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桥镇2022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祝桥镇 |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2-09-27 |
祝桥镇2022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
——在浦东新区祝桥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2022年9月27日)
郑晓兴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祝桥镇人民政府,就2022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经济社会工作安排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2年上半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3月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团结和依靠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经受了空前严峻复杂的疫情考验,实现了社会面持续稳定清零。6月以来,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五个祝桥”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胜利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倾尽全力
迅速建立防疫指挥体系。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双指挥,“镇—社区—村居—楼(队)组”四级疫情防控网络迅速发挥作用。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居党员干部1600余人坚持连续奋战,为实现清零目标忘我工作,经受住了极限条件下的考验。9000余名群众志愿者、1200余名持证采样志愿者发挥主力军作用,并肩奋斗在防疫一线。
严格落实各项防疫举措。坚定“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不松劲。坚持核酸检测金标准,全力组织发动,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持“四应四尽”总要求,全力以赴挖掘潜能、扩充资源,迅速征集8个隔离点、筹措568间隔离房源,改造6个学校作为临时中转平台,全力以赴提高转运速度和周转效率,按照时间节点100%完成各类人员转移、接送工作。坚持重点领域拔点攻坚,有力推动建筑工地、老旧小区、养老机构等全面实现清零。严格落实社区管控,动态实施“三区”划分,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全面加强环境消杀。强化重点行业防控,深入开展清源行动。强化中医药干预,发放中医药31.4万份。
畅通民生需求供应通道。封控管理期间,做好11万户村居民、3万余散居人员的基本保供,第一时间启动菜篮子、米袋子保供工作,组织志愿者累计配送2.1万户,蔬菜2.1万份,大米3434份。累计发放十轮保供礼包、一轮防疫服务包,共计156.3万份。畅通就医配药生命通道,累计转运就医2800余人次、配药7.6万份。
有序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6月以来,疫情防控从应急管控向常态化防控阶段过渡。有效打造“15分钟核酸服务圈”,共设置151个常态化采样点,累计采集35余万管,260万人次,追踪“应检未检”人员4.1万人。中高风险地区来沪人员累计排查2.6万人次。引导群众自觉遵守防疫规定,无疫小区创建率达100%。配合做好全镇25家“两集中”居住点和2家“黄码”酒店管理。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累计接种1.3万剂次。
(二)克服冲击、助企惠企,经济运行稳步复苏
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受疫情影响,各项指标较往年呈现较大幅度下降。上半年,完成三业总收入520.8亿元。其中,二产99.5亿元,三产419.7亿元。完成税收收入12.8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3亿元。完成全口径规上工业产值76.5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完成内资注册139家,注册资本5.4亿元。完成合同外资1亿美元。万元产值能耗同比增长7%,能源消费总量下降1.1万吨标准煤。
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封控管理期间,组织1.5万余名企业员工开展核酸、抗原检测,指导企业做好封闭管理和员工健康监测。为上飞、赫比、森松、上汽、特斯拉等大型生产企业以及日上、历峰商业、均辉法拉瑞物流、资生堂等外资外贸企业打通复工产业链。设立复工专线,24小时受理企业复工复产、物资保障等事宜。指导企业制定“一企一方案”,解决员工集中居住管理难题,帮助大型企业参照“两集中”模式进行管理。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落实各项惠企政策,财政扶持企业458户,扶持资金1.6亿元。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推动特殊人才引进和人才租房补贴政策。梳理助企纾困政策,做好宣传推介,确保企业应享尽享。结合“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及镇特色“三送”活动,全力做好企业安商稳商工作,累计走访企业375户,解决问题诉求46个。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一批先进制造、高端物流项目基本达成投资意向。开展共建联合招商,全员招商成效初显。
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及时确保春耕人员复工和机械准备,完成粮食(水稻)种植面积2万亩、蔬菜种植1.2万亩。上半年完成农业生产总值1.6亿元,同比增长11.8%。持续优化财政扶持政策,落实区涉农补贴资金8000万元。完成土地流转2.4万亩,流转率达91.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农田水利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灌区总面积达1.8万亩。精品花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基本完工。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加大统筹力度,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完成村级综合帮扶项目。收购保障性住房商业配套用房3.9万平方米,其中3号、5号地块商铺面向社会公开招租。完善集体土地、房屋租赁使用管理平台及数据库建设,提高集体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理顺集体经济组织关系,做好104家集体企业清理工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建立良好环境。
(三)高位推进、持续发力,城镇面貌持续改善
