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203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 SY-310115-2025-02152 |
文件编号 | 浦科经委办理〔2025〕83号 |
发布机构 | 科经委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5-05-20 |
致公党浦东区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深化浦东科创产业生态建设的建议》的提案(第203号)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浦东新区不断夯实从源头创新到成果转化落地,再到科创企业成长壮大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加快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区。
一、全力做强科创策源引擎
瞄准基础研究支持,以及高端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建设等重要任务,在浦东科技发展基金政策体系内设立科创策源专项,为前沿科技探索和高端技术研发构建支撑。参与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瞄准产业技术导向凝练基础科学问题,支持科研人员面向产业发展攻坚前端;广泛发动企业和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研究,推动设立浦东自然科学基金,吸引全球科研力量面向浦东开展科研合作;支持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匹配空间、人才、场景等多方面资源;推动十余项位于浦东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产业用户开展深度合作,以国之重器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通过揭榜挂帅机制促进产业技术合作。2023年初推出浦东国际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将技术需求在平台上发布,面向社会寻求解决方案。平台坚持国际化、多元化和生态化建设,面向全球用户,联动金融保险等多维度资源,全面链接各类市场主体。截至去年底,平台注册用户超1300个,累计发榜项目450项,意向投入金额超过13亿元。揭榜65项,企业榜单揭榜项目总金额超1.24亿元。
大力支持科技企业企业人才引进培育。构建1+1+N人才政策体系,通过“明珠计划”等具有重大号召力的政策吸引人才来浦东干事创业;搭建专业化引才平台,通过全球引才伙伴计划(GTP)、浦东国际人才驿站等拓宽引才渠道,组织龙头企业赴海内外知名高校招引优秀人才,支持企业申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加强校企人才培养合作。
二、发挥龙头牵引效应构建企业孵化成长培育体系
深入实施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重点工作,推动行业领军企业发挥资源优势,吸引集聚行业合作伙伴,推动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构建“政策合力赋能、社会资源赋能、专业服务赋能”三大服务体系,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开放创新中心实体。制定“一企一档一专员”工作制度,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精准化服务。联动各类资源合力赋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全面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升能级。目前,浦东现有103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成员企业,涉及17个门类,形成一批高质量赋能成果。目前,GOI通过技术、金融、商业、空间、孵化、生态等六大赋能模式,累计赋能各类中小科技企业超6000家。
通过科技发展基金、小微双创政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等科创产业政策集群,搭建从初创企业团队,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小巨人等科技企业成长历程的链条式支持组合;聚焦浦东重点优势产业领域,重点支持优质产业资源集聚招商、产业规模跃升、创新成果产业化落地、产业链协同联动、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大力支持企业跃升发展,带动产业链整体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三、为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科技金融支持
支持链主企业开展产业链投资。深化全市首批股权投资集聚区建设,做好股权投资机构新设(迁入)服务,支持“链主”企业开展企业风险投资(CVC),围绕自身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并购重组,组织股权创投机构和科创企业举办投资路演活动;服务并购重组等投融资需求,积极联动市级部门和监管机构,开展并购重组政策宣讲、项目撮合、基金对接等服务,搭建信息共享和交流互动平台;依托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为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上市经验分享平台和融资对接平台。发挥区属国有企业支撑作用,围绕创新载体建设、资源协同、资本赋能等重点领域,推动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参与建设运营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打造专业化科技园区和孵化平台;设立55亿元科创母基金和150亿元规模引领区基金,发挥刚肝功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区属创投基金新增投资创新型项目近70个,带动社会资本超150亿元,助推3家企业上市。
最后,感谢贵委提出的宝贵意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议!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
2025年5月20日
联系人姓名:贾鼎嗣 联系电话:68557003
联系地址:世纪大道2001号4号楼 邮政编码:20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