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湿地之美!亲历“走进九段沙,展示生态美”政府开放日活动
索引号 | SY0024568020202200247 | 发布机构 | 生态环境局(水务局、海洋局、绿化市容局)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2-08-22 |
“走进九段沙,展示生态美”
政府开放日活动
政府开放日活动
政府开放日活动是扩大公众参与、深化政务公开、提升政府透明度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要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下称九段沙中心)结合实际,策划、开展以“走进九段沙,展示生态美”为主题的政府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合庆镇海塘村村民共同参与。
九段沙探索之旅,出发!
8月3日下午,合庆镇海塘村村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九段沙湿地生态展示馆。村民们一路走过序厅、展厅、演绎厅、尾厅,深入了解湿地概况,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魅力、湿地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同时了解九段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保护区开始到现在的发展历程。
首先,工作人员带领观众走进展示馆序厅,了解湿地的概念、湿地的功能等。以世界湿地与中国湿地的展示为切入点,由大至小,逐步过渡进入九段沙湿地的介绍。
湿地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环境功能,“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生命摇篮”,与森林、海洋一起并成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九段沙湿地地处长江与东海的交汇处,位于长江口南槽与北槽之间,面积为420.2平方公里,由江亚南沙、上沙、中沙、下沙及其周边浅水区域组成。九段沙湿地被称为“上海最后的处女地“是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在这里,大家参观了九段沙湿地中的底栖动物、浮游动物、高等植物、昆虫、鱼类、鸟类的图文版介绍和模型。
在九段沙发现过多少种生物呢?一起来看下↓↓↓
截至2021年6月,九段沙湿地的生物名录中有:
浮游植物139种;海三棱藨草、芦苇等高等植物63种。海三棱藨草是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长江口及杭州湾沿江或沿海滩涂。
鱼类135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鱼类有白鲟(已灭绝)、中华鲟、花鳗鲡、胭脂鱼、松江鲈5种,经济鱼类如中国花鲈、斑尾刺鰕虎鱼、鮻、鲻等种类繁多。
鸟类22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黄嘴白鹭、黑脸琵鹭等8种;二级保护鸟类有小天鹅、鸳鸯、白腹鹞、大杓鹬等39种。
还发现昆虫319种;大型底栖动物123种。
在结束了参观之后,九段沙中心随即开展了座谈交流,帮助村民更深入地了解九段沙湿地生态保护的理念与近些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
村民们纷纷赞赏九段沙的风貌,感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之下的生态美,体会到了湿地工作者科考艰辛,表示将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