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持续推进镇总规落地实施,积极配合启动铁路上海东站及核心区城市规划设计国际招标工作,积极参与浦东新区综合交通枢纽专项规划。继续配合做好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机场南侧区域单元规划。积极推进产业规划编制,聚力形成“2+2+4”产业体系。谋划推进临港产业园北区实施路径,做优做强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工业城及01-02单元控规。有序推进花卉奥特莱斯专项规划编制。
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全力配合做好国家、市级重大工程相关保障工作,做好机场联络线、南汇支线等铁路上海东站配套线性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机场联络线亭东河河道新建工程及川南奉公路、祝桥社区2-5地块、江镇社区B地块等保障房地块前期工作。完成13个项目的动迁任务,涉及居民401产、企业51产。第九人民医院祝桥院区、祝桥养护院、海天名筑商品房建设全面复工,D2-5地块完成土地出让前期工作,海天幼儿园顺利开工,中兴路竣工。完成商飞生活配套区商品房H-9地块03单元成片开发方案编制。
深化生态环境建设。确保新增违建零增长,整治销项存量违法建筑1.2万平方米,完成各类违法用地整治370余宗。完成东海区域土地复垦280余亩,完成机场北噪音区1120亩专项土地管理整治,启动全镇土地使用情况全面排查、整治、规范工作。做好中央环保督察清理整治长效管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突出问题“举一反三”工作。全面完成新区下达垃圾分类指标,实施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垃圾逐户上门收运,上半年共收运29.3万户,处置垃圾2498吨。梳理绿化道路养护清单,新增养护道路27.5万平方米,绿化26.3万平方米。
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完成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及新营村市级美丽乡村创建方案。加强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25个村完成区级年度考核工作。深化水环境治理,75个镇管河道断面水质年均值达标。全面推进浦东运河(祝桥段)水环境治理,启动2022年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加大河湖监管力度,促进各级河长履职尽责,营造治河护河良好氛围。启动机场联络线影响农村污水设施搬迁。开展“十四五”规划造林工作,全面恢复养护作业,进一步建立健全林长制工作机制。
(四)利民为本、兜牢底线,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有力推进实事项目。海天幼儿园、江镇社区E4-2地块绿地工程进入施工阶段。森塘路东段、浦红路、千汇路、卫亭路大中修项目竣工。思凡花苑四个小区墙面及相关设施改造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智慧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海霞佳苑及祝安苑住宅外墙外保温维修工程。加快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13台电梯完成规划公示,8台开工建设,2台完成协议签约。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家门口”服务体系功能不断深化拓展,村居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积极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努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拓展“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村居医疗服务全覆盖。扎实推进博爱家园示范点建设,699名红十字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累计服务时长30.3万小时。积极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全力投入浦东新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区暨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创建工作。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上半年,累计规范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综合帮扶救助等资金986.9万元,城乡居保累计发放9268万元。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加大就业创业服务,新增就业岗位2670个,成功扶持创业32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有序恢复窗口服务,实现综合窗口100%单窗通办。累计受理各类事项4.3万件,平均日受理量238件。
(五)坚持创新、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更加高效
基层治理优化提升。东海社区“铁三角”纳入新区村级民主议事协商示范点。完成卫亭、祝祥苑和江凌苑3个新建居委的选举工作。做好2000户以上较大规模居委的信息梳理,为划小基层管理和服务单元提供基础。开展空壳村排摸工作,制定撤制村组三年行动计划。依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立“社工综合服务站”,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能力。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继续完善和深化健康阵地建设。
城市管理不断优化。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探索打造智能化平台。强化科技赋能,开展涵盖街面、重要道路、封控卡口、核酸采样点、村级道路等重点部位的视频轮巡工作。进一步提升工单办理质量,上半年受理各类工单1.9万件,其中“12345”市民热线7450件,按期完成率96%,先行联系率95.6%,实际解决率90.6%。政务微信网格类工单1.1万件,结案率97.4%。加强防汛防台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抢险队伍建设,落实防汛防台抢险物资储备。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贯彻落实治安顽症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全镇治安秩序持续向好,上半年接“110”警务类警情9750起,其中报警类警情1546起,同比下降19.6%。健全信访调处联席会议制度,扎实开展“三不”工作,上半年市区镇个访、集访同比大幅度下降。发挥机场二期矛盾化解工作专班作用,促进积案矛盾有效缓解和化解。完成春节、全国“两会”等重要节点稳控工作。
(六)执政为民、尽职尽责,自身建设扎实推进
坚持依法行政。推进城市管理非现场执法和现场线上执法检查,克服疫情影响完成各类执法任务。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出具法制审核意见94份。高质高效推动政务公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21件,处理率100%,依法主动公开公文20件,法定公文公开率达100%。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完成2021年度预算资金项目绩效目标、绩效自评价全覆盖,开展27个项目的预算项目绩效评审,涉及资金4.9亿元。
