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浦东新区社区康复服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SY-310115-2024-04454
文件编号 浦卫基层〔2024〕7号
发布机构 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办、疾控局)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4-08-08

 

 

 

 

 

 

浦卫基层〔2024〕7号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浦东新区社区

康复服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指导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夯实分级诊疗体系,持续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提高居民对社区康复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根据《关于全面提升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实施方案》(浦府办2023〕33号)、《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康复中心建设的通知》(沪卫基层2021〕4号)、《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卫医2022〕6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浦东新区社区康复服务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浦东新区社区康复服务的

实施方案

 

2021年以来,依托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浦东新区已建成3批24所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5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优化完善浦东新区社区康复服务分级诊疗体系,筑牢社区卫生康复服务网底功能,持续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提高居民对社区康复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根据《关于全面提升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实施方案》(浦府办2023〕33号)、《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康复中心建设的通知》(沪卫基层20214号)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全覆盖开展社区康复服务

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分中心、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依托,建设标准化社区康复中心。筑牢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康复中心100%覆盖,其中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覆盖率超过60%,促进康复功能全面融入社区卫生基本服务,实现全区社区康复服务能级全面提升。加强社区康复服务供给,提升社区康复服务效率,促进全区社区康复服务能级全面发展

(二)积极培育社区康复服务品牌特色

    整合以智能康复设备等为标志的现代康复技术与中西医康复治疗技术,打造一批以康复为特色方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培育社区康复中心品牌特色,全区范围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兼顾常见疾病和特色专病。

二、拓宽社区康复服务覆盖面

2024年继续创建7所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组织建设评定11所标准型社区康复中心,2025年再建设4所社区康复中心。至2025年底,实现浦东新区社区康复中心全覆盖。从康复人才队伍、康复设施设备、康复信息支持、康复学科建设等方面实现标准化、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三、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

(一)加强康复队伍建设

加强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师(士)等组成的社区康复人员队伍建设。社区康复中心应至少配备2名康复医师、2名中医类医师、4名康复治疗师(士)和4名康复护师(士)。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康复医师数量原则上不少于4人(含上级医院多点执业康复医师,以及取得市卫生健康委认可的康复服务资质的人员)。

依托浦东新区医学会、浦东新区卫生学校等,引导全科医生、中医医师等通过参加市级康复岗位培训、区级康复技能培训等,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发挥区域性医疗中心及医联体在康复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引导上级医疗机构康复医师、中医类医师至社区多点执业,不断充实社区康复人员队伍。

鼓励社会办康复机构和人员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丰富社区康复中心服务供给。

(二)提供整合型康复服务

打造康复服务品牌。结合辖区内居民需求、区域医联体牵头医院重点学科、本单位传统优势,持续培育康复“一院一特色”,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社区康复服务品牌。“十四五”期末,所有社区康复中心至少培育一个康复服务特色品牌。

延伸康复服务范围。社区康复中心应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与康复治疗区域,以门诊、住院康复为基础,基于居民康复需求,结合各类中西医康复适宜技术,逐步延伸至站点、居家,以及养老机构等功能社区,满足居民“家门口”整合型康复服务需求。

注重康复中西医融合。强调康复中西医融合,鼓励康复区域与中医服务区域在物理空间上毗邻设置,中医服务与康复服务有机融合。

(三)强化多方资源融合

加强医联体联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康复服务体系网底,应加强与区域性医疗中心及医联体上级医院优势康复学科协作,建立双向转诊、上下对接的工作机制,建立转诊绿色通道。结合医联体优势进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开展社区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线上会诊等服务,建立与上级医疗机构紧密高效的协作机制。

加强外部资源联动。利用街镇网格化管理平台、残疾人康复之家等,进一步排摸社区康复需求,为更多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康复服务。依托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医养结合机构的优质资源发展社区康复医疗,将社工、护理员等纳入社区康复专业技术团队,实现康复训练生活化、专业化、连续性服务闭环。

四、提高社区康复服务质量

(一)加强质量控制

依托区社区康复中心质控组,制定浦东新区康复中心质控方案,将康复服务开展、运行、规范等情况纳入考核标准。

(二)定期业务分析

每月收集各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以月报形式及时反馈至各社区,并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

(三)加强考核结果应用

加强社区康复中心服务量和服务质量的考核与结果应用。将社区康复服务能力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五、扩大社区康复影响力

(一)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浦东卫生健康”微信公众号,推出康复宣传专栏。一是“社小康”社区康复中心巡礼专栏,逐一推出市级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或特色标准型康复中心系列宣传报道,并择优向媒体推送;二是“社小康”康复科普专栏,制作、征集、收集康复科普视频,宣传社区康复中心,普及康复医学理念,介绍各类康复适宜技术。

(二)强化服务推广

通过开展康复讲座、健康科普、诊间推介等多种途径,在社区卫生健康服务过程中向居民普及康复医学理念。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政办公室            2024年8月5日印发

 

 


网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