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新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SY7842864560202200088 发布机构 川沙新镇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2-08-03


 

 

政府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

—— 2022 728日在川沙新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川沙新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上半年政府工作情况,请予审议。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上半年政府工作情况

上半年,我们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艰苦卓绝的抗击疫情大上海保卫战,在党中央、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在全镇干部的努力下、在兄弟省市的驰援下、在全镇人民的支持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不畏风险,守望相助,积极投身防疫抗疫的战斗中,我们戮力同心,共克时艰,众志成城,共赢胜利,为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了川沙力量。6月以来,全面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各项年度工作逐步平稳推进。

——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坚守和付出,为胜利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倾注心血。

(一)迅速响应搭建机构,汇聚八方力量。 建立疫情防控组织架构, 成立“镇-社区-居村”组织体系。随着疫情发展不断优化完善,形成了镇层面“两个中心”“八个专项组”决策、指挥、协调机制,形成了社区层面包保领导牵头、条块联动、工作专班机制,形成了居村层面核酸采样、转运、保供等工作机制,三个层面组织体系步伐一致,上下协同,高效运转。

(二)坚决落实防疫措施,逐步实现动态清零。 核酸筛查组织有序。 在全镇人民的大力配合下,切实做到“应检尽检”。截至725日,累计完成核酸筛查1441.49万人次,抗原检测1191.13万人次。转运隔离行动迅速。设置确诊、密接、抗原阳、康复等临时中转、隔离、观察平台16个,转运人员8000余车次。重点区域拔点攻坚坚决有力。6个城中村和25个不成套公房小区开展拔点攻坚,因地制宜划小划细网格,针对住房拥挤、厨卫公用等问题,采取抽户、保供、发放便携式马桶、强化消杀等举措,有力遏制了传播风险。社会面管控不漏一户。加强小区、村宅、交通主干道管控,设置主干道检查口8个,次干道管控55条,交警公安特保力量24小时值守。检查宾旅馆、酒店、公寓、民宿、沿街商铺5809家,检查快递骑手、电子通行证21734人次。中药干预助力防疫。对检测异常人员、康复人员、重点区域人员等发放中药77635份。

(三)关心关爱人民群众,畅通民生需求通道 有序发放保供大礼包。 发放礼包12批次1648231份,发放特殊人群关爱礼包1批次3231份。地产农产品直销到居村。 采取“镇域内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托底收购、品牌农业企业及合作社集采集配直供进社区”模式,总计收购本地农产品200多万斤,完成37万余订单,商品总数超166万份,日配送量达34万户 打通就医配药生命通道。设置四条热线电话,每天服务200多人次,16名工作人员、13辆就医配药车、15名司机和204名志愿者组成的医疗保障组24小时不间断服务。协调接送5128例患者外出就医,转运孕产妇、血透、化疗等特殊人群1819人次;为81118名患者代配药,互联网配药分拣配送6645单;落实3449名孤老、独居老人、重度残疾人、困难重大病患等结对关爱。妥善处置12345市民热线。快速反馈、及时处置疫情热线工单15748件,电话咨询6500余件。清废有力消毒闭环。封闭管理期间清运1504车次大筛医废;安排医废暂存点消杀762次;处置沿路沿线医废堆放工单28个。依托3支专业消杀队伍,开展预防性消杀39976次、终末消杀11368次;为每个小区队组配备消杀设备2台,由居委物业落实每天2次预防性消杀。

(四)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手势,常态化疫情防控平稳有序。 建立“防控指挥中心-应急调度中心(应急值守中心)-业务专班”并行的组织体系。 防控指挥中心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应急调度中心设置核酸筛查组、异常信息排查及隔离转运组、综合协调组,建立班子领导参与的“镇-社区-居村”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分管领导牵头业务专班;落实班子领导社区包保制度。熟练运用“预警报告-追踪复核-应急处置”快速处置流程。进一步完善信息实时共享和同步推送机制,尽可能缩短协同处置“时间差”。不断强化“场所码”“数字哨兵”等数字化应用。目前全镇场所码共有1.5万个,每天活跃的场所码约5000个,日扫码量约27万。

(五)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凝聚共克时艰强大力量。 3月初发现第一例本地病例以来,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居村党员干部1700余人奋战在防疫第一线,疫情在哪里,我们的党员干部就在哪里。尤其是社区和居村委的同志们,舍小家为大家,逆行进入小区,在战疫最吃劲的阶段、在抗疫最困难的时候,咬紧牙关、顶着压力、流汗流泪、不辞辛劳、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为实现“清零”的目标忘我工作。封闭管理期间还涌现了18000多名群众志愿者和民兵,1300多持证采样志愿者,承担了大量的服务保障工作。新一届 居村委班子在任职不满一年的情况下,经受住了“战疫”的洗礼,夯实了队伍、团结了群众、凝聚了人心,激发出基层组织磅礴的生命力、执行力、意志力。