提高理政效能。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更好发挥各部门统筹协调和服务指导作用。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上半年以镇党委、政府名义发文共95件,同比下降26.4%。严格按照上海市政府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要求,按需实施采购计划。严格规范督查督办工作流程,积极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强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落细“四责协同”机制向基层延伸。认真履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落实推进政治监督项目具体化。加强对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察和审计,上半年启动财务收支及专项审计项目9个,工程建设项目审价审计175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规范“三公”经费预算支出管理。进一步完善村级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村级组织财务管理。
各位代表、同志们,3月以来,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击申城,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实于具体行动,迅即投入到与病毒搏斗、与时间赛跑的抗疫斗争中。医务疾控人员逆行出征、舍身忘我,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舍小家顾大家,全体居民识大体顾大局、密切配合,全镇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汇聚了同心抗疫的磅礴力量,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这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全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成果。在这里,我谨代表祝桥镇人民政府,向勇敢应战、不眠不休的一线医务疾控人员、基层干部和基层工作者、公安民警、下沉干部和广大志愿者,向理解包容、倾力支持的全体居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任务艰巨;航空产业经济有待恢复,民生领域重点支出仍需全力保障;要继续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此外,新形势下的城市运行保障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土地长效管理等各项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对此,我们要想尽办法,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下半年经济社会工作安排
做好下半年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五届区委二次全会重要精神,充分发挥国家战略聚集祝桥的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在镇党委的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目标不变,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勇当浦东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开路先锋,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下半年,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毫不放松,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全力压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平战结合,指挥应急体系始终处于激活状态,确保扁平化应急指挥机制高效运转。继续实行领导包保制度,深入开展“防疫情”大排查。继续严格防控管理,应急处置以快制快,强化政府应急保障各项工作。加强疫情中高风险区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强化机场地区对接联动,规范开展集中居住点管理工作。继续发挥“场所码”和“数字哨兵”的防护网作用。
持续提升核酸筛查检测效能。进一步强化全流程管理,按照工作指引要求,统筹做好“采、送、检、报”各环节衔接,严格落实“126”时限要求。进一步优化服务,加强采样点位安全排查。对居民投诉较多的点位开展巡查,督促整改、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督促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实施采样工作。
继续巩固无疫社区创建成效。做好疫苗接种知识和政策的宣传,加强宣传舆论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增强群众接种意愿。优化完善服务,通过养老机构、重点村居上门服务、专车接送等方式,提高服务可及性和便捷性。深入营造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康环境,加强督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真正举一反三、排除隐患。积极动员社会参与,广泛宣传防疫“三件套”“五还要”,推动市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二)坚定信心,全面加速经济恢复重振
大力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空港、铁路上海东站、大飞机、新片区等功能要素齐全的优势,做强以临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落实抓龙头发展、抓问题解决、抓经济短板、抓新企业纳统等工作,推动经济复苏。依托龙头产业,积极争取更多大飞机配套及航空产业项目落户祝桥。把握南北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机遇,引导优质企业提前落税。继续做好总部企业、龙头企业等优质项目储备工作。积极推动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为主的“美丽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研究提升特色消费、高品质消费。
着力培育经济发展动能。完成产业规划编制,推动临港产业园北区产业社区认定、产业布局等工作,承接优质企业梯度转移。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推进零增地改扩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腾笼换鸟力度,推进企业扩大投资、转型升级,培育和支持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铺开产业招商,突出大项目招商,吸引优质企业、项目战略合作和投资。持续推进全员招商,精准开展招商考察和推介。着力抓好工业节能降碳,推进能源审计、节能改造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
