印发


网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