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规划资源局政务公开日——走进展望未来五年的“金色中环发展带”
索引号 | SY00245628X0202101141 | 发布机构 | 规划资源局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1-08-09 |
2021年8月,浦东新区中环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对“金色中环发展带”的规划蓝图、重点任务、建设路径、时间节点进行了明确,努力在浦东中环地区“打造更亮的带”。区规划资源局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钱爱梅在发布会上作重点介绍:明确 “十四五”规划中,浦东中环地区要利用好浦东后发优势,补齐活力、设施、交通三大短板,强化产业、生态、空间三大长板, 打造宜居宜业、职住平衡的国际居住和产业融合高品质城区,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科技创新标杆区、新基建和新理念的实践区。
未来的“金色中环发展带”将成为融合城区,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高度融合,展现最多样的城市活力。至2025 年,商业商办用地规模达到约 11 平方公里,科研设计用地规模达到约 4.5 平方公里。同时,建立与人群结构相匹配的多元化住宅供给体系。至 2025 年,职居平衡指数争取达到 85 以上。同时,也将成为高效城区。打造车行畅通、人行舒适,开发协同的交通网络体系。深化轨交线路研究,加快次支路网建设,探索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至 2025 年,预期规划全路网密度达到 8 公里 / 平方公里,公交出行比例达到 45% 以上。
另外,不断提升公共空间密度,以点带面促进中环区域整体城市品质提升。依托楔形绿地和骨干河道等生态资源,做好生态空间与高品质社区的景观交融、慢行互通。至2025年,河道两侧公共空间贯通率达到 90% 以上, 400 平方米以上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 5 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养老、文化、体育、医疗设施) 15 分钟步行可达率达到 100% 。加强文化与城市生活融合发展,至 2025 年,每 10 万人拥有的博览空间不少于 1.5 处、阅读空间不少于 4 处、演出场所不少于 2.5 处、艺术空间不少于 6 处。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金色中环发展带”将重点推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空间品质、保障基础设施等三大类、16 项战略任务、 286 个项目建设。张江副中心围绕在线新经济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打造龙头企业集聚区、孵化培育区和场景体验区;金桥副中心通过存量更新,集聚国际高端智造服务功能,并结合金桥中央公园大规模增加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
浦东新区“金色中环发展带”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其中,前滩中央活动区、张江集电港、金鼎天地、浦东足球场等区域的核心功能集聚加快建成;张江、金桥副中心,全力打造代表上海“卓越全球城市”水准的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御桥区域、新杨思区域、三林环外、沪东区域等重点区域建设加快启动。
随后,与会的企业(集团)代表和部分发展区域群众代表现场观摩了“金色中环发展带”沙盘,区规划资源局副局长魏文还就与会代表和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