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发挥企业服务专员作用,主动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尽最大努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对照市、区纾困政策,千方百计指导帮助受困企业申请各类助企政策落地。结合“十四五”财政扶持政策,分析梳理规模纳税企业诉求,制定一企一策,稳定基础税源不流失。探索以“锁定存量,增量部分一事一议”的方式加大优质企业激励力度。继续加强铁路上海东站企业动迁服务工作,努力争取税收留驻。
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参与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加快提升集体经济转型发展能级。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商业综合体开发收购,完成3号、5号地块商铺对外招租工作。开展2022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减免租金工作,减少市场主体经济负担。加强土地日常监督管理,制定土地综合管理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土地巡察检查常态长效闭环机制。
(三)全力推进,不断提升城镇建设品质
继续坚持规划引领发展。积极适应枢纽地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等新的发展要求,顺应形势、与时俱进,继续配合做好铁路上海东站城市设计和控规编制。加快推进临港产业园区北区控规编制。启动“航空城”城市规划研究,加快工业城及01-02单元控规调整,启动江镇社区规划调整研究。完成星火村乡村振兴郊野单元调整规划方案编制。持续推进临空花卉小镇控详规划落地。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浦东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力配合市、区以及东方枢纽公司启动铁路上海东站G1503以西1.32平方公里土地收储。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继续配合推进机场联络线、南汇支线、川南奉公路等项目推进。完成机场联络线亭东河河道新建工程。配合做好祝桥社区2-5地块、江镇社区B地块、E1-1安置房地块出让工作,D2-5地块完成出让,H-9地块完成土地出让前期工作。继续保障推进第九人民医院祝桥院区、祝桥养护院以及海天名筑商品房等项目建设。配合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建设,启动捷运车辆基地工程、二级排水工程、T3航站楼S32公路立交改建工程及东航南工作区生产辅助区等项目土地储备前期工作。加快完成中兴路建设,有序推进千慧幼儿园、江环路、E4-2绿地、2-8-5绿地项目建设。
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开展新一轮“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朝阳区域固废法问题点位周边环境综合修复工作,持续推进全镇土地排摸规范整治工作,深入推进违法用地三年行动计划整治工作。全力做好上海市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继续加强镇管河道断面养护,保障水质稳定。完成中小河道疏浚、浦东运河(祝桥段)综合整治等项目。启动新一轮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工程。推进“垃圾分类稳定达标小区”创建,加强对大件垃圾、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的监督和管理。加强薄弱区域整治,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市容保障工作。
扎实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研究,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启动新一轮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全力推进新营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加快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落实2375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有序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美丽庭院建设和杆线序化整治工作。继续落实公益林建设、加强市场化养护工作,进一步完善林长制工作。抓好“夏淡”“冬淡”绿叶菜生产,保障蔬菜稳定供应。
(四)用心用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加快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依托产业及区位优势资源,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快恢复重点人群就业服务,完成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731个。全力做好应届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就业服务,支持用人单位稳定就业岗位。落实好各类社会保障政策,依法依规做好征地安置、撤制村队集体资产处置工作。扎实推进“一网通办”,全力提升窗口受理服务水平,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市级评估力争达到5A标准。建设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救助动态化管理水平。
努力办实办好民生实事。市民中心力争年底竣工,完成市民中心周边百熙路、凉亭路道路绿化环境提升项目。海天幼儿园、江镇社区E4-2地块绿地工程、思凡花苑四个小区墙面及相关设施改造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海霞佳苑、祝安苑住宅外墙外保温维修、智慧公安基础设施及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项目建设。新建路、新东路农村公路大中修,海天湖公园设施修缮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年内完成10台电梯加装、25台电梯加装意愿征询。
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继续实施“优医优教”工程。完成施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盐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投入运营。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优待证申领及发放工作。力争成功创建中国红十字城市社区“博爱家园”示范点。继续做好“美丽家园”建设,继续推行“放心食堂”“明厨亮灶”等工程建设,巩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
