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087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SY-310115-2024-02474
文件编号 浦商委办理〔2024〕36号
发布机构 商务委(粮食物资局、航运办)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4-05-10

 

台盟浦东区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建立关于进一步推动浦东跨国公司总部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第087号)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浦东新区总部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浦东新区承载国家战略,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积极引进培育总部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高质量市场主体,使得浦东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成为上海乃至中国与世界经济交往、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

浦东历来重视发展总部经济,把集聚总部机构、提升总部能级作为建设五个中心核心区的战略性举措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助推力量,已先后出台推动浦东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推进本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文件,在浦东新区财政扶持体系中对纳入对总部企业的支持。在“十三五”总部经济财政扶持政策基础上,从企业诉求和经营实际出发,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进行优化,从功能拓展、资金使用便利度、贸易便利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商环境、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持续推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高质量发展。

截止目前,浦东新区已拥有各类总部企业1000多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54家(全市占比47.0%)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总部经济高地之一。浦东新区始终牢牢把握招商引资这条生命线,建立了一套招商和服务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经过近20年的发展,浦东已形成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大企业总部、营运总部、区域性总部、民营企业总部、贸易型总部和国际组织(机构)地区总部等多层次、宽领域的生态圈,正成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重要经济地标。

二、正在开展的工作

1、持续推进全球营运商计划(GOP

为全面贯彻落实引领区意见,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浦东新区率先启动了全球营运商计划(GOP,制定了浦东新区推动全球营运商计划(GOP)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截至2023年底纳入培育服务计划的企业有218家。围绕这一计划,浦东将重点实施能级提升、功能拓展、创新赋能、服务增效四大行动,持续培育和集聚全球营运商(2024年计划新增45家,2025年计划新增37家,到2025年末累计达到300家),发展面向全球、服务全球、配置全球的高能级总部,并不断创新业态、创新模式、提升能级,力争把浦东打造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

2、保持稳定延续的财政扶持政策

浦东新区从十二五起便将对总部企业的支持纳入财政扶持政策体系并一直延续到十四五期间,目前形成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大企业总部、营运总部、区域性总部以及总部类机构的多层次梯度性财政扶持体系,主要支持包括对总部给予一定的贡献度奖励及对于总部部分高管和人才给予人才支持。同时,积极落实市级总部政策,实行市、区两级财政分级负担的方式鼓励跨国公司总部设立与发展,提供开办补贴和经营奖励。2023年底浦东落实了对所有在运营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全覆盖走访,对于总部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满意率超过90%

3、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浦东深化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全流程、体系化、多层面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服务网络。一是浦东依托产业集群汇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积极鼓励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2023年发布了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十项举措,截至目前浦东共设有外资研发中心265家,全市占比达47%,由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约占1/4。二是推进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充分发挥龙头科技企业集聚的优势,鼓励企业投身浦东创业孵化,链接带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创新“热带雨林”。自20217月正式发布以来,巴斯夫、西门子、罗氏、微软等90家企业在浦东设立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2023年以来开展技术、资源等对接活动近1100场。

三、下一步推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

1、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优化总部经济资源供给。全面梳理汇总新区范围内适合总部机构入驻的办公楼宇和可用土地,推动把环境、能源、土地指标等资源向总部项目倾斜。研究符合浦东新区总部经济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体系,进一步提升政策有效性和精准性。二是优化总部经济制度型供给,用好立法授权,在反垄断、知识产权保护、企业信用等方面形成连续、稳定和透明的政策体系,如加快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加快研究适应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等。三是进一步加强政策的连贯性和可预期性。通过完善和拓展政企双向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和回应总部企业的关切和需求,消除政企间信息不对称,帮助企业准确把握政策方向。

2、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进一步优化政策宣传,对已有政策重新梳理和编排,使政策条例更加直观清晰,便利企业理解,同时积极拓展公众号、抖音、自媒体等新传播方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媒介作用,扩大政策的知晓度和普及度。二是优化政策奖励机制,实行差异化优惠奖励政策,加强对总部人才的支持,如结合区域人才工作实际和入学入园政策,定期修订完善人才子女就学办法,并在校内课后服务、个性化学习和辅导等方面予以倾斜照顾,消除人才后顾之忧。三是进一步优化浦东总部产业生态,用好浦东产业门类全、能级高的优势,持续搭建合作平台,支持总部企业进一步打通上下游各环节,深度嵌入浦东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持续拓展业务、降低成本。

3、加强重点领域突破

一是持续深入推动全球营运商计划(GOP)。通过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提升浦东总部企业的全球营运管理、贸易结算、分拨配送、研发维修等功能。建立国际贸易企业招商目录和项目清单,引进培育全球高能级贸易主体。新认定一批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支持贸易型总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功能复合叠加,向亚太、全球总部升级。二是推进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GOC。用好浦东新区开放优势,面向经济领域,重点吸引培育与浦东功能优势和产业特色相关的国际商会、行业协会、同业公会、产业联盟、标准制定组织等高能级国际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规则制定、资源链接方面的优势功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形成较强的品牌效应,服务拓展总部经济发展。

4、促进总部主体集聚

一是集中资源开展战略精准招商。加强对国内优势企业投资趋势的研究,跟踪分析国内外有关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动态,加大力度吸引总部经济中具有控制中枢功能的企业与组织;将有意向在浦东投资的国内外优势企业列入总部经济重点招商目录,开展精准招商,同时充分发挥其总部在国际同行业中的影响和地位,开展“以商引商”,吸引更多优势企业集聚。二是完善民营高成长性企业的发现和培养机制。加大对优质民营企业的吸引和集聚力度,发挥浦东新区专业服务机构集群优势,搭建法律、会计、审计、咨询、知识产权、资信评估与认证、技术与产权交易、公共关系、市场调研等专业服务平台,帮助民营总部企业突破经营瓶颈。以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建设赋能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使其加快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为民营企业总部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式的服务与支持,打造总部企业培养“预备队”。

 

 

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

2023510  

 

联系人姓名:沈千寻            联系电话:68547522

联系地址:世纪大道20014号楼207  邮政编码:200135


网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