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SY-310115-2022-70687
信息名称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卫生局等三部门制订的浦东新区关于推进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政务公开办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11-01-17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卫生局等三部门制订的浦东新区关于推进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浦府办〔2010〕78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世博核心区配套工作指挥部、川沙新镇:

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人保局制订的《浦东新区关于推进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十一月四日

 

 

 

浦东新区关于推进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转变服务模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浦东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在浦东新区部分地区试点“全科医师联家庭、全科团队入社区”新模式,为居民提供连续、基本、综合和个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扩大全科团队服务内涵,积累经验并逐步推广,最终实现区内居民的健康管理,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二、基本原则

(一)政策引导、自愿签约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积极引导试点地区居民自愿签约,形成社区卫生契约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确定试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并逐步扩大至对全人群的全程健康管理。

(三)服务规范、内容明确

推进试点地区全科团队服务规范化建设,以目标为导向,明确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流程,实现全科团队与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形成家庭健康管理的良性互动。

(四)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以信息化为手段,整合试点地区卫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依托区域医疗联合体实现门诊预约、住院优先及双向转诊等。

(五)深化改革,配套推进

在规范、深化全科团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家庭“三站式”服务的同时,同步推进人才培养、经费保障、绩效考核等配套措施。

三、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逐步推广以全科医师为服务主体的全科团队家庭责任制工作,转变传统“坐堂式”等病人的就医模式,构建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载体、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契约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安全、可及、综合的医疗保健服务。有效提高慢性病控制率,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引导居民有序就医,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四、工作任务

(一)确定试点范围,制定试点方案

以塘桥、潍坊、金杨、高桥、康桥、大团等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单位,制定统一的试点方案,试点成熟后逐步推广至浦东新区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转变服务模式,推广全科团队服务

以契约式、团队式为主要服务形式,以户为单位签约,开展社区健康保健“三站式” 服务。

(三)明确服务对象,实行重点干预

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障人士及慢性病患者等为重点对象,为签约家庭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等“六位一体”服务,逐步实现重点人群全覆盖,重点疾病有效干预。

(四)提供优先措施,方便居民就医

以区域医疗联合体为基础,完善电话预约、双向转诊、协助住院等机制。同时探索社区与二、三级医院间的快速转诊机制。

(五)完善绩效考核,提高人员待遇

参与家庭责任制的全科医师优先纳入社区卫生事业编制,享受相应福利待遇。制定全科服务团队绩效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设立专项补贴和奖励资金。鼓励团队间良性竞争,并探索建立淘汰机制,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

完善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站(室)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化建设,重点做好电子健康档案、全科医师工作站等的开发利用,加强人员培训,并搭建各试点地区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居民医疗、健康信息的共享互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成立浦东新区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恩迪  副区长

副组长:孙晓明  马嘉楠  王德宝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

(二)部门协同,保障监督

1、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全力支持改革推行。起草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预算方案,建立团队选拔、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的科学指标体系。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督查,做好评估和阶段性总结,及时调整试点方案,根据试点情况推广改革措施。

2、财政部门: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要求,在部门预算中落实相关工作经费。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并对改革的进展加强绩效考核。

3、人保部门:完善全科医师及其他全科医务人员的入社区卫生事业编制手续。根据政策合理核定各试点单位配套医保额度。

4、街道办事处、镇政府: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宣传推介,协助收集原始资料,对于改革中涉及社区公共服务的措施予以支持。

(三)加强宣传,广泛参与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积极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加强与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等基层管理组织和辖区单位的协调与沟通,争取支持,引导居民自觉自愿签约。

(四)团队建设,提高能力

开展现有全科医师及全科团队培训,使其充分了解相关理念、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掌握信息化技术。鼓励单位非全科医师接受全科执业培训并进行执业注册,制定优惠措施吸纳经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毕业生,开展社会招聘,补充全科服务队伍,提高服务能力。

(五) 经费落实,编制保障

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按照相关要求,落实人员待遇和专项经费,完善预算制度。经费的拨付应当与全科团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等考核结果挂钩。

 (六)认真总结,及时通报

各有关单位要重视发掘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认真整理、分析,及时汇报,及时反馈,便于政府部门调整方案,全面推开。

六、试点时间

试点从2010年11月1日起实施。2011年5月1日至5月15日完成中期考核评估及方案调整。2011年11月1日起至11月15日完成整年考核,并制定下一步推进方案。

 

 

 

浦东新区卫生局

浦东新区财政局

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一○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