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103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 SY-310115-2025-01994 |
文件编号 | 浦农业农村委〔2025〕120号 |
发布机构 | 农业农村委(乡村振兴局、集资委)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5-05-09 |
浦东新区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第103号)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夯实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基础
浦东新区聚焦数字化转型新要求、打造具有浦东特色的“数字农业”新格局,将数字理念、数字思维渗透到农业生产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全区年度《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汇总全区各领域的重点工作任务,统筹协调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制订《浦东新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若干规定》,依托场景建设,促进公共数据赋能各产业的数字化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数商生态,培育一批龙头数商,依托场景建设,支持数商向农业、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
按照《浦东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全面实施“高科技数字农业支撑行动”。推进高质量农业生产、销售、监管全方位数字技术应用,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产销对接智能化、农业监管智慧化。“十四五”期间,打造数字农业示范基地20个左右,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12个,总面积超过1万亩。在全区推广2万亩的“智慧稻田”建设。到2025年,规模农业生产主体全面实现生产质量可追溯,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覆盖率达到100%。
浦东新区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国兴农打造苗床绿叶菜智能化生产应用场景多个版本,设备国产化且系统集成创新,种植效率提升25倍;在南汇新成镇建设3800亩天空地一体化水稻无人农场及;孙桥溢佳130亩数字化蔬果基地,运用多种新型农业机器人,发挥示范作用。清美集团不断升级农业数字化生产,在惠南桥北基地搭建智能化管控的苗床绿叶菜3.0场景,实现生产过程全程数字化,用工与传统相种植相比减少87%,绿叶菜产量由原3~5茬上升到12~15茬。祥欣公司借助数字化监测推进种公猪站改造,在全国布局多家扩繁场与种公猪站,其种猪基因广泛应用,浦东数字农业示范效应正加速向全国辐射。
二、全力推进农村智慧物流标准化与平台建设
建立农村物流标准化产业体系,在三农产品包装方面,根据浦东特色农产品特性,设计制作统一包装材料与包装规格,更多考虑农产品在物流运输中的需求,改良设计和材质,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农产品的品质不受影响;在运输和装卸搬运方面环节,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输车辆的车型、载重标准以及运输温度控制等参数,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产品采用适宜的运输方式,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与规范,提高装卸搬运效率,减少农产品损耗。通过这些措施,实现物流流程中实体与信息的统一,提升农村物流整体效率。
依托全市农业农村“一图、一库、一网”建设,通过市级“神农口袋”系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农产品全程追溯上,建设农业生产全过程追溯信息和农产品安全应用场景,实现农产品合格证开具、行业信用评估、行业风险评估的联动,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农产品二维码双重追溯。在每一箱浦东品牌瓜果包装盒上,都有一张二维码贴纸,消费者只需扫一扫,就可以看到这箱瓜果从种植,到施肥用药,再到采收销售的全过程,为浦东品牌瓜果品质保证背书。除了针对品牌瓜果的追溯“二维码”,还为完成农业生产直报、符合生产安全的农业生产主体开通自动生成和打印附有产品二维码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张贴在产品外包装上,成为上市农产品的“身份证”、生产者的“承诺书”、质量安全的“新名片”。未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供需信息收集的广度与深度,通过与各大电商平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时获取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另一方面,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农产品生产、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和管理,通过数字赋能,进一步打通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渠道。
三、大力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加强数字农业人才培养,出台《浦东新区关于促进现代农业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浦东农业人才8条”,并纳入浦东新区“1+1+N”人才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打造与引领区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同时聚焦科技农业、种源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等重点领域遴选农业“头雁”培育对象,认真落实“一人一策”方案,实施“头雁”精准培育,明确为“头雁”提供一次性10万元的创业补贴。推进绿色农业生产、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农业金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政策向“头雁”倾斜,壮大“头雁”所在经营主体的发展能力。开展农业数字化技能线上线下培训,加强培训需求调研,积极适应数字农业发展趋势和要求,加强农民培训数字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推进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发挥教授工作室、智慧农业实训基地等平台在创新攻关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打造一支高层次乡村数字人才队伍。我们将继续丰富培训形式,增加培训频次,扩大培训覆盖面,确保更多农人能够熟练掌握智能装备的使用方法。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