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SY0024560280202100372 | ||
信息名称 | 《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政务公开办 |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1-10-27 |
《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包括发展基础、发展形势与机遇、指导思想、产业体系、产业布局、保障措施六个部分。
“十四五”期间,浦东新区将全面推动《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落实落地,全面强化“四大功能”,促进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深度融合,发挥“五型经济”导向作用和数字经济赋能作用,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六大硬核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以“六大服务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1.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依托国家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等公共平台,打造辐射亚太的创新平台体系。
加快建设先进工艺、特色工艺生产线,着力促进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集群协同发展。
2.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坚持创新研发和高端制造并重,提升创新药研发成效与产业化程度,加强生命健康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项目布局。
充分发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与转化功能平台等平台的服务效能。
3.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围绕制造、医疗、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更广泛的“智能+”深度融合应用。
搭建公共算法平台、算力体系和开放共享数据集,打造一批高水平开放创新平台。
二、聚焦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以“六大硬核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1.做大做强“六大硬核产业”
“中国芯”:芯片设计着力提高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新兴主流芯片研发能力;制造业积极扩大成熟工艺和特色工艺规模制造能力;装备材料业大力提升产品高端化、系列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创新药”:聚焦现代生物治疗产品和重大生物制品研制,推进新型化学制剂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医药生产、代工、高端医疗器械等发展。
“蓝天梦”:加快新型支线飞机(ARJ21)批量生产和系列化改进改型,推动单通道飞机(C919)实现适航取证,扩大批产规模,推进宽体客机(CR929)研制。围绕发展大型客机、航空发动机等,培育集聚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关键配套企业。
“未来车”: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技术提升,支持建设“整车——零部件”本地配套产业化项目。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示范应用,聚焦车路协同车联网,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研究制定智能汽车标准体系。
“智能造”:聚焦智能工厂等重点领域,力促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加快研制具有自感知、自控制、自决策、自执行功能的智能制造单元、工业机器人和仓储机器人,大力推进医疗康复、养老陪护、安防救援、教育娱乐等智能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
“数据港”:建设国际数据港和数据交易所,打造全球数据汇聚流转枢纽平台。支持数据开放共享、数据标准统一,发展数据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服务技术。
2.推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成套设备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稳中提质。着力提升电子元器件制造能级,提高电子元器件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的占比,促进下游通信设备制造和终端电子产品发展。
提升汽车制造产业优势和规模。加强与多个汽车品牌企业的合作,做大做强自主品牌。
提升成套设备产业制造与系统集成能力。聚焦高端、精密、柔性制造,以整车、整机、整船为牵引,推进高端制造产业链协同发展。强化海洋工程平台等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综合设计建造能力,带动完善国内供应体系。
3.促进大型邮轮、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引领量子科学、类脑科学、基因工程等先导产业发展
建设世界级大型邮轮生产及配套产业基地。攻克大型邮轮总装建造、动力装置、模块化舱室等关键装置核心技术,建立大型邮轮建造体系、检测验证体系以及标准和知识产权框架体系。
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提升关键战略材料、相关基础材料和配套材料发展能级。提升新材料基础支撑能力,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提高新材料应用水平,推进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
引领先导产业发展。量子科学方面,突破量子技术新机理新方法和核心量子器件。类脑科学方面,推动脑机融合技术与类脑芯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基因工程方面,建立从实验室到临床阶段的基因治疗研发关键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临床转化。
三、紧抓对外开放机遇,以“六大服务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资产管理推动资产管理公司全球总部或亚太区总部在浦东集聚。吸引国内持牌类金融机构理财资管子公司,促进国内资管机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
融资租赁要进一步集聚融资租赁企业,加快发展飞机、船舶等融资租赁业务,扩大租赁资产跨境融资交易规模。
总部经济要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加快推进地区总部和各类功能性机构集聚业务、拓展功能、提升能级,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升级为亚太区总部、全球总部。加快培育集聚本土跨国公司和企业总部,吸引国内企业总部或第二总部,培育浦东龙头企业成长为各类总部。
大宗商品要发挥期货交易所等平台功能,实现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等大宗商品交易规模进一步增长,提升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探索模式创新,推进期现联动,成为全球生产与贸易网络中重要的枢纽型节点。
文化创意要发展网络文学、网络视听、动漫、在线直播等在线文娱场景,推动游戏、电竞、影视、演艺等产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品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容型、原创型、外向型文化企业。
专业服务要进一步扩大法律服务、会计服务、人才服务、信用评级等的国际化程度,拓展国际化视野和布局。提升知识产权、科技研发等服务的层级。
四、“五型经济”的导向作用
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六大硬核产业以创新型为主,将探索科创总部园区建设,构建全覆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健全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六大服务经济不仅包括金融、航运、贸易(如离岸转手买卖)、文化等方面的开放创新,还涉及“五型经济”的另外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服务品牌建设。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引进一批具有全球标识度的高端品牌商和具有全球战略资源配置能力的零售商,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特色精品店、品牌集成店、智能体验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建设进口消费品集散枢纽,推动线下消费提质扩容。
二是大力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型经济。发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域总部、国际组织(机构)地区总部,助推央企、民企总部在浦东逐步成长壮大,积极提升本地龙头企业总部的国际竞争力。优化总部运营营商环境,以开放促改革,帮助落户浦东的总部企业成长为亚太乃至洲际性、全球性的决策枢纽和指挥中心。
三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联动的流量型经济。做大做强申贷续贷还贷、智能投顾和投资理财、保险、便民缴费等线下线上业务和金融大数据分析。建设数字贸易交易促进平台。推进航运要素的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口岸建设。拓展网络文学、网络音频、网络视讯、网络手游、动漫电竞、在线比赛、在线直播业务,运用数字技术发展全景旅游、智能导游等虚拟现实交互旅游场景。探索“云购物、云服务、云终端、云供应”。
五、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
提升数字产业化能级。鼓励数字化设计与虚拟仿真系统开发,不断提高软件稳定度和成熟度。依托大数据,着力发展数据服务,深化政务、医疗、教育、交通、旅游、工业、航空、物流等领域大数据应用。
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实施产业数字化跃升计划(GID)。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发展,着力打造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增强跨设备、跨企业、跨地区的业务处理与协作能力。
打响新生代互联网经济品牌。发挥浦东特色电商、网络视听、在线展览展示、在线金融等领域新兴头部企业的示范作用,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向全渠道运营商、新零售企业转型。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高水平建设5G网络和核心组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管系统等网络设施,建设高性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探索跨境数据流动分类监管模式,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
六、聚焦“一带两廊一环”产业布局,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形成“一带两廊一环”产业布局体系,即打造外高桥、金桥、张江、临港“南北科技创新带”,打造陆家嘴、世博等沿江产业走廊,打造外高桥港、外高桥保税区、浦东国际机场空港及联动区域、洋山港、洋山保税港区沿海产业走廊,持续推进“金色中环”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浦东新区特色产业园区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