—— 重整行装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恢复与重振。

(一)经济复苏只争朝夕。 受疫情影响,今年1-6月完成财政总收入11.53亿元,同比下降31.8%;地方财政收入3.22亿元,同比下降26.5%社会面复工复产应复尽复。 截至725日, 规上工业企业106家,均已复工复产 ;川沙经济园区423家企业全部复工, 员工复岗率98%,企业产能恢复率超98%10家农贸市场全部复市,12家商超楼宇有11家恢复线下营业,32个集中管理的工地项目全部复工。深入开展领导干部“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认真倾听基层呼声,千方百计排忧解难,对企业反应突出的人员流失、供应链不通畅、现金流紧张等共性问题,及时研究和推出针对性举措,帮助企业恢复预期、重建信心。班子领导累计走访税收500万以上重点企业75家,收集企业诉求17项,其中10项已妥善解决,其余加快办理中。政策扶持助企纾困 贯彻落实市、区50条政策, 出台镇级行动方案,全力稳投资、稳消费、稳开竣工,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推动经济恢复重振

(二)全面重启重点建设项目。 做好规划引领工作 。推进新镇总体规划编制,推进经济园区空间打开,推进21号线六陈路车辆段综合开发。 充分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利用。 完成C06-03商品房地块挂牌出让,有序推进E04-09地块、A08A-0110个绿化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推进E02-02C08-01A、六灶05-01社区级公共用地和C06-13福利院项目建设,推进D07A-18E02-11电站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推进营洪路、聚溪路等20条在建或将建道路建设,推进4所在建的配套学校建设。

(三)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落实“三保”工作要求。 持续做好稳岗位、保就业工作,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挖潜扩大岗位供给、提供精准就业帮扶。 深入开展民心实事工程。 推进17个征收安置房建设,完成 C07-15 D07-02地块回搬,积极推进周边市政及电力配套同步建设事宜,持续推进年度实事工程项目。 加速推进旧区改造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以更高标准、更大决心、更多资源,抓紧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和东门街区域旧城改造计划。

(四) 深入践行乡村振兴。 启动 新一轮美丽庭院建设,实施范围涉及31个村、180个队组,总投资2422万元。实施农村杆线序化整治项目,涉及38个村、341个队组、17300个庭院,总投资1112.67万元。完成七灶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申报,对村域内重点农业领军企业“百欧欢”,给予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支持。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紧紧依靠基层、依靠群众,全镇上下砥砺前行、慎始如终,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在此,我谨代表川沙新镇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川沙经济社会发展的干部群众 和各界人士,向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转段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全镇上下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年度重点工作中,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我们要延续和发扬“战役”精神,一如既往地实干为先、抢抓机遇、奋勇而上,努力用实绩兑现承诺!

 

二、关于下半年政府工作安排

下半年要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项重要工作,既要注重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增长目标不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只争朝夕、抢抓进度,又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落实落细各项要求,始终保持“动态清零”状态,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一)扎实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群众生命健康防线。 防控措施要严慎细实。 时刻绷紧防疫这根弦,一丝不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继续实行领导包保制度,继续把守住门、管好人、履好责作为居村一线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点,严格落实小区及各类场所入口扫码验码手势,发挥“场所码”和“数字哨兵”的防护网作用,广泛宣传防疫“三件套”、做好防护“五还要”。 应急处置要争分夺秒。 坚持以快制快、事不过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快速响应、精准处置,科学规范地落实管控、检测、流调、转运、隔离等工作,全力将疫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采样服务要不断完善。 持续优化15分钟核酸采样圈布点、运行,积极推进“进小区、进园区、进楼宇”,切实做好应检尽检。 人口底数要精准排摸。 有效摸清实时人口底数,为疫情防控工作夯实数据基础。 疫苗接种要覆盖更广。 加大宣传力度,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全面完成以老年人为重点的疫苗接种工作。

