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川沙新镇2023-2025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SY-310115-2023-03776
文件编号 浦川新府〔2023〕134号
发布机构 川沙新镇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3-06-20

 

 

浦川新府〔2023〕134号

 

 

关于印发《川沙新镇2023-2025年社区养老

服务设施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办,各社区、居村:

根据《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关于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着力优化大城养老浦东样板的行动方案(2023-2025)》等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结合川沙新镇工作实际,为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现将《川沙新镇2023-2025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川沙新镇2023-2025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方案

 

 

                                                                                                          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人民政府

2023年5月31日

 

川沙新镇2023-2025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关于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着力优化大城养老浦东样板的行动方案(2023-2025)》等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新区及各街镇“到2025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不低于常住人口每千人50平方米,2035年不低于每千人60平方米”。按照这一工作任务,为有序推进2023-2025年川沙新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中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以人为本、广泛普惠,兜好底线、扩大供给。到2025年完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补缺任务,设施总面积达到17000平方米,不断优化总体布局,为2035年达成“每千人60平方米”的目标任务夯实基础。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提升发展质量,努力满足老年人对新时代养老服务多层次多元化需求。

二、组织领导

成立川沙新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沈  敏 川沙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邹巾文 川沙新镇副镇长

成员单位:川沙新镇党政办、社建办、规建办,各社区、居村。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社建办,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川沙新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等工作,由社建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主要任务

(一)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1、现状

目前我镇建有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个(分别位于城南、城厢社区),根据“每个基本管理单元应设置一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的指标任务,华夏、黄楼、六团、六灶等4个社区缺配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2、建设要求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应设置以下为老服务功能:区域性综合为老服务平台、日间照护中心、长者食堂、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有条件的可以设置长者照护之家。同时辅以社区健康服务、家庭支持服务、辅具租赁、公益服务等功能。(以上功能设置所需面积为2000-3000平方米)。

3、工作措施与时间安排

会同各社区、规建办、党政办、资产管理部门盘点配套设施与存量资源,着力推进缺配社区(六灶、黄楼、六团、华夏)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选址工作。加快推进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嵌入托养、助餐、康复等多种功能,力争在2023年内完成4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选址,启动前期工作流程,2025年前完成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缺配建设,全面提升川沙新镇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1、现状

目前我镇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下简称“日托”)3个。其中,浦川日托、城厢日托分别依托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城厢分中心设置,妙川日托设于城南社区中心。根据“15分钟服务圈提质增效任务清单”和新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要求,在城厢、六灶、六团社区分别缺配1个独立日托,需按照每处不少于20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日间照护设施。

2、建设要求

日托一般按照1.5—2万人口设置1处,服务半径以1000米左右为宜。单独设置的日间照护设施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200平方米。共享场地综合设置的日间照护设施应当确保功能区域完整,有独立的休息服务区域,总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400平方米。也可依托家门口服务点、老年活动室等设置嵌入型的微型照料中心。

3、工作措施与时间安排

(1)加快推进城厢社区城西日托建设。社建办会同规建办、城厢社区经调研走访、深入排摸,结合布点要求、百姓需求,拟在川沙新镇城西居委会一楼老年活动用房设置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启动立项流程,力争2023年内完成建设工作,2024年投入运营。

(2)总结城西日托选址经验,继续会同规建办、六灶社区、六团社区盘点存量资源,加大协调力度,尽快推进缺配日托建设任务。力争在2023年内完成4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选址,启动前期工作流程,2025年前完成缺配日托建设。

(三)为老助餐服务场所

1、现状

目前我镇建有长者食堂1个(供餐能力600客),23个为老助餐服务点(其中大部分服务点仅挂牌,没有实体建设)。位于城南社区中心。按照“供餐能力达到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5%”的任务目标,经测算我镇需达到1883客。

2、建设要求

为老助餐服务场所供客能力要达到辖区65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5%,每个街镇需建设1-2个供餐能力在150客以上的社区长者食堂;有需求、有条件的居村、小区老年助餐点(含微型助餐点)覆盖率力争达到100%。

