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滇协力 复兴沙溪

索引号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公室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3-12-25

剑川沙溪古镇作为千年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近代百余年远离现代路网和经济循环,如一颗散落明珠,日渐失去南方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繁华。近二十年来,云南省通过实施五期沙溪复兴工程,持续致力古镇保护、旅游开发、城乡互动、文化挖掘,从基础设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着手,注入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千年古镇复兴之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古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最美小镇、云南省特色小镇。

2017年以来,随着东西部协作不断深入推进,古镇复兴进一步注入了沪滇协作元素。着眼一镇带七村,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度中,发挥沙溪拥有独特的古镇和古村落文旅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连珠成串,千方百计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发挥辐射带动效益上发力,在完善全域旅游、做强文旅产业上做文章,努力打造全域旅游的乡村振兴示范镇,沙溪镇旅游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挥愈发明显。

一、引进上海资源提升发展格调。沙溪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秀丽迷人的田园风光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条件,广撒网不如精耕作,沪滇协作工作一直将沙溪全域旅游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引进上海智力,2017年委托同济大学编制完成《沙溪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委托上海交大副教授黄印武先生长期驻守把关沙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修造性项目建设。引入上海企业,2022年与携程集团共同推进乡源沙溪·星河计划,以古镇周边华龙村作为试点样板,盘活存量资产,强化集体经济,增加农户收入,吸引人才下乡,服务旅游发展,共同推动沙溪古镇乡村旅游与理想生活目的地建设,培育国内领先的乡村发展新模式。

二、实施沪滇项目完善全域旅游基础。贯彻实施《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自2017年以来,沪滇协作资金在沙溪镇一镇带七村建设和全域旅游打造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已累计投入项目资金达4146万元。一是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2021年投入1000万元实施北龙村乡村功能提升和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有效解决生活污水收集、排放和处理。先后投入近800多万元在沙溪镇华龙、北龙、四联、东南、石龙等各村修建旅游步道、硬化村民活动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新建公共卫生厕、架设爱心桥梁、新建村民议事点、整修破旧公共建筑等。二是实施引水工程,打牢生态底座。2017年投入80万元在华丛山新建自然能提水项目,日供水500立方方便种植灌溉。2022年投入400万元实施华龙村人饮和消防引水项目,补充华龙村和镇区用水需求。三是加大产业投入,带动农民增收。2022年在四联、东南等村投入1000万元撬动建设来思尔万头奶牛云端牧场二期工程,培育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助销华丛山特色红心土豆、沙溪特产地参等农特产品,增加产业旅游内涵。基于多年持续基础设施建设,沙溪镇区和周边农村带动一大批民宿、餐饮特色小店发展。单是村民自发运营、往返先锋书局、半山咖啡等网红打卡点的130余辆小黄车就能给每户家庭年增收5万元。

三、加强沪滇交流带动文旅发展。通过沪滇协作机制,邀请上海多家媒体大力宣传推广剑川旅游,并在携程、去哪儿等旅游平台进行沙溪古镇专栏推介。大力对接推广沙溪非遗文化,吸引上海游学研学团队来沙溪参与体验木雕、黑陶、刺绣、布扎、白曲、打歌、霸王鞭舞蹈等传统文化项目。对接上海和浦东工会系统,力推剑川古城、沙溪古镇等为节点的疗休养线路。组织文旅局、文联等单位与上海文化艺术界开展携手兴乡村系列文旅考察、文艺采风活动,进行美术、书画、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创作交流,让更多人熟悉、了解和爱上沙溪。积极引进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绒绣非遗项目交流,在剑川设立传承培训基地,实施订单式协作。

6年的沪滇协作,正在有力推动千年沙溪复兴。悠悠茶马古道上迎来了更多的沪语侬声,流连驻足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我们将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合力打造沙溪文旅IP,全力助推剑川县乡村振兴,融入云南的千万工程,不断连珠成串,使更多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镇不断涌现,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