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浦东新区惠南镇重大动植物疫情 专项应急预案》的通知

索引号 SY-310115-2023-01980
文件编号 惠府〔2023〕35号
发布机构 惠南镇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3-04-21

 

关于印发《浦东新区惠南镇重大动植物疫情

专项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镇管社区,各村、居,各镇属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

现将《浦东新区惠南镇重大动植物疫情专项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人民政府

2023320

 

 

 

 

  惠南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                  202346日印发

浦东新区惠南镇重大动植物疫情

专项应急预案

 

一、 总则

(一)目的

为了科学地预防突发性动植物疫情的发生和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按照国家防治工作的操作要求,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完善惠南镇重大动植物疫情管理工作的机制,提高应对重大动植物疫情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在疫病发生后能够迅速,准确地查明原因,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发生疫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上海市植物检疫实施办法》《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条例》《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上海市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及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上海市突发重大动植物疫情专项应急预案》《浦东新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惠南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编制本专项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区域内发生的重大动植物疫情,以及发生在上海市其他区县内且有可能影响本镇的重大动植物疫情应对工作。

(四)基本情况

1.重大植物疫情

1)水稻螟虫

二化螟:幼虫进入二龄末期,开始蛀入稻茎,并转株为害,严重时,一条幼虫能转株为害8~10株水稻,前期导致枯心、枯鞘,水稻抽穗后导致白穗。

三化螟:稻苗易受蚁螟为害,造成枯心,凡稻苗处在分蘖盛期、叶色嫩绿的田块,遇上发蛾盛期,受害就重。正在破口抽穗的稻株,也易受蚁螟为害,造成白穗。

2)水稻褐飞虱

前期褐飞虱聚集在水稻根茎部吸食水稻茎秆的汁液,随着虫量的增加,为害加重,可造成稻株枯死,形成枯死点、枯死片甚至全田绝收。

3)水稻纵卷叶螟

初孵幼虫喜于水稻嫩叶上啃食叶肉,形成白色斑点,然后爬到叶尖上吐丝卷叶为害,以后逐渐下移到叶片中部做成纵卷的圆筒状单叶苞,也有做成3~5叶的多叶苞,在苞内啃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严重时全叶枯白,俗称开天窗

稻纵卷叶螟近几年一直维持在大发生程度。田间蛾量、卵量均较高。但由于前期防治抓得早、准,一般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4)水稻条纹叶枯病

水稻经带毒灰飞虱为害后感染病毒,经7~10天表现症状,心叶卷曲成纸捻状或枯死,形成矮缩假枯心,老叶一般不表现症状,苗龄越小,病毒潜伏期越短,症状越严重,三叶期前被感染,一般形成死苗,分蘖期被感染,全株显症,个别分蘖枯死。

2.重大动物疫情

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

《上海市突发重大动植物疫情专项应急预案》按照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重大动物疫情由高到低分为四级:A级、B级、C级和D级。

11A级重大动物疫情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A级重大动物疫情: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天内,有4个以上区发生疫情,或疫点数10个以上;

口蹄疫在14天内,有5个以上区发生疫情,或疫点数15个以上;

发生疯牛病等人畜共患病并感染到人,并继续大面积扩散蔓延;

市农发办认定的其他特别严重动物疫情。

22B级重大动物疫情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B级重大动物疫情: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天内,有2-3个区发生疫情,或疫情点数5-9个;

口蹄疫在14天内,有2-4个区发生疫情,疫点数6-14个;

在一个潜伏期内,发生猪瘟、新城疫疫情且疫点数10个以上;

在一个潜伏期内,暴发流行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炭疽等二类动物疫病且疫点数10个以上;

我国已经消灭的牛瘟、牛肺疫等动物疫病复发,或尚未发生过的疯牛病、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传入或发生;

市农发办认定的其他严重动物疫情。

33C级重大动物疫情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C级重大动物疫情: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天内,有1个区连续发生2起以上疫情;

口蹄疫在14天内,有1个区连续发生3起以上疫情,以及发生新的亚型口蹄疫疫情;

