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保+物管”补齐最后一环!“南码头模式”加梯管理体系建成
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南码头路街道 |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3-07-24 |
“签了这份框架协议,今后电梯维修保养总算有了着落……”在7月20日南码头路街道举行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后续维保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临沂六村业委会主任史官安的一番话道出了众多加梯业主的心声。街道牵头落实加梯后续维修保养,是南码头路街道继去年底实行加梯门洞美化楼道实事项目后,又一项涉及加梯后续管理的重要措施,这也标志着一套“南码头模式”的加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体系已经初步建成。
南码头路街道是浦东较早开展加梯工作的街镇,至今已合计签约70台,竣工使用15台。“一键直达”切实解决了居民爬楼难的问题,但是一谈到质保期满后的维修保养,不少加梯三人小组、业主代表都一筹莫展。街道城建中心主任、加梯工作专班负责人顾伟坦言,“电梯后期维保工作不落实,那加梯工作就像是‘缺只角’,而这只角对居民而言恰恰是至关重要的。”
既要解近忧,也要谋远虑。近半年来,南码头路街道积极探索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后续维保的方法途径。基于市、区尚未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街道本着大胆试大胆闯、为民利民的精神,印发了《关于加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运行维保和物业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
顾伟介绍,作为街道的指导性意见,通知明确了加装的电梯作为小区新增的设施设备,其运行维保和物业管理工作由电梯所有权人负责。后续的维保,居民可以通过购买电梯使用管理保险或委托电梯安全管理单位进行,也可以委托本小区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如委托本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的,该企业不得拒绝。前期,街道已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常用电梯的后续维保费用以“清包、半包、全包”三种模式进行评估测算出指导价格,规定物业企业必须在指导价内提供规范服务。
签约仪式上,临沂五村、六村、七村的业委会、居委会,与振南物业公司、街道应急维修服务站四方签订了加装电梯维护保养框架协议,明确了各方的责任义务。对加梯居民而言,协议的最大亮点,除了“物业企业不得拒绝”外,还增加了街道应急维修站承担电梯维保“托底”的条目。明确在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时,维修人员必须在接电后20分钟内赶到现场抢修。
“之前最担心的就是质保期过后,发生电梯困人等突发事件怎么办?现在要马上把这一利好消息告诉临沂六村20个加梯楼组。”史官安说。
与此同时,针对电梯工程项目验收专业性强的特点,今年起,街道计划委托第三方专业监理单位,全面介入每台电梯的项目验收,以保障电梯的质量和居民的利益。
从介入工程验收、美化加梯楼道,到政府牵头托底后续维保,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一套“南码头模式”的加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体系已经初步建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葛敏表示,加梯工程就是民心工程,街道将通过政府引导、政策保障,为老小区加梯营造更好的氛围,创造更好的条件,扎扎实实做好加装电梯运营管理的“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