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发布机构 世博管理局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1-06-18

2020年度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2020年12月21日

(邵蓓蕾)

 

2020年,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以翁祖亮书记到世博地区调研精神为重要指引,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以打造“秀外慧中”的“世界会客厅”为目标,以“世博地区倍增行动方案(2020-2025)”为引领,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抗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加紧“十三五”冲刺收官,加快“金色中环”起步,确保地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0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对表对标,地区“十四五”蓝图,在探索地区品牌和功能定位方面取得阶段性突破

创新性地提出打造“秀外慧中”的世界会客厅的功能定位。即以文化体育演艺为区域形象的先导,以前滩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的集聚作为基础,以新城区智慧城市治理和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标杆,以央企集聚区作为重要的发展平台桥梁。该功能定位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前瞻性地开展研究并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世博地区建设‘世界会客厅’的深化研究”、“世博地区若干经济功能问题研究”等专题成果基础上,完成地区“十四五”规划以及“张江高新区世博分园十四五规划”,围绕新时期的方位和定位、目标和任务、方法和路径等重要命题,提出世博地区“十四五”期间以“双循环枢纽”为魂,以“一核两翼”为脉,以“秀外慧中”为基,以“多彩世博、精彩演艺”为韵,以“2+3+4”产业功能体系为抓手,建设“最美”世界会客厅。

稳健有力地推进“金色中环”建设开局起步。强力推进、有力确保以“1+3”重点区域为核心的“金色中环”发展带建设,成立世博分指挥部,牵头联动协调相关街镇及开发公司,梳理地块现状和问题清单,跟踪区域规划编制、土地储备出让、项目开发建设等情况做好联动发展新文章。年内,推进前滩开发全面提速、御桥科创园二期项目提前开工、新杨思地块启动征收工作等。

(二)积极应对不利因素,迎难而上决战收官,整体发展呈现“稳中提质”

坚决落实区委主要领导年初调研地区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时提出的“三个统筹”要求,既打好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也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攻坚战,全力推进倍增计划落地。全年如去除房地产对税收指标和疫情对文化活动数指标影响,主要经济指标任务预计均能完成。其中,税收收入预计5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亿元,若扣除房地产限售因素,全年约实现3%-5%增长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17亿元;非财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去除纳统因素,预计超200亿元;限上商品销售总额预计47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210亿元。全年内资注册资本和实到外资预计同比增幅均达到两位数以上,其中,内资注册资本预计近1000亿元,实到外资预计5亿美元。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家新增央企等国内总部数1家,新增功能性机构和龙头企业数22家,新增亿元楼宇1个,引进国际组织(机构 3 家,举办大型文化活动预计141

(三)彰显政治担当,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竭心尽力完成重大任务保障工作

强化主场服务保障,为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进博会等重大会议活动顺利召开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搭建工作平台,开展联勤联动、群防群控,协调辖区内19家建设工地,整治户外围墙刷新、广告维修更换、工地护栏、场地平整、绿网覆盖等,从地面到墙面,累计治理了约12万m2,清理市容垃圾120吨,整治车辆乱停放13.86万辆次,切实提升了市容街景风貌;协调修缮新建绿化面积1860m2,新增花卉植物909处,清理垃圾10.5吨、道路冲刷1344万m2、公共设施冲洗347处。确保路面达到“四无、一见”,即无垃圾、无污染、无积尘、无积水、见本色。

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坚决护航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以全局观夯实防控底线,把补短板、强弱项、找差距作为追求一流的基本工作方法,以53栋重点楼宇防控包干为主,同时主动跨前做好协防楼宇、工地、大型活动防控保障,率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操作手册”并被新区作为工作模板推广应用,织牢“7×24”小时防控网,截止目前,区域内未出现确诊和疑似病例。积极贯彻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市28条”、“区18条”等政策,全年兑现财政扶持资金2.6亿元,受疫情影响企业兑现率达到100%;协调国有企业减免房租约8600万元,使约500家中小微企业受益;与财政局、金融局共同推进区域内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工作。此外,我局积极参与新区隔离点驻点服务工作,并承包了三甲港绿地酒店隔离点的相关工作,共计派驻26人次。