在一个潜伏期内,发生猪瘟、新城疫疫情且疫点数5-9个;

在一个潜伏期内,暴发流行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炭疽等二类动物疫病且疫点数5-9个;

市农发办认定的其他较重动物疫情。

44D级重大动物疫情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D级重大动植物疫情:

发生1起高致病性禽流感或1-2起口蹄疫疫情;

1个区内连片发生猪瘟、新城疫疫情;

1个区内暴发国家规定的流行二、三类动物疫病;

市或区农发办认定的其他动物疫情。

(五)本镇动植物疫情危险风险

惠南镇辖区面积65.8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约20平方公里,有26个行政村,54个居委(筹建组)等。在册户籍人口114069人,区域内总人口达29.68万。各类教育培训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特色实训基地55个(其中国家和市级重点基地5个),集聚了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等5所职业教育类高校,在校学生3万人。本镇有规模企业300多家,主要有汽车配套、电力配套、房地产业、纺织服装、橡胶鞋业、五金机械制造、建筑装潢等行业。

本镇动物资源包括:

家畜类:猪、水牛、黄牛、奶牛、兔、山羊、狗、猫。

家禽类:鸡、鸭、鹅、鸽等。

野生兽类:黄鼠狼、狸猫、野鸡、野兔、鼠。

野生鸟类:麻雀、燕子、布谷鸟、百灵鸟、画眉、翠鸟、猫头鹰、白头翁、麦环鸟、八哥、啄木鸟等。

水产类:白鲢、花鲢、青鱼、草鱼、河虾、龙虾、螃蟹、鲫鱼、黑鱼、白条、塘里鱼、鳗鲢、黄蟮、甲鱼、乌龟、螃皮鱼、河蚌、螺蛳、珠蚌、泥鳅等。

本镇植物资源包括:

粮棉油类:棉花、籼稻、粳稻、糯稻、大麦、小麦、元麦、蓖麻、芝麻、荠麦、油菜籽、山芋、高梁、玉米等。

豆类:蚕豆、黄豆、绿豆、豌豆、扁豆、白扁豆、豇豆、四季豆、刀豆等。

蔬菜类:菠菜、甜菜、小白菜、大白菜、苋毛菜、白梗菜、塌棵菜、黄芽菜、荠菜、花菜、榨菜、大蒜、蒜苗等。

瓜果类:桃、梨、苹果、桔、金桔、枇杷、柿、白枣、西瓜、甜瓜、菜瓜、南瓜等。

树竹类:水杉、榉树、楝树、桂花树、桑树、杨树、柳树、榔榆树、黄杨、乌柏树、银杏、松柏、梧桐、白榆树、刺槐、早沿竹、哺鸡竹、毛筋竹、冬青、香樟等。

花卉类:鸡冠花、凤仙花、月季花、菊花、千日红、美人蕉、万年青、水仙花、夹竹桃、荷花、天竺、梅花、子花、梅花等。

本镇可能引发的动植物疫情有: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水稻褐飞虱、水稻纵卷叶螟、水稻条纹叶枯病、狂犬病、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牛瘟、低致病性禽流感等。

二、 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组织体系

1.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应急领导小组(简称镇应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长由农发办主任兼任,副组长由各镇及社区党委成员兼任,负责全区动植物紧急疫情控制工作。

2.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镇应急办):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农发办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按照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应急领导小组的决策,统一安排紧急疫情的控制工作;收集、分析疫情及发展态势,及时提出启动或停止执行本预案的建议;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地区落实本预案,并监督实施。

3.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应急指挥部:主要按照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应急领导小组的决策,统一安排突发公共事件的控制、处置工作。

4.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和病虫的控制和扑灭工作。

5.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应急管理协调处:由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管理,设置在镇总值班室,负责接收镇内各社区动物疫病的发展状态,向有关部门报送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相关情况,平时负责镇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和宣传培训等工作;突发情况下综合联络各相关部门,协调相关应急物资储备。