(二)扎实做好经济运行各项工作,不断强化经济发展驱动力。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全力推动大项目带动园区空间破冰,加大外资项目引进力度。加速推进5个“零增地”项目落地,持续提升园区营商环境硬实力。针对“三高一低”产业,按照“淘汰关闭、整合资源、鼓励创新”的原则逐步转型。 提高招商引资引税有效性。 全面梳理资源底数,千方百计引进符合市区“十四五”产业导向的项目。 盘活二次招商存量资源,打造特色“园中园”。建立川沙招商地图,实现商源、资源、税源信息全覆盖。 真心实意做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打通企业产业命脉,疏通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企业迅速达产增能。协助企业用好政策组合叠加效应,加强银企对接,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落实租金减免方案,帮助园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持续深化“政社合作、园企联动、集成服务”模式,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储备“蓄水池”,解决员工流失问题。 培育乡村特色产业。 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发展,基本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经营。推进精品农业建设,进一步实施“三品战略”,打造品牌效应。探索推进“林长制”工作。以课题调研为抓手,系统性、结构性、持续性地深入开展集体资产管理研究,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三)扎实做好空间布局优化,不断加速城市副中心建设步伐。 加快空间规划落地。 推进新镇总体规划批复,推进郊野单元规划调整, 联合院校启动川沙全域乡村振兴课题研究 启动七灶村村庄设计。 加紧各项年度 建设任务。 抓紧办理协议置换及征收工作手续,推进项目清盘,加快安置房及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力争聚溪路、营洪路等项目年内竣工,新溪北路、宝溪路、吉夏路、秋硕路等项目年内开工,同时推进六灶地区市政电力等配套建设,力争六灶04-01地块、六灶16-01地块年内回搬。推进农村自建房管理及农民集中居住工作。 加强土地出让管理。 加快土地供应步伐, 完成六灶03-04C06-03E02-02C08-01A地块出让,推进完成C05-19商业地块、C05-20商品房地块挂牌出让前期手续。结合环保督查、安全消防、违法用地三年行动计划整治等工作,持续挖掘建设用地减量化潜力,推进年度目标的完成。落实土地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各类土地整治,继续做好耕地保护巡查工作,杜绝农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的现象产生。 加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力度。 重点推进天恩堂改造、龙龙商场、新川路300号招商点项目。推进中市街44号、华夏东路2658号专线停车场等资产收储工作。不断优化完善古镇3A景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景区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扎实做好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巩固中央督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果。 督促居村加强核查,组织力量开展巡查,深入巩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成果,对排查整改的问题实施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中央督办问题点位及信访件无反弹回潮。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环保检查,强化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 按下“五违”整治推进工作“加速键”。 对照23407处拆后地块、172宗“非农化”违法用地、20宗农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回头看”等任务,巩固完善“五违”整治、土地减量联合推进机制,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做到对新增违法用地、违法建筑“零容忍、零发现、零增长”。 重启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清除键”。 全力推进国家卫生镇复评工作,形成明光苑周边、长丰村城丰路沿线环境提升方案。按照新区消杀专班要求,继续做好预防性消杀与高质量终末消杀。加大居民区、农村地区的装修垃圾和大件垃圾管理力度,加强垃圾分类检查频度,落实沿街店铺生活垃圾清运和建筑垃圾上门预约清运工作。 揿下河长制工作“提升键”。 坚持开展河长制“巡、盯、监、管”多事, 全面完成河长日常巡河工作,压实各级河长治水管水自觉性,全力提升河长履职尽责能力。有序推进清洁小流域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完成清船、清网、清废、清螺等“四清”工作,创建“无监管类问题河道”,全面恢复河道水清岸洁的环境面貌。 开启城市运行管理“智能键”。 进一步提升“一网统管”能力,不断提高工单派遣、处置、催办力度。加快视频监控二期和电子屏建设,做好下立交视频监控和积水点监测建设。加快“智慧街区”全覆盖建设和使用,上线人房地智慧管理系统,全力推进“智慧安监”系统信息动态维护,以智能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扎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全力保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全面推进各项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坚持预防为先,加强生产、消防、食品、防汛防台各领域安全监管和整治,滚动排查、动态清除各类风险隐患。 加强农村自建房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加强重点行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开展各类场所消防安全治理, 加强工伤事故多发企业的重点监管,落实“双随机”抽查工作制度。 全力筑牢社会面治安防线。 围绕建成“全上海最安全、群众最满意地区”的最高目标,努力实现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报警类警情持续下降、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案件的目标。 开展反邪教“三巡”等专项宣传活动。 全心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压实主体责任,推进信访矛盾的化解,认真做好辖区内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确保不发生越级上访现象。提升基层自我调解能力,全力打通联系信访群众“最后一公里”,从源头上妥善处置信访矛盾,确保为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氛围。