(四)坚持久久为功,推进核心功能培育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央企板块经济社会效益进一步显现。年内与中核集团等 央企以及市属国企集中签约重点项目,总投资额累计超1000   亿元,项目落地率近100 %,涉及生态环保、核电研究、能源投资、金融、贸易等领域。长江三峡投资管理、长江环保集团上海公司、长江电力销售公司、中信特钢、中黄金上海贸易公司、核电运行研究(上海)等一批央企项目顺利落户,注册资本共计728.3亿元。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鼓励龙源电力集团子公司、中外运华东公司等央企积极运用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扩大生产、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

跨国公司进一步加速“抢滩前滩”。清水建设被新认定为跨国公司总部。喜利得成功迁址世博(年税收约5000万元)。武田制药、松下电器、希尔顿酒店管理、普华永道等知名外企正在入驻过程中。跨国公司集聚前滩态势进一步得到强化。

文化活力逐步恢复释放。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举办“场馆联盟缤纷再启程”媒体见面会,助力文体演艺会展行业按下“重启键”。发挥政府协调保障作用,保障了疫情以来国内第一场室内大型演艺直播活动第一场有观众的大型演出第一场大型室内会展“双十一盛典”以及“和平精英国际邀请赛”等活动的成功举办。通过党建共建、业务推动等多管齐下,持续服务、保障世博文化公园、世博宋城演艺大舞台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推动自贸区专项资金项目——世博运动文化驿站、梅奔中心1200m2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文化创意孵化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地区又添文化功能设施新载体。

国际组织(机构)集聚建设稳步推进。新引进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上海代表处、国际卫生科学技术组织(PATH)、英国皇家特许船舶经纪协会上海代表处(ICS)等一批国际组织(机构)地区国际组织(机构)总数累计达到10家,占全区经济性国际组织(机构)总数的50%以上

)做强政务综合服务供给,优化区域治理格局,提升整体营商环境水平

党建引领区域治理创新迈出新步伐。针对世博地区存在管理权限分割、主体层级差异的情况,以区域化党建、联建为纽带,积极构建“区域共建、城市共治、资源共享、成果共惠”的社会治理格局。分别与世博集团、陆家嘴集团、三林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管理局、周边街镇、核心开发商“三位一体”的经济社会城市共治模式。召开区域化党建工作推进会,年内促成18家党组织分别签约共建,汇聚了开发主体、周边街道等从中央级单位到居民社区的党建网络,并开展了10余场活动。年内召开了世博地区第一届党代会,第一届工代会,成立世博地区综合党委班子、世博地区总工会。用好央地融合发展平台、文化场馆联盟、楼宇联盟等各类平台载体。在新的治理思路和模式牵引下,工作效能获得进一步提升,年内本单位荣获“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区域内一些跨界问题(如上南花城居民停车难、B片区地下空间地铁出口的开通问题)取得一定进展。

品牌塑造推介再上新台阶。“秀外慧中”的发展定位深入人心,一周内获得全国权威主流媒体引用超100次,在新媒体中营造出“关键词刷屏”的效果,对招商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开展“而立浦东、十年世博”等品牌专题宣传活动,组织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央媒采访团进世博和媒体央企见面会,包括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等在内的中央和市级重量级媒体进行集中报道,掀起区域品牌宣传新高潮。世博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世博金岸”影响力显著提升,新设审批政务服务功能板块,方便企业办事;年内发布报道460篇,头条阅读量较同期增长30%,粉丝数突破6300人,同比上升15%,原创率、互动率、转发率大幅跃升。举办第二届“青年工匠、世博分享”Talk Show暨情景党课、第届“爱世博、爱生活——世博水上嘉年华”“缘聚世博,情定滨江”青年交友等系列品牌文化体育活动,世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挂图作战”有新飞跃。建设“挂图作战”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推进区域经济管理服务工作,构建“资源统筹、全域覆盖、多层渗透”的区域经济数字化平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动态反映世博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实现手机终端“带图作战”功能,强化数据动态维护、实时运用。