(五)坚持创新,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促进基层治理优化提升。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继续探索“铁三角”民主议事会等基层创新治理模式,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社区自治共治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完善镇管社区工作机制,加大为社区赋能增效力度。按照“一居一策”原则,完成基层管理和服务单元划小工作。进一步补齐镇、社区、村居三级服务设施,全力打造15分钟服务圈。充分依托“社区云”“智治通”平台,提高公共应急信息化水平。继续推进住宅小区停车管理、社会组织培育、自治家园、“自治金”等工作。
保障城镇运行平稳有序。紧盯数字赋能,有序推进“一网统管”智能平台建设。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推进工地管理应用场景开发,努力实现工地全智能化管理。持续深化镇、社区、村居三级联勤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推进执法事项全覆盖。坚持预防为先,突出源头防范,更大力度压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责任。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应急服务站“八有”标准化建设。强化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祝桥建设,努力争创“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深化落实社会治安顽疾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信访矛盾化解缓解,做好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积极防范重大信访稳定风险。全力以赴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做好第五届进博会等重要节点的稳控工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六)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着力树牢法治思维。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法律和人大监督,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善于在监督中履职尽责。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法律顾问参与合同合法性审核制度。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着力强化担当作为。始终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全部精力用在狠抓落实上,更好运用系统思维、改革思维、创新思维破解难点问题。加强服务管理,持续推进规划、建设、环保等业务审批改革举措,进一步提高惠企便民服务效率和水平。坚持政府工作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完善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强化问责追责机制,事不避难、一抓到底。
着力推进廉洁从政。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细化深化“四责协同”机制,认真履行政府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强化监察审计工作联动,严格规范招投标管理和政府采购行为。严格“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始终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厉行节约,深化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严格控制政府机关运行成本。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同志们,汇力磅礴,方得勇进。下半年,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使命,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抓时间、抢进度,全力以赴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浦东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新局面、凸显“王牌”作用做出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 动态清零:动态清零是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方针,指在现在的情况下,当出现本土病例的时候,中国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的一种集成,来快速扑灭疫情。
2. 五个祝桥:枢纽祝桥、航空祝桥、活力祝桥、美丽祝桥、宜居祝桥。
3. “四应四尽”: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4. “三区”(疫情防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5. “两集中”:相关工作区域集中、相关作业人员居住集中。
6. “2+2+4”:“2”指航空产业,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群,“2”指科技研发,商贸物流两大服务业态,“4”指免税经济、数字经济、医美经济、花卉经济四大特色新经济。
7. 海天幼儿园:G-5地块幼儿园暂定名称。
8.“一岗双责”:指既要抓好分管的业务工作,又要以同等的注意力抓好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
9.“四责协同”:指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以及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责任。
10. “126”时限要求:每隔1小时收集、运送一批次样本,运送车辆2小时内将样本送达检测机构,每批次样本6小时内在实验室完成检测。
11. 千慧幼儿园:3号地块幼儿园暂定名称。
12. 一网通办:指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规范网上办事标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搭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总门户、整合政府服务数据资源、完善配套制度等措施,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只登陆一次即可全网通办。
13. 一网统管:指用实时在线数据和各类智能方法,及时、精准地发现问题、对接需求、研判形势、预防风险,在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成本,解决最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应,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
14. “八有”:有人员、有制度、有场所、有平台、有清单、有风险图、有防灾卡、有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