3、工作措施与时间安排

(1)结合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建设,合理布局,嵌入设置社区级长者食堂。

(2)根据市区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慈善公益项目,引入社会餐饮企业参与为老助餐服务,提高供餐能力。

(3)结合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建设,分批推进,力争2025年实现居村“微助餐”全覆盖。

(四)长者照护之家

1、现状

“长者照护之家”,是一种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失能、认知障碍、术后康复等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阶段性托养服务。目前,我镇还未设置长者照护之家。

2、建设要求

中心城区和城镇化地区的每个街镇至少建设1家,有条件的街镇可增加布点,满足老年人就近托养需求,方便亲属照护和探视。床位规模10—49张,总建筑面积最低在300平方米左右(其中,老年人居室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2/3),床均建筑面积不低于18平方米,居室单床使用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

3、工作措施与时间安排

结合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建设,嵌入式设置长者照护之家,满足社区养老多样化需求,力争2025年前完成1家长者照护之家建设。

(五)家门口养老服务站

1、现状

“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是指设置在居村层面,围绕老年人生活照料、社会交往、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基本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微服务”功能,满足老年人家门口养老服务需求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目前,我镇还未设置家门口养老服务站。

2、建设要求

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建筑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以上,用于日间照料和助餐服务的场地建筑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服务功能辐射多个居民区或功能较多的站点,应适当增加建筑面积。“微日托”“微助餐”为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基本服务内容,可结合实际需求,叠加“微健康”“微顾问”“微助浴”“微展厅”“微社交”等拓展服务。

“微日托”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应配有相对独立的休息空间,不少于5个托位,每个托位平均使用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以日常看护为主,有照护能力的可提供专业照护型日托服务(提供专业型服务的需配备具有资质的养老护理员)。

“微助餐”提供助餐服务申请、站点就餐和送餐上门等服务。站点就餐座位不少于5个,餐食提供方应为社区长者食堂或街镇认可的社会餐饮力量。

3、工作措施与时间安排

(1)根据新区相关工作要求,制定完善川沙新镇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建设方案(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到2025年底,实现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居村全覆盖。

(2)会同各社区选取积极性高、硬件条件佳的居村,开展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2023年,完成12个(每个社区2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建设。

(3)试点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广纳民意、汇聚民智,探索开展“参与式社区养老规划”,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的精准性和便利度,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并及时总结完善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做法、优秀案例,汇编成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建设机制。

(4)通过2024-2025年两年时间,推进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建设工作,优化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居村全覆盖。

(六)睦邻点

1、现状

睦邻点建设是老年宜居社区、构建养老服务非正式照料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满足社区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营造邻里互助、结对帮扶的社会氛围,是符合实际的社区养老模式。目前我镇共有建成的睦邻点58家(其中市级47家、区级2家、镇级9家)。

2、建设要求

睦邻点根据因地制宜、自愿自治的原则,设置于村居(或物业)闲置场所的一般不低于40,宅基示范睦邻点不低于20,场所外设有明显的睦邻点标识,环境整洁舒适,有相对独立活动空间,设有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并配备桌椅和开展文娱活动等的必要器具,有条件的点位设置“微日托”、“微助餐”等拓展服务。

3、工作措施与时间安排

(1)坚持 “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原则,加强与社区、村居委的联系沟通,加快推进标准化睦邻点建设工作。

(2)2023年全镇拟新建睦邻点5家,等级提升10家;在条件成熟、积极性高的村居试点开展睦邻点队组全覆盖建设。

(3)2025年前拟在全镇扩展到70个睦邻点点位,不断提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深化农村互助式养老新模式。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强化统筹协调

健全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建设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各相关单位、社区、居村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紧密协作,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细化措施,积极推进川沙新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

(二)加强保障,整合各方资源

积极开展社区服务设施的整合利用和闲置资源的盘活再生,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场地、用房保障。用好市、区两级“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财政扶持政策,落实资金保障。开展为老慈善公益项目,引导各方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

(三)以人为本,注重提质增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快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让川沙新镇的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附件:川沙新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表

相关附件:

网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