(二)组织体框架

各重大动植物疫情相关应急职能部门、相关社区要按照统一指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资源共享、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开展重大动植物疫情应对工作。

(三)应急联动机制

镇应急管理协调处负责接收全镇范围内重大动植物疫情的报警并联络镇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对重大动植物疫情进行先期处置。

惠南镇卫生、农发办、派出所等部门以及各社区行政管理机构(统称为联动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联动先期处置工作。

各社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指挥、处理辖区内的重大动植物疫情并实施属地管理,负责联合各部门按职责实施传染源及病虫的扑灭工作。

各类相关部门负责具体指导、处理辖区内的重大动植物疫情。其中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疫情的检验;农发办统一领导病虫预测预报加强点对重大植物疫情以及畜牧兽医站对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提出和采取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做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医疗机构做好病人收治及隔离工作。

镇农发办、派出所、交通部门等部门负责做好管辖范围的动植物疫情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及时扑杀感染禽类和病虫,落实重大动植物疫情的防治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1.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

根据下列内容由区畜牧兽医站综合诊断,经市禽流感临床诊断专家组专家现场诊断,可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

1)典型的临床症状;

2)典型的病理变化;

3)发病急、死亡率高,且能排除禽类其他急性、烈性病;

4)畜牧兽医站在监测中发现未经免疫禽类出现H5H7亚型禽流感。

2.信息报告

1)报告及通报主体及时限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突发疑似重大动植物疫情出现后,有关单位和所在社区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根据其性质和威胁程度,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管理协调处报告,并于30分钟内向镇应急领导小组口头报告,在1小时内向镇应急领导小组提供书面报告。

2)信息通报

镇应急联动中心与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做好相关信息的相互通报。

(二)预警级别及发布

1.预警级别

1)重特大植物疫情病虫发生发展分级

本镇禽流感突发公共事件按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分为四级:即一般级、较重III级、严重级和特别严重级。

蓝色等级(IV级):上海市范围内其他行政区域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黄色等级(级):上海市浦东新区范围内,其他区域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橙色等级(II级):在本镇行政区域内个别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红色等级(I级):在本镇行政区域内有2个以上社区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重特大植物疫情病虫发生发展分级表

分级

指标

病虫

一般()

较重(Ⅲ级)

严重(Ⅱ级)

特别严重(Ⅰ级)

二化螟

枯鞘株率510%71日~830日凡一周内累计单灯2501000

枯鞘株率1020%71日~830日凡一周内累计单灯10002000

枯鞘株率2050%71日~830日凡一周内累计单灯20005000

枯鞘株率50%以上,71日~830日凡一周内累计单灯5000头以上

三化螟

三代螟虫3天累计单灯200500

三代螟虫3天累计单灯5001000

三代螟虫3天累计单灯10002000

三代螟虫3天累计单灯2000头以上

褐飞虱

三代褐飞虱灯下诱虫(1天)单灯5002000

田间平均卵量:200500万粒/

三代褐飞虱灯下诱虫(1天)单灯20005000

田间平均卵量:5001000万粒/

三代褐飞虱灯下诱虫(1天)单灯500010000

田间平均卵量:10002000万粒/

三代褐飞虱灯下诱虫(1天)单灯10000头以上

田间平均卵量:2000万粒/亩以上

纵卷叶螟

田间平均赶蛾5002000/

田间平均卵量:520万粒/

田间平均赶蛾20005000/

田间平均卵量:2050万粒/

田间平均赶蛾500010000/

田间平均卵量:50100万粒/

田间平均赶蛾10000/亩以上

田间平均卵量:100万粒/亩以上

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平均带毒率510%

灰飞虱拍查平均510万头/

灰飞虱平均带毒率1020%

灰飞虱拍查平均1050万头/

灰飞虱平均带毒率2050%

灰飞虱拍查平均50100万头/

灰飞虱平均带毒率50%以上

灰飞虱拍查平均100万头/亩以上

2.预警发布

由主要承担重大动植物疫情处置的专项指挥部和相关职能部门,依照各自制定的预案所确定的预警等级提出预警建议,并报镇应急办处置、发布。

四、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2.应急响应

根据地方特点,并按重大动植物疫情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处置要求,建立四个响应等级,即级(一般)、级(较重)、级(严重)、级(特别严重)四个响应等级,应对一般、较大、重大、特大重大动植物疫情。

