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 关于开展中小学“育德润心 护航成长” 专项行动的通知

索引号 SY-310115-2024-03645
文件编号 浦教德〔2024〕17号
发布机构 教育局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4-06-21

 

教发院,青少年活动中心,高中(职业)与终身教育指导中心,初中教育指导中心,小学教育指导中心,各中小学、中职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根据《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委关于开展中小学“育德润心 护航成长”专项行动的通知》(沪教委德202418号)要求,为全面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浦东新区教育系统在全区中小学、中职校(以下简称“学校”)开展“育德润心 护航成长”专项行动。 具体工作要求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统一,加强政府统筹领导、部门协同配合、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联动育人机制, 打造新型“教联体”,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发力、同向同行,加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提升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育德铸魂行动

根据《浦东新区教育系统“大思政课”重点试验区(2023-2025)建设方案》,全面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思政课、学科德育、日常思政等方面的育人实效,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行为规范。

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以“大思政课 ”课程体系为核心,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用好、上好国家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华民族大团结》,推动中小学分学段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活动课、导学课、导读课,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讨、举办集体备课会、组织专题培训。深入挖掘各学段思政课建设工作典型案例,形成本区思政课程范例,加强优质课程宣传推广。深化学科德育改革,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持续发挥本区6个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作用。提升思政课和各类课程在培育学生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方面的育德实效,进一步加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 ”为重点的品德教育。(责任部门:德育处,教发院,学校)

2.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抓好全方位、全过程的日常思政,通过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团队会、校园文化活动、主题社会实践、奖章激励等多种形式,将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各年龄阶段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市级、区级行为规范示范校要加强特色经验总结,分学段做好经验汇编。组织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 ”“开学第一课 ”“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教育活动, 打造“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浦东足迹”系列课程(“足迹”系列课程),丰富浦东思政育人图谱,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 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责任部门:党政办公室,德育处,团工委,教发院,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校)

3.做好未成年人暑期工作。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的计划和管理,着眼新时代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和成长需求,整合全社会优质育人资源,组织开展各类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成为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的好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双减 ”走深走实,做好暑期校外培训治理的谋划部署,确保正确育人方向和价值引导。(责任部门:义教处,德育处,民办处,团工委,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段教育指导中心,学校)

4.提升班主任、导师育德能力。 做好区、校班主任分级分类培训,提升班主任基本功素养。充分发挥10个区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示范辐射作用,培养一批专业素养高、沟通能力强的教师。推进区域班主任、导师培训和相关课程资源建设,深化班主任和导师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提升发现各类学生问题的敏锐度以及问题的解决应对能力。以全国、市级、区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优秀成果展示交流为抓手,分别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育人故事、带班育人方略专题交流研讨活动,以带班育人方略提升班主任建班规划能力,以主题班会提升班主任立足班情的集体教育能力,以育人故事提升班主任的教育境界和教育智慧。(责任部门:德育处,教发院,学校)

(二)润心关爱行动

根据区级“五环行动”和“护航365”品牌项目精神内涵,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拓展生命教育内涵,提升心理育人工作质效,持续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组织开展浦东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落实并发挥好生命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相关学科中生命教育内容作用。各学校应开齐开足开好心理健康课程,教发院要加强教研和飞行听课,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全面开展各类心理活动、文体活动、劳动实践、争章活动等,帮助学生舒展身心。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和校园安全教育,举办以生命教育、心理韧性培养、幸福美好生活创设等为内容的专题讲座、主题班团队会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发展理念,增强学生互助关爱,加强生命安全意识,增强生命价值感、意义感。加强咨询辅导,用好962525上海心理热线和区24小时心理热线4008206235,提高校内外心理热线的知晓率与服务效能,及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或必要的干预。用好“上海教育”“上海学校心理”“浦东德育”等指导服务平台,营造全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责任部门:德育处,团工委,教发院,学校)

2.做细每个学生的关心关爱。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全员导师作用,结合期末、毕业、升学时间点,在 2 周内(本通知下发起)全覆盖对学生至少完成 1 次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评估学生心理状态,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动态和日常行为,传递温暖关怀。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困境学生的排摸排查和关心辅导工作,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重点关注和帮扶面临学业困难、经济困难、重大变故、人际冲突、网络沉迷等风险因素以及家庭功能失调、家庭关爱缺失、亲子关系紧张和疑似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建立完善“一生一档”,结合个性化辅导和家访,精准开展“一人一策”关心关爱。(责任部门:德育处,教发院,学校)