审批服务有新亮点。加大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保障力度,协调推进世博宋城大舞台、前滩太古里、前滩中心超高层、耀华SK大厦等项目竣工验收、三林通用磨坊零增地改扩建、华泰金融大厦二次装修报批等工作,做好金砖国家新新开发银行、中核大厦、世博文化公园等重点工程项目临时工棚搭建备案管理。落实市区审改政策要求,推进营商环境3.0改革措施的落实,推进建设项目联审平台投入使用,全年完成审批工作量约450件。

安商稳商有新实效。发挥自贸试验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作用,会同市、区相关职能部门解决企业项目落地、业务发展、税收减免、人才落户、公租房保障等需求;举办聚焦“蓝天梦”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商飞产业融合对接交流、2020央地融合发展平台贸易金融专题讲座等活动全年调研企业1238家,收集问题和建议97个,问题解决率100%。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新提升。围绕浦东文明城区创评、卫生城区复评工作,落实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大型活动事中事后保障进一步细化,强化事前备案、事中执法保障、事后撤场疏导管理,年内保障各类大型活动共约77项199场,到访游客约241万人加强城运分中心建设,深化城运体制机制,创建“1+4+4+4”联勤联动工作运作模式(即1个综合化城市运行管理平台、4个管理主体、4支辅助力量、四方综评考核),全年受理城运工单1.1万件、同比上升152.9%,市民服务热线共受理工单341件,先行联系率达100%,满意率99.3%、解决率97.6%。推进“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全年规范整治合规大临12处,共计3.8万m2,拆除违规临检工棚15栋,腾地面积共计6000m2优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出台“一意见、两预案、三方案”。制定安全生产三年行动方案,按照“六不放过”要求,加强安全隐患联合督察力度,完善防台防汛应急联动机制

(六)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贯彻落实“四个责任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增强战斗力

强化四责协同,全面落实“四个责任制”。明确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抓实“四史”学习教育,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年组织中心组(扩大)学习12次。实行“四个责任制”清单式管理,以区域化党建和群团建设为抓手,完善夯实区域体系基层架构,积极推进“四责协同”和“四个责任制”覆盖向基层延伸。接受区委第12轮巡察和市委对浦东新区巡视的延伸,抓实市巡视组、区巡察组指出问题的整改工作,逐条分析并制定措施,建立健全一批长效常态工作制度。

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坚持民主决策,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年度召开党组会20次。落实廉政制度措施,建立健全党组书记——党组成员——部门领导“三级廉政防控责任体系”。开展“五大倍增行动”重点工作项目督察,认真落实工程招投标、购买服务、三用土地、统计等专项检查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内控制度,成立内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内审制度,发挥工作机制导向和约束作用。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素质和能力。配合新区做好科级干部调研工作。开展招商条线队伍专题调研。优化干部队伍配置,配合区委提拔副局长1名,调入处长2名,调出副处长1名,通过新区平台交流公务员2名。

、2021年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四届区委九次全会、新区务虚会精神,抓好“十四五”开局起步,全面落实倍增行动,推动世博地区形象、功能、效益不断跃升。

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建设“秀外慧中”的世界会客厅,努力成为世界级中央公共活动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主体功能承载区。着力推进以下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十四五”开局起步,努力提升世博对浦东贡献度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四个放在”和对浦东“两个放在”“三个在于”的使命要求,以及“三个成为”、“三个展示”、“五个新”的战略路径要求,以打造“秀外慧中”的世界会客厅为核心使命,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跑便是冲刺”的劲头,全力落实倍增行动计划,为“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力争实现税收收入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亿元、非财力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限上商品销售总额5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回迁企业数达到100家,以上数据为预测数,最终以新区相关职能部门下达任务为准)。