(六)扎实做好基础民生工作,全力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持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 加快 船民新村拆除重建、东门街区域旧城改造 、雨污混接改造、乡村公路维修、小区综合整新等项目建设;完成电梯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安装年度任务。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不断优化提升“15分钟服务圈”建设,力争形成“一点一特色”。在居村“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基础上,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将最基本、最常用、最突出的服务项目再向下延伸到队组(楼组)服务点。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 把稳就业作为服务民生重中之重,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活动,积极开展就业岗位推荐,持续加大青年就业帮扶力度,开展“青训中心+就业见习”项目,推动青年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全力做好城乡居保扩覆纳保工作,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力争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统筹好社会救助资源,做好各类生活困难群众的帮困救助。继续做好八一慰问部队、秋季征兵、兵役执法检查、民兵规范化建设和整组工作。 深化社区自治共治。 进一步夯实居村组织基础,继续推进社区云、“家门口”平台规范化运作。持续推进《居民公约》《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修订。搭建群众议事平台,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把疫情期间涌现出的志愿者、“团长”、领头羊、民意代表,牢牢凝聚在居村委周围,使之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好帮手。

(七)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入开展“三型”政府建设。 着力深化政府自身改革。 持续深化多表合一,优化工作流程,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 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解决基层治理问题, 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老百姓干实事、解难事。 坚持优化内部管理机制。 不断完善工作体系,梳理工作流程,推进建章立制,全面做好政府基础管理工作。 自觉接受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继续深化基层法律服务网络。 持续强化审计廉洁监督。 深化“四责协同”机制,确保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全覆盖、高质量完成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继续做好镇财力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全覆盖审计,开展专项审计,分类推进整改落实,有效推进审计成果转化利用。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贯彻落实好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区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永葆对党的赤胆忠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对事业发展的进取之心,抢抓下半年发展时间,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年度目标任务。撸起袖子加油干,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抓好川沙新镇的高质量发展,为浦东引领区建设贡献川沙力量和智慧,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名 词 解 释

1 、“两个中心”: 指挥调度中心。 负责统一指挥、调度、研判全镇防疫工作,统筹协调全镇各类资源,根据上级工作任务及时下达工作指令,做好工作研判,明确工作措施和手势,协调、指挥、督办全镇防疫工作按照要求严格落实。 信息数据中心。 负责全镇各类防疫信息和数据的汇总分析,统筹开展涉疫人员行动轨迹、关联性核查等工作,并提出处置意见。

2 、“八个专项组”: 转运工作组、综合协调组、行业防疫组、封控管理组、新闻宣传组、保供保障组、人员调配组、督导检查组。

3 、防疫“三件套”: 在做好“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的 “防疫三件套”基础上,提倡落实“定期测核酸、主动扫场所码、尽早接种疫苗”的“新防疫三件套”。

4 、防护“五还要”: 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5 15分钟核酸采样圈: 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有利于老百姓就近就便进行核酸检测,有利于感染的早发现,进一步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

6 、“零增地”: 支持企业在合法取得的土地上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方式开展技术改造。

7 、“三高一低”: 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

8 、“三品战略”: 品种、品质、品牌是农业生产发展的生命线,为支持和鼓励我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优良品种,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农产品品质,通过宣传、参展等各种手段建立和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激发川沙新镇农业发展新动能,提高我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

9 、“一网统管”: 用实时在线数据和各类智能方法,及时、精准地发现问题、对接需求、研判形势、预防风险,在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成本,解决最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应,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

10 、“智慧街区”: 川沙智慧街区,该应用场景主要服务于沿街商户,商户通过智慧街区平台实现店招店牌、店铺装修、洗车、小型活动等网上申报备案,防疫的自主管理,与执法管理部门的实时互动,接收执法管理部门推送的行业政策要求,城管课堂的学习材料。每家商户安装有电子身份标签的智慧街区门牌。执法管理人员、商户、市民可以通过扫描商户智慧街区门牌进行相应的操作,通过商户星级评定机制,建立政府监管、商户互动、社会监督三位一体智慧管理体系。

11 、“15分钟服务圈”: 以社区为单位,以居村委为起点,按照城市化地区、城镇化拓展区、远郊地区的人口密度分类,在15分钟慢行可达范围内,配置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五个社会事业领域的21项设施。

12 、“三重一大”: 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13 、“四责协同”: 四责协同机制以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合力为目标,把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横向协同协作与纵向压力传导结合起来,推动知责明责、履责督责、考责问责等各个环节形成闭合,构建形成主体明晰、有机协同、层层传导、问责有力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机制。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