重大动植物疫情预警及响应等级汇总表

表示色

应对情况

及类别

1

四级

四级

一般

蓝色

一般

重大动植物疫情

 

2

三级

三级

较重

黄色

较大

重大动植物疫情

 

3

II

二级

II

二级

严重

橙色

重大

重大动植物疫情

 

4

一级

一级

特别

严重

红色

特大

重大动植物疫情

 

2.响应程序

各类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理职能部门,应当明确信息处理、抢救援助、医疗救护、疾病控制、现场监控、社会动员等基本响应程序,明确相关机构、责任人、应急联系方式、组织协调、队伍行动、物资调用等要求,并按响应等级和处置要求启动预案。

3.决定响应等级

发生一般重大动植物疫情,由镇应急联动中心,决定响应等级并组织实施,同时应按有关规定上报和通报情况;发生较大重大动植物疫情的响应等级,由镇应急联动中心,依照有关决定和预案提出建议,报镇应急领导小组批准成立现场指挥部后组织实施;发生重、特大重大动植物疫情的响应等级,由镇党委报市应急委决断后续工作。

(二)先期处置

镇应急联动中心通过组织、指挥、调度、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一般或较大重大动植物疫情进行先期处置,并确定事件等级,上报现场动态信息。

1.重大动物疫情

1)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本镇实际情况,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2)禁止疫区及途径疫区的禽类及其产品进入本镇;

3)加强对候鸟等野生禽类的观察和监测。对候鸟等野生鸟类的栖息地实行每月采样监测一次疫情;

4)暂停全区的鸟类市场交易活动;

5)暂停信鸽放飞。

2.重大植物疫情

1)农发办根据病虫预测预报情况,提出相应防治对策,以《病虫情报》形式下发至各社区。

2)各社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扑杀防治。

(三)扩大响应与应急处置

1.扩大响应的确定

一旦发生先期处置仍不能控制的应急情况,出现II级及以上重大动植物疫情时,镇应急联动中心等报请镇应急领导小组或由镇应急联动中心直接启动镇重大动植物疫情专项应急预案并迅速上报区应急办,扩大响应范围、提高响应等级,镇应急现场指挥部进入运作状态,统一指挥调度全镇的应急管理资源,实施以下应急行动:

1)由镇重大动植物疫病应急领导小组组织防控工作,启动各项防控应对措施。发生疫情的所在镇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部正式启动并运转,组织实施本区域内的各项防控工作;

2)发现疫情由镇上报区防控办,由区人民政府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域;

3)由区人民政府决定发布封锁令;

4)由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指导发生疫情的所在地区,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封锁、隔离、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扑灭疫情。扑杀的禽类送指定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

2.应急处置

镇应急指挥部进入运作状态后,在先期处置的基础上,迅速研判形势,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发布指令。接转指挥关系,履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职能,确定具体相应等级,发布指令,指挥、调度协调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实施应急处置。

3.应急处置措施

1)镇内医疗机构要对重点动植物疫情的发展实时发展情况进行资料收集,及时对重点动植物疫情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评估,有关情况要即时报告镇应急管理协调处;

2)农发办组织临时专家团队负责对疫情进行分析,镇内医疗机构严密关注事态发展,若出现人体感染疫情,必要时报请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支持,同时报请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实施隔离、医学观察;

3)疫点、疫区的确定及采取的控制措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应急联动成员单位实时跟进。

4.现场组织指挥

根据重大动植物疫情等级和事态发展情况,由镇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组织带领相关职能部门开设应急现场指挥部,镇应急管理协调处予以协助和配合,现场指挥部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控制疫情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5.相关单位职责