高举高打世博文化品牌,进一步把文化禀赋优势锻造为功能长板

努力成为展示浦东软实力和价值符号的重要窗口,以“空间为先、内容为主、价值为王”作为主线,营造更清晰的空间文化主题强化文化与空间融合,打好文化场馆招商牌,深化文化场馆联盟机制,完善“文化活动空间矩阵”。打造“世界会客厅”休闲文化带以2021年底即将开放的世博文化公园北区为主体,在四个长期保留馆、温室花园等文化空间及休闲区域,联动地产集团,重点聚焦时尚发布、艺术展览等都市休闲文化功能打造“世界会客厅”多元文化荟萃带围绕东体中心音皇音乐中心、信德演艺中心等,打造融通国内国际时尚文化交流的重要链接。打造更具主题性和体验度的多维融合产品体系。依托现有梅奔文化中心、东体中心等演艺强旅的基本盘,推出消费者深度参与的体验型旅游产品,策划推出“演艺之旅”+“会展之旅”+“运动休闲之旅”+“文化夜游”等,形成“串珠成链”的整体品牌效应。集聚更具活力和更有贡献度的文化产业主体在今年引入和平精英国际邀请赛、腾讯电竞博物馆项目基础上,采取优化政策、现场指导、审批协调等措施,从“流量中抓取商机”,加大从“活动流量”向“发展增量”转变的力度和速度,着力引进电竞、会展、体育等领域头部企业和运营机构,逐步建立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生态圈。

强化央企龙头引领和前滩外资带动,进一步增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

做强“中字头”产业生态。持续深挖央企“富矿”,深化研究、及早谋划央企产出的安排,支持大型央企来世博设立二总部、业务总部、海外总部,抓紧推进三峡集团、国网英大、中科曙光等重点储备项目落地围绕产业链高端、价值链高阶、创新链高能标准,以央企高能级板块为撬动,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做强央企贸易板块功能,引导企业开展离岸贸易业务,依托2个“千亿级”、5个“五百亿级”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打造以有色金属为代表、基于国内外资源配置能力的大宗商品现货贸易生态集成平台,探索大宗贸易“四流合一”(贸易流、物流、资金流与技术流)融合模式,提升定价话语权努力成为服务“双循环”的平台、通道、跳板。

拓展央地融合发展平台功能。发挥市级机关对平台建设的推动作用,并谋求更高层面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优化平台制度安排,针对不同产业设立平台专业委员会,巩固和发挥好央企在世博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稳定器和推进剂的作用,开展系列投资考察、产业对接活动,促进更深层次的产业融合发展。继续发挥央企服务站作为企业与政府沟通桥梁的关键作用,协调解决央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诉求,以更高水平服务能级推进企业认同、板块落地。

打造前滩外向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建设前滩外资总部办公集聚区,成立外资企业家俱乐部,加大前滩推介力度,放大前滩环境优势、配套优势、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对外资企业的吸引集聚力度。推动跨国公司总部“二次飞跃”发展支持在地总部叠加复合功能,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掌控力和价值链高端占领力。以打造国际组织(机构)“首位”集成区为目标吸引更多国际组织(机构)入驻世博地区,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大厦投入使用为契机,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标准制定权、行业话语权的国际组织释放投资拉动和经济带动效应国际组织落地。

四是下足“绣花针”功夫,进一步提升城区建设品质和治理现代化水平

大力推进“金色中环”发展带建设。明年重点围绕“四个一批”的目标推进,即完成一批规划编制、实现一批地块收储、推进一批项目开工、保障一批竣工投产,加快上农批地块、筠溪小镇等重点区域规划调整,推动御桥科创园三期等项目开工以及前滩一批重点项目竣工。同时,深化做精高品质的发展空间,探索推进白莲泾-大寨河-三林北港-小黄浦构成的滨水环线地区开发,重点聚焦白莲泾区域开发,推动嬴通公司、搅拌站等地块加快收储,研究推进三林北港河道两岸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争取纳入两个水环的开发计划。

深化“三位一体”的经济社会城市共治模式。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联建的作用,深化管理局、周边街镇、核心开发商三方面主体在经济、社会、城市领域的共治探索。明年着力打造“分布式、众筹式、共享式”的党群共治服务模式,重点深化与世博发展集团的战略合作,与三林镇、陆家嘴集团共同探索前滩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设位于央企片区的“世博央地融合党建服务站”,做实央地融合党建平台和央地工会联席会议等工作平台。

运用科技赋能推进智慧化治理。以上海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为机遇,持续做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落实应用,整合打造多领域、全要素、成闭环的智能治理平台,推进重点数据采集、加工、运用,打造更多智能科技应用场景,不断创新,探索大型文化活动、商业活动过程监管模式,努力构建形成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智慧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