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浦东新区人大七届五次会议075118号意见的答复
索引号 | SY-310115-2025-01785 |
文件编号 | 浦农业农村委〔2025〕105号 |
发布机构 | 农业农村委(乡村振兴局、集资委)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5-04-30 |
卜立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农业科技领域中智能装备发展的建议》(第075118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智能装备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
在浦东新区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框架下,我们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对智能装备产业的投入力度。2024年,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已支持多个涉及智能装备应用项目,推动智能装备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同时,借助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对从事农业智能装备研发新赛道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产品创新,为智能装备在农业细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实践经验。此外,张江种谷项目作为市、区联动打造现代种业示范区、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重要载体,也将智能装备纳入重点发展范畴。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惠政策,吸引智能装备研发企业和人才入驻,推动种业相关智能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提升种业生产效率与质量。针对智能装备研发引导,我们通过农民科技节、高素质农民培训等,定期组织现场观摩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向广大农人展示智能装备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优势。进一步建立智能装备示范点,组织更多农人参观学习,扩大示范范围,确保展示效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二、关于加强农业智能装备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
在加强农业智能装备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区农业农村委出台《浦东新区关于促进现代农业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浦东农业人才8条”,并纳入浦东新区“1+1+N”人才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打造与引领区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人才队伍。“浦东农业人才8条”,包括做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鼓励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从事现代农业、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带头人、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制度、加强涉农镇农技人员职称建设、鼓励农业科技人才开展科研和下乡服务、提升现代农业人才学历和职称、对典型人才进行奖励等内容。同时聚焦科技农业、种源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等重点领域遴选农业“头雁”培育对象,认真落实“一人一策”方案,实施“头雁”精准培育,明确为“头雁”提供一次性10万元的创业补贴。推进绿色农业生产、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农业金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政策向“头雁”倾斜,壮大“头雁”所在经营主体的发展能力。
三、关于完善智能装备服务体系
我委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组织针对农人的智能装备使用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和操作示范。培训内容涵盖智能装备的安装调试、日常维护、故障排除等方面。通过培训,农人的智能装备使用技能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加强培训需求调研,积极适应数字农业发展趋势和要求,加强农民培训数字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推进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发挥教授工作室、智慧农业实训基地等平台在创新攻关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打造一支高层次乡村数字人才队伍。我们将继续丰富培训形式,增加培训频次,扩大培训覆盖面,确保更多农人能够熟练掌握智能装备的使用方法。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持续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农业智能装备水平,助力浦东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