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浦东新区促进乡村民宿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的政策解读

索引号 SY-310115-2022-71225 发布机构 政务公开办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1-01-08

 

 

 

浦东一直在积极探索民宿发展,民宿行业自 2015 年就已起步。 2016 年,浦东出台综改文件《浦东新区关于促进特色民宿业发展的意见(试行)》; 2018 年,成立特色民宿领导小组。在探索民宿发展之路的同时,浦东的旅游业正从传统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型突破。 5 年来,浦东特色民宿已经发展成为浦东最有品牌、有品质、有品位的都市乡村游载体。去年,位于连民村的宿予民宿还被评为上海市第一批五星级乡村民宿。

与此同时,由于浦东特色民宿定位高、标准高、门槛高,浦东至今只有 4 家民宿证照齐全。而随着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开园,无证无照的乡村民宿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快速增长。通过对全区 24 个镇的全面排摸,截至今年 9 月底,浦东共有乡村民宿百余家,绝大部分位于川沙、周浦等国际旅游度假区附近区域,迪士尼游客是其主要客源。

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成果、转入常态化防控以来,浦东民宿市场大幅回暖,国庆期间更是一房难求,针对民宿的投诉也大幅增加。对此,市、区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明确指出: “民宿的规范管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市政府副秘书长、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提出具体要求: “树立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强化事前、事中监管,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为堵漏洞、补短板、化风险,浦东结合调研实际,按照 “安全、卫生”的总体要求,形成规范管理实施方案,实施统一规范管理行动。为压实责任,涉及到的相关委办局及街镇明确了浦东新区乡村民宿规范管理专项行动负责人。

在浦东百余家乡村民宿中,除去宿予等 4 家浦东特色民宿外,营业执照实地注册的很少,且注册名称包含 “酒店管理”、 “农业休闲观光”、 “文化传播”等,与实际经营内容不符,几乎都没有住宿业相关许可证。住宿经营合法性,无疑成为困扰乡村民宿发展的 “老大难”问题。

根据此次印发的实施办法,以往概念模糊的乡村民宿,从此有了确切的定义 —— 即符合上海市乡村民宿要求,结合所在地风俗文化、景区景观、生态环境,为游客休闲度假提供主题鲜明、绿色环保、体验良好的高品质特色住宿服务。

重新定义后的乡村民宿,适用于单体建筑内的房间数量不超过 14 个标准间(或单间),最高 4 层,且建筑面积不超过 800 平方米的民宿。实施办法不但给出了乡村民宿的定义,还有设立条件、申报程序等,同时还以附件的形式,对乡村民宿治安标准、卫生标准给出明确要求。此外附带的《浦东新区乡村民宿房屋登记表》和《浦东新区乡村民宿诚信经营承诺书》用于民宿经营者申报填写。

实施办法更以体现发展新理念,体现文旅融合,加强对卫生、安全、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同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致力于形成 “一家一品一特色”的总体布局,突出 “品牌、品质、品味”,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休闲度假体验,集约发展高品质乡村民宿。通过健全有效监管机制,浦东将更加有序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丰富浦东文化旅游体验。

通过规范管理统一行动,浦东对正在运营的民宿,开展房屋结构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大检查,有安全隐患且拒绝整改的乡村民宿,将被依法关停取缔。到 2020 年底,全区将完成在运营存量民宿全覆盖规范化管理,发证纳管一批、取缔关停一批,严控增量,形成安全卫生、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对有意向开展民宿经营的申请人,则可通过线上 “一网通办”总门户,在浦东新区 “市场准入一业一证申办”中选择 “我要开乡村民宿”办理审批事项。 “我要开乡村民宿”模块由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开发,直接实现多证合一、一证准营。区行政审批局对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核发乡村民宿行业综合许可证,申报人通过 “一网通办”实现 “一证转正”。

随着实施办法的出台,浦东乡村民宿正式从无明确部门管理到建立综合监管机制,从无明确要求到有明确的准入标准,从无明确的规范到有组织和法治保障,实现从 “三无”到 “三有”的规范管理化升级。

浦东将深入推进乡村休闲旅游,深度挖掘乡村优势特色资源,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制定推行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标准,鼓励民宿经营主体参与等级评定,形成奖优罚劣的竞争格局。加强行业监管,强化新区乡村旅游市场执法,组织开展乡村民宿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服务质量与培训,培育专业化乡村民宿人才队伍,推动行业自律,鼓励浦东乡村民宿经营主体成立或参加乡村民宿协会,促进行业自我管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