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浦东新区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SY-310115-2025-00884 |
文件编号 | 浦教德〔2025〕1号 |
发布机构 | 教育局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5-02-08 |
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各教育指导中心、中小学、中职校、幼儿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浦府办〔2024〕3号)文件精神,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文化进学校,浦东新区教育局制定了《浦东新区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做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相关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浦东新区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
2025年2月8日
附件
浦东新区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青少年是传承发展中医药的后备力量,抓好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与传承势在必行。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浦府办〔2024〕3号),持续推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培育中医药人才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教育要求,结合浦东新区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为浦东教育振兴中医药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总体目标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全面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引导广大浦东青少年了解中医、感受中医、学习中医、认同中医,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成长为具有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新时代青少年。
三、具体措施
(一)建设特色学校
按照市教委工作布置和本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要求,依托张江学区等一批有良好工作基础的学校进行试点推进,积极打造中医药传承特色品牌学校。兼顾小学和中学等不同学段学校,统筹各方资源,与“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学区建设”“集团化建设”等项目深度融合。
学校通过组织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文化建设、交流展示等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有效模式,全面加强中医文化浸润,让师生在身临其境的实践与体验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提高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带动学校各方面工作发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为全区各校提供可参照和学习的实践经验。
(二)打造特色课程
区级层面将深化与卫健委、中医药大学、医院的合作,共同打造、引进中医学健康功操、“健康中国”传统中医药、中华武术等系列课程,为学校提供优质的中医药课程资源。
各校结合实际,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纳入学校常规工作,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在德育和教学活动中渗透中医药文化,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中医药项目探究,开设特色社团,积极开发中医药相关的校本课程,将中医药知识普及与课程教学有机衔接,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让学校和课堂成为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知识传播的主渠道,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主题活动
区级层面将通过组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开展以中医药为主题的诗词大赛、知识竞赛和实践体验活动等,不断丰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搭建展示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扩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辐射面。
各学校要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作为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有力抓手,通过“请进来”——“中医进校园”“家长医生进课堂”,邀请中医名家进校园、家长医生进课堂,“走出去”——“探寻中医药博物馆”“走进百草园”等活动,对接科普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活动,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详实、组织精心、成效显著,形成常态化机制,在丰富的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四)强化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作用,建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专家团队、专业医务人员、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教育作用,挖掘家长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中医药文化教育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校内教师队伍培训,积极与高校、医院、卫生健康体系等单位开展合作、交流,聘请专家、大学教授、医务人员为中小学教师、卫生保健人员等进行中医药文化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卫生保健人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并在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本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由区教育局牵头,统筹推进。各学校要清晰把握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工作目标,把“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规划,并着力落实建设任务。
(二)经费保障
区教育局安排工作经费,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要统筹安排,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纳入学校经费预算,确保项目经费充足,对照具体措施做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相关工作。
(三)宣传保障
各学校要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为契机,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拓展宣传渠道,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师生家长知晓率和参与度,为中医药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