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SY0024571510202101747
信息名称 浦东新区庆华小学发展性教育督导意见书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教育局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1-11-08

浦东新区庆华小学发展性教育督导意见书

 

浦东新区庆华小学发展性教育督导意见书

 

据《浦东新区小学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方案》,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成19人参与的督导组,于2021年9月28—29日对浦东新区庆华小学进行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期间,督导组成员听取华燕校长自评汇报;访谈干部37人次、教职工47人次、学生31人次;分别召开社区家长、教师、学生、教研组长四个座谈会;对49名教师、38名学生和82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观评21节课;查阅学校提供的相关资料;巡视校园环境、设施设备等。综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以下督导意见。

学校扎实做好学校规划实施的自评工作,直面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在“以琢玉之功施教,以成器之心求学”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发挥党政工的合力作用,不断进行学校管理探索与实践,依法办学、规范办学、民主办学,师生、家长满意度较高。

学校严格按照上海市课程标准,有效制定每学年的课程计划,规范落实三类课程的实施。积极开发自主拓展型课程资源,根据“五项管理”与“双减”工作的要求,及时制定实施方案,修订作业管理制度,严控考查、考试的次数和难度,扎实做好教学“五环节”的管理,借力学区、集团的互动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依据“向阳、向上、向着美好生长”的培养目标,聚焦于“琢行琢礼琢修养,向善向美向阳光”的主题,以多元平台、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开展浸润式、体验式、自主式的教育活动。学生文明、守纪、淳朴,庆华小学美玉少年的特征初显。

校树立“师德提升与专业发展相结合”队伍建设理念,加强师德学习,增强教师教育教学信念;实践青年教师培养项目,加速青年教师成长进程;开展区级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参与课堂教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有成效。

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平安示范单位、上海市金爱心集体(提名奖)、上海武术协会青少年训练基地、浦东新区文明校园、浦东新区法制教育示范校、浦东新区校本研修学校、浦东新区体教结合项目学校、浦东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点学校等荣誉称号,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学校申报的个性特色主题为《利用地方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经督导组集体研究,予以认定。

希望学校利用修订新一发展规划的契机, 进一步完善学校文化建设和目标管理的顶层设计进一步系统构建整体课程方案,明晰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完善教学的评价工作;进一步优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一、主要成绩与特色

(一)理念传承有序推进规划落地,管理规范确保学校平稳发展

学校提出“以琢玉之功施教,以成器之心求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不懈打造“琢”文化。十年来,学校虽更换了三位校长,但三位校长均能重视对“琢”文化的传承与探索,不断丰富“琢”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较好地被全体师生所认可。教师问卷显示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完全认同度均达97.96%问卷显示:新校长到任后,初步提出精细管理”“精心德育”“精彩课程”“精良教师等,努力探索“琢”文化各领域的实施途径,引领学校不断进步与发展。学校呈现出党政工团队团结一致,教职工精心育人的教育生态。对学校管理团队的执行力、管理效能及校务公开工作表示满意和较满意率为97.96%和2.04%。 

学校管理规范,有力确保办学行为平稳运作,不断完善“琢”文化探索下的管理制度建设。及时跟进国家推出的“双减”工作,做好相关管理制度的“废改立”,新增了“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推进学校依法治校。立足“以生为本”教育思想,关爱学生,特别是近70%的随迁子女均能得到学校无微不至的关心。坚持家校社协同共建,完善家校管理网络,充分发挥三级家委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引导家长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家风、家教。问卷显示:家长对学校目前的整体办学质量表示“满意”和“较满意”合计为92.69%;学生对就读的学校表示喜欢和“较喜欢”合计为97.37%。

努力推进“琢玉苑课程建设,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以“琢”文化引领,以大课程观的理念,初步架构了三类课程框架下的“琢玉苑”学校课程框架。在基础型课程方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教学五环节,尝试探索具备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扎实落实“双减工作在拓展型课程方面设计了六大领域的课程(语言类、思维类、艺术类、健身类、科技类、制作类)30多门,兴趣、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实施过程规范,学生参与率达100%,努力创设学校特色课程,如武术、创意乐高、跆拳道等,尤其是武术项目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区、市级赛事。开展庆华校园节周、重大节日和典礼仪式等活动,并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在活动中拓展和延伸学科知识,学生的活动参与率达100%。在探究型课程方面,除了探究学习包之外,还制定了《庆华小学“缤纷水果”探究型课程纲要》,开展不同年级、不同主题的特色访学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成长,也使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获得了成就感。

学校以区级课题利用地方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抓手,积极开展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点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基本要素、活动方式的多样性角度,从收集资料、实地考察、志愿服务、创意设计等方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学业、身心的全面发展。

开展丰富多彩德育活动,创设雕琢”学生多元平台

学校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专题教育活动,围绕聚焦于“琢行琢礼琢修养,向善向美向阳光”的主题,用浸润式教育印入童心,通过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固化学生的思想品质,初步形成了三八妇女节感恩教育、学雷锋从身边小事做起、植树节我为地球添点绿等系列教育活动,用体验式教育启慧童智。利用传统节庆平台,如元宵节做花灯猜灯谜等,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激发自豪感。努力开展“温馨教室”创建每班定制一张“班风建设牌”,制订“班级自主发展计划”,有计划地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等活动创设任务单学习平台,用自主式教育感悟童情,依据任务单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团队互助合作。如“主题探究活动任务单”,通过科技筑梦、创新成长、参观场馆、摘星榜评估等序列过程,引导启迪学生通过自我摸索探究,体悟内涵。