3.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示范校要求配齐建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加强区校联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心育意识和能力。教发院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指导,进一步强化学生心理问题识别、评估、干预及“家校医社”协同方面的实务能力。定期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题培训,围绕危机预防干预及后期跟进辅导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心理健康教师识别、预警、处置学生心理危机和危险行为的意识与能力。(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德育处,教发院,学校)

(三)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持“德法兼修”,聚焦青少年学生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提升法治教育的覆盖面和显示度,夯实基础、创新模式、凝聚合力、多措并举地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1.持续加强法治课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发动教师参加教育部“法治名师国培计划”、市区两级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和法治骨干教师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在校长培训和教师培训中落实法治专题课程,培训经历计入师培学分。在各类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中,突出对优秀法治课指导教师的宣传、表彰力度,切实提升法治课指导教师的荣誉感和获得感。(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德育处,教发院,学校)

2.生动开展校园法治文化活动。 结合建党、国庆、宪法宣传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点,利用升国旗仪式、成人礼、主题班会等形式,协同学校法律顾问、法治副校长、责任督学、家长委员会等校内外各方力量,以征文小报、辩论赛、演讲比赛、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专题活动。落实学校对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的保障职责。(责任部门:党政办公室,德育处,教发院,学校)

3.有效开展校外青少年法治专题活动。 以教育部全国学生 “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为抓手,协同公检法司等各方力量,开展五大主题“法治教育活动”。开展“尊法:红色法治教育”,通过参观红色法治纪念地,引导青少年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忠实崇尚者。开展“学法:移动的法治教育”,积极参与“宪法卫士”网上学习竞答、“春天的蒲公英”法治宣讲活动、“浦东新区中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月”等专题活动。开展“守法:行走的法治教育”,组织中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辩论社团活动。开展“用法:竞争的法治教育”,举办“新沪杯”中学生宪法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护法:实证的法治教育”,举办“我为法治上海献一策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征文。通过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法治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责任部门:德育处,教发院,学校)

(四)新型“教联体”建设行动

贯彻落实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结合实际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搭建常态化育人平台和活动载体,促进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

1.大力优化全员导师制。推进“一区一策 ”“一校一策 ”全员导师制实践落实落细,配合班主任工作,全覆盖开展学生家访、谈心谈话等重点工作,密切师生交流和家校联动,面向每一个学生提供陪伴式的关心关怀和成长支持, 适时适当地开展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深化拓展各方优质资源,进一步加强“管理者-种子教师-全体导师 ”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建设,开展典型案例征集和宣传交流活动,加大对导师的人文关怀,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育德意识和能力,持续优化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责任部门:德育处,教发院,学校)

2.建强多级多类家长学校。加强打造“区--街道-社区”多级多类家庭教育指导格局,实现家庭教育指导全覆盖,打造全方位家庭教育支持体系,用好“祥云工程”线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广泛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正确家庭教育方法。各学校要规范建设家长学校、家委会,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知晓率、满意度。面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提升识别应对子女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的意识与能力。  (责任部门:德育处,教发院,学校)

3.用好资源推进社会协同育人。加强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系统谋划,强化统筹协调,坚持开门办思政,多措并举用好用活浦东地域内丰富红色文化、科技创新、美育人文和乡土历史资源,聚焦深化课程内涵、加强场所建设、建强育人队伍等方面,推动全社会育人资源融通汇聚服务学生发展,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 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责任部门:德育处,教发院,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校)

三、工作要求

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制定好工作计划及落实方案,优化激励与保障制度。做好有关工作的经费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将各项行动建设纳入各校年度工作考核。

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学校要认真梳理现有德育工作和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对标各项行动要求,形成“一校一案”,将重点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一部署,形成校家社合力。教发院、青少年活动中心要提供专业指导,认真挖掘学校典型,探索区域品牌特色研究。各教育指导中心要加强日常德育工作的督促、指导。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

                                        2024621


网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