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环境数据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场公众开放日让大家走进环境监测
索引号 | SY0024568020202100466 | 发布机构 | 生态环境局(水务局、海洋局、绿化市容局)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1-08-27 |
“2021年8月25日8:00,浦东新区的实时AQI指数为29,空气质量等级一级,空气质量状况优,无首要污染物。其中,PM10的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指数为22,PM2.5的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指数为29。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我们身边的这些数据是怎么产生的?监测数据背后演绎着怎样的故事?
为了扩大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度,积极响应政府开放月活动,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结合推进环保设施和向公众开放的行动,今天以“环境监测,在你身边”为主题,开展了公众开放日活动。
今天向公众开放的项目包括:环境监测在线监测网络监控中心、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站浦东超级站、环境监测实验室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场景、噪声自动监测点以及环境科普教育基地。
这些开放内容集环保科普知识、科学监测方法、仪器设备原理、监测过程、数据信息处理和环境质量报告为一体,展示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耳目和喉舌的重要作用。通过现场观摩实验室分析人员工作状态,介绍监测分析原理、数据用途、对应污染物的环境危害,一系列的监测数据形成的监测报告,不仅反映污染现状,更为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实地参观楼顶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站浦东超级站、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大气颗粒物监测、降水监测设施等,展现浦东新区监测环境质量的手段及方法,环境监测的手段正向着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发展,可以实时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通过大屏幕演示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平台,向公众展示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流程、AQI指数的影响因素、污染物输送的速率和扩散范围的判断。
环境监测公众开放日活动是扩大公众参与、深化政务公开、提升政府透明度的重要举措,通过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形式,进一步提高民众环保的参与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开放活动,让公众走近环境监测工作,了解环境监测程序,普及环保知识,通过“公众参与”等方式全面直观的感受政府工作,增强公众对环境质量监测科学性、准确性的理解,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共同呵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