持续提升育德能力, 校本研修初见成效

学校结合师德现状,严格落实学习制度,通过理论学习、名家名师进校园、四史教育等开展师德教育;开展师德考核,通过市区“园丁奖”、合庆学区“永达·优秀教师”评选等活动,激发教师在爱生的基础上研究教育学生的方法,用“琢”的精神,因材施教、耐心教育,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问卷显示:教师加强师德教育的有效性表示满意较满意率达100%,家长对学校的校风、校纪表示满意较满意率达98.8%

学校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校本研修活动,提升教师研究意识和教学能力。每学期聘请专家进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为学科教师进行专题辅导,引领学科建设。以项目的形式,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培训交流、展示分享、选优顶岗等举措为青年教师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依托区级课题《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的推进,将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带动教师学、思、研。搭建教师展示的平台,鼓励教师参加新苗杯比赛、“琢玉杯”教学评比等技能竞赛。近三年,累计组织教研公开课243节,学区级以上研讨课10节,多青年教师在活动获奖,两位成为区骨干教师,一位成为“名师工作室”导师,一位教师微课堂入选“学习强国”平台;论文、案例等市区级获奖或发表20多篇。

二、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 学校需进一步明晰“琢”文化内涵的基本特质,进一步优化学校目标管理系统中的操作策略

督导中发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虽然来自于十多年办学历史的沿袭,但尚需进一步精准诠释现有“琢”文化内涵的基本特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教育学生,形成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新一轮发展规划中关于学校整体和各部门的增长点尚需进一步明确,推进策略抓手有待进一步思考,年轻干部培养需进一步关注。

 建议:

1.学校各条线要继续开展自下而上的讨论,概括出具有庆华小学特色的“琢”文化内涵特质。如“以琢玉之功施教”的“功”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以成器之心求学”的“成器”具体目标是什么?要自上而下强化对师生“琢”文化的培训教育,推进“以琢玉之功施教,以成器之心求学”办学理念的有效落地。学校通过“琢”文化的特质要求,需积极创设在“双减”背景下的“琢”文化自觉的良好教育生态,提高师生参与“琢”文化“琢”建设的精气神,推进办学品质的不断提升。

2.需进一步优化学校目标管理系统中的操作策略,可围绕规划确立课程教学建设、德育工作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等重点项目,进行顶层设计,形成项目推进的行动方案,使规划得以有序落地,学校文化得以充分体现,“琢”文化内涵教育特质得以挖掘;精心设计分年度行动策略,以提高办学规划实施的执行效能,同时为年度计划制定、实施、评价、经验总结和方法提炼打开通道,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学校要继续加强精细化管理,建立年轻干部培养的蓄水机制,形成人才梯队和互补机制,以年轻干部的充实,激发管理的活力。

(二) 学校需系统构建整体的课程方案,明晰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教学的评价工作

督导中发现,学校课程体系尚需系统构建,尤其是学校还需要整体的课程方案,因此对学校稳步推进课程的深入实施形成了阻碍。课堂教学的改革朝哪个方向进行还未形成共识,老师对“精致化课堂”和“活力课堂”的界定背后的逻辑比较模糊。对教学的评价工作尚缺少方法与思考。

建议:

1.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制定学校课程方案入手,稳步推进学校课程的架构,进一步完善“琢玉苑”学校整体课程体系。

2.学校需讨论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制定一份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包括模式的界定、教学的理念、执行的原则、采取的策略、运用的方法等,便于老师理解、介入、运用、操作,真正做到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

3.学校需根据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提岀评价的要素,纵向可以进行课堂的即时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的研究,横向可以从学生自我评价、同学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入手,一步一步进行,逐步形成学校的课程评价体系。

(三)学校需进一步深化“四个平台建设”,推进队伍建设规划和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实施

学校队伍建设的规划不够完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内容也不够合理,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不够规范、细化,尚未真正体现规划的引领作用。学校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了“构建四个平台,即网络平台、展示平台、交流平台、科研平台”的做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具体要求比较低,且形式也比较单一,需进一步深化。

建议:

1.健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制订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本研修方案,基于年龄、能力的特点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研修要求,有具体实施的路径、方法、策略。每年对所做的工作,对照规划进行自主评估,写出分析报告,使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目标能稳步有效实现,努力雕琢具有勤奋、精良的教师文化。

2.健全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基于教师个人现状分析找准自身发展的目标,围绕目标制订适切的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定期做好阶段评估检测,确保阶段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做好教师规划制订的指导和审核工作,督促教师认真制订和实施规划,对照规划完成考核小结,并对教师的小结进行评价。

3.探索开发教师校本研修课程,开发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乐意接受的培训课程,包括内容、方法、评估等,不断优化,使之固化,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修课程。在校本研修反思交流的平台建设,对于专家的讲座、教师之间的听课等,要形成双向的、多向的讨论交流形式,管理层要参与讨论交流,并做好评价反馈,鼓励教师多思、多想、多发表自己的观点。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1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