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072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发布机构 规划资源局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5-05-09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文件

  

沪浦规划资源办2025134 

 

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

072号提案的答复

 

陈苏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三林地区川杨河两岸绿色漫步道建设,打造承接前滩东扩南延城市功能空间的建议》(第072号)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已批规划情况

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世博单元规划》(沪府〔202178号),川杨河为主干河道,河口宽度60米,陆域宽度15米。川杨河两岸规划提升滨河公共服务能力、实现滨河绿网的贯通、加强河道两侧建筑立面色彩引导、公共空间内植入海派元素。单元内落实川杨河绿道等区级绿道。

二、川杨河品质提升设计研究情况

考虑川杨河的历史文化、现状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愿景,同时借鉴国际滨水空间案例,我局委托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川杨河(黄浦江-罗山路段)开展了《川杨河滨水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研究》课题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规划目标

通江达海的蓝绿创意滨水带——浦东新生态、新休闲、新服务的展示窗口。在保证泄洪防汛,兼顾通航运输的功能基础上,还水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打造浦东最具品质的滨水生活新标杆,浦东最多元化的新海派文化水岸,浦东最有魅力的新人文生态廊道。

(二)功能定位

浦东最具品质的滨水生活新标杆:塑造市民休闲健身的乐活天地、市民活力宜居的滨水花园、市民休闲娱乐的彩岸客厅。浦东最多元化的新海派文化水岸:打造多元海派文化的博览天地、水上时尚运动的体验场、文创生活的新型试验区。浦东最有魅力的新人文生态廊道:缔造最具生态效益的绿色廊道、智慧低碳节能的海绵城市、国际滨水游览的黄金水道。

(三)规划策略

通过公共设施规划、公共空间规划、公共通道规划、岸线改造规划、文创节庆规划形成分段设计导则。其中,对川杨河(黄浦江-上南路段)提出设计引导如下:

天际线优化:打造河口景观天际线,北岸耀龙路至济阳路商业商务与多高层居住形成起伏的天际线,南岸上南路附近形成商务天际线,耀龙路至济阳路形成高层居住与商务天际线交织的建筑景观。

空间引导:塑造河口滨水绿地步道网络;打开西营路、洪山路至滨水绿地的门禁;连通沿岸社区至滨江的街巷路;骊湾88园区沿岸增设水上架空栈道;耀龙路、长清路、上南路桥墩下增设行人通过的连廊。

打造自行车友好的骑行环境,优化地铁站点至滨水绿地的路线,串联周边主要公园。打造河口商业商务建筑景观地标,滨江绿地内塑造若干景观节点小广场,形成若干观景点。

三、后续工作安排

聚焦“贯通-提升-激活”核心任务,后续将通过以下措施推进三林地区川杨河两岸绿色漫步道建设事宜,将川杨河三林段打造成为“创新功能承载区、生态价值转化区、人文魅力展示区”,形成“前滩商务核-川杨生态带-三林宜居城”的新格局。

(一)分步实施,进一步研究绿道贯通可行性。一是通过专项项目进行部分改造,川杨河北侧(济阳路-上南路)已于20249月完成专项改造提升,川杨河北侧(上南路-杨高路)绿道项目己局内立项,争取2025年内完成。二是区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研究川杨河两岸沿线生态绿廊未贯通区域的现状、堵点及贯通可行性。

(二)沟通街镇,因地制宜稳步提升新面貌。将根据《上海市绿道专项规划》《上海市绿道建设导则(试行)》等技术指引,结合川杨河绿道贯通的研究,积极对接属地街镇,广泛听取市民意见,确保研究成果符合公众需求。除打造多层次绿化景观及完善基本步行功能外,因地制宜设置不同功能区域,如休闲座椅、观景平台、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

感谢你们对浦东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54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