参与重大动植物疫情处置的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专项预案分工和事件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与重大动植物疫情有关的各单位和部门,应主动向现场指挥部和参与事件处置的相关部门提供与应急处置有关的基础资料,尽全力为实施应急处置、开展救援等工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6.信息共享与媒体管理

1)应急处置期间,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的单位和发生地的基层组织、处置疫情的有关部门、专业技术机构应根据需要实行值班制度并每日向镇应急管理协调处报告;

2)现场信息包括禽类感染情况、人员感染情况、发展趋势及控制等情况等由现场指挥部采集,及时向镇应急办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各级各类媒体记者赴重大动植物疫情事发地采访报道,由镇内新闻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应急管理协调处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四)应急结束

重大动植物疫情得到控制后,由临时专家团队分析评估确保风险可控后,应急处置结束,应急队伍撤离现场,承担事件处置工作的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现场指挥部,需将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报告按照事件等级上报镇应急办;一般及较大重大动植物疫情由镇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宣布应急结束,重大突发动植物疫情由区应急办宣布应急结束,特大突发动物疫情由市应急办宣布应急结束。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工作

1.镇应急办和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2.疫情相关社区党委及相关部门及时调查统计事件影响范围和损害程度。

(二)社会救助

1.提倡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资金和物资。

2.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等公益性社会团体和组织应开展经常性的募捐活动,加强与国际红十字会等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三)调查和总结

1.重大动植物疫情处置完毕后,农发办会同事发地单位和部门,应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规定,对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向镇政府报告。社区及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调查,并按要求提供有关情况。

2.对故意携带并传播疫情的责任事故,应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找出预防、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环节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和相应能力,修订应急预案,逐步完善应急机制。

六、应急保障

镇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切实做好应对重大动植物疫情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工作需要。

(一)通信保障

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具体负责承担应急通信保障工作,镇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协助现场应急救援的通信保障。逐步建立和完善跨部门、多手段、多路由、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应急通信系统,对重要通信设施、线路和装备加强管护,建立备份和采取应急保障措施,并且对应急救援人员配备相应的通讯设备。

(二)人员技术保障

各类应急队伍要合理部署和配置,配备先进的各类应急装备、器材和通信、交通工具,制订各类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并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演练。

级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时,由各应急处置职能部门按照预案调动自己的应急队伍进行处置。III级、严重级和特别严重级。

III级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时,由镇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统一协调,调动应急队伍。

级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时,按照专业队伍为主体,群众性队伍为辅助的原则,由区应急办统一协调,镇应急办协助执行。

级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时,上报至市应急办,由市应急办统一下达决策严格执行。

(三)交通与治安保障

镇交通管理部门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调度和放行;镇派出所部门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治安保障,对感染禽类和病虫进行统一扑杀处理。

(四)物资与资金保障

1.相关职能部门、镇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做好动植物疫情防治物资储备工作。必要时,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动员和征用社会物资。

2.用于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日常运作和保障,信息化建设等所需经费,通过镇政府财政与各有关单位的预算予以落实。全镇性特大重大动植物疫情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经费,按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镇财政设立专项预备费,各社区也必须有一定的预备费。

(五)人员防护保障

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应急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消毒隔离防护设施,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七、宣传、培训和演习

(一)宣传教育

高发季节到来前社区要加强对群众的动植物疫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公布有关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预案、报告电话等。

(二)培训

1.公众宣传教育

农发办的专业机构要组织实施普及动物防疫知识,对社会公众开展突发疑似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组织开展系统职业教育。

2.培训

农发办的专业机构要认真做好应急管理人员和机动队员的业务培训,熟练掌握突发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理程序,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 监督检查与奖惩

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重大动植物疫情的监督工作;对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质量,列入镇政府对社区及有关委、办、局的公共目标考核内容,进行年度考核,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单位予以适当奖励;对考核存在问题的单位,书面反馈给责任人,限期整改,直至追究责任。

. 附则

(一)应急预案公布

应急预案经过政府评审通过后,由惠南镇应急管理办公室签署发布。

(二)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农发办制定并负责解释。

(三)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相关附件:

网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