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浦东最美巡河路线:北庄荷韵小流域
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生态环境局(水务局、海洋局、绿化市容局) |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3-04-26 |
作者:顾燕、王阳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云水的无所羁绊、从容自得,是世人皆所向往之境界。在浦东周浦镇的东南部,有着一个水风清、晚霞明,有着片片芙蕖盈盈之美、自然天成朴实之美的“北庄村”。
北庄村东面接壤川沙新镇其成村、连民村,南与新场镇坦西村交界,西与瓦南村相连,北与棋杆村为邻,总面积3.37平方公里,河网水系密布,粮蔬瓜果遍地。北庄村是2021年周浦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四村带全镇”中的一村,与周边的界浜村、棋杆村、沈西村一起助力周浦镇推进更高品质、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创建。至2022年底,小流域内完成河道综合整治166条,建成2条星级河道、20条幸福河湖、滨河步道10km,小流域内河道水质常年保持在Ⅳ类以上。
来到北庄路与漪荷路交叉处,这儿周康4路公交车可到达,河边设有停车场。沿浅蓝的“健康环”,东行就来到“漪荷园”,远远就可到看到园内清亮的小河弯弯,滨河步道蜿蜒,河畔芳草茵茵,稳步换景,天空湛蓝,清风拂香,心旷神怡。
走上“九曲栈道”,可见泛着涟漪、清澈见底的河水之中已小荷尖尖,这儿有粉黛、碧莲、八破一莲、案头春等诸多荷花品种,各色荷花从中夏到初冬相继登台,持续可赏美丽荷景。岸上还有樱花和柳叶马鞭草,在樱花季,还可来此领略“一树樱花映碧天,拂风弄月雨飞帘”的美景。
50
小流域内的“荷韵花廊”最夺人眼球,花廊的造型,远看是一朵在清清河水边盛放的荷花,坐于花廊之下小憩或慢慢穿过花廊,似凌波仙子置身荷塘,似闻朱自清文中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穿过“荷韵花廊”,来到“荷心广场”,广场与对岸的“荷风亭”呼应,呈四角形的亭子坐落于清涟河水之中,于亭中,看朝霞、听鸟语,感受水上清风扑面,实在是一方惬意自在小天地。
感受完北庄小流域的内核——荷韵翩翩的“漪荷园”,沿着浅蓝色的步道,可向东行,即可感受三面环水、三桥串联、被“黄泥浜、焙灶港、西横泥浜”三条清亮宽阔的河道滋养着的北庄。
河名映射了历史。从“焙灶港”之“灶”、“焙”两字足见在此河在浦东盐史上的代表性。“焙”顾名思义即熬制,“灶”即熬制食盐的处所或设备。浦东历史上曾经兴盛盐场。南宋年间上海浦东下沙盐场建立时,盐场下原设有下沙南、下沙北、大门和杜浦4个分场,分场下各设有10个灶户,各灶户各由20家煎灶(或称“灶座”)组成。据元朝陈椿所撰《熬波图》介绍,当时各灶生产盐,首先必须“开河通海”,利用河道将“煮海作盐”的原料海水引来。有关盐民们在海滩上选择适合的地方作为盐田。经过平整后,在盐田上均匀地铺上土灰,引入海水,晒干,如此反复淋晒,以使土灰中的盐分增加。之后,将土灰放入池中,浇上咸水,将含盐浓度很高的卤水渗到池底,通过底下管道流到边上的卤井中,再将卤水放到大铁盘上煎熬。随着水分蒸发,盐卤渐渐浓厚,最后析出固体食盐。
临海的浦东地区历史上盐场兴盛,很早就拥有一个比较发达的水上交通运输网络系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后来,很多与灶有关的河道地名保留了下来。焙灶港便是其中之一。
数百年以来,焙灶港等河道默默蕴藏了历史,经历了曲折,也见证了今朝,如今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让河道更加健康、更加清亮,北庄也因此更具姿韵、更加美丽。
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的建设大大提升了北庄村的风貌,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村民百姓的感受度,不仅有廊有亭有桥有小坐之处,还可以在小流域内蜿蜒贯通的健康步道健身休闲,在碧水环绕的四季风光中体验满满的幸福之感。
(作者单位:浦东新区河长办、浦东新区周浦镇河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