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浦东新区2012年区本级决算及201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 SY0024560280202100803 | 发布机构 | 政务公开办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13-10-20 |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全区各部门坚持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认真落实浦东新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的有关决议,以及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审查意见的要求,团结奋进,迎难而上,努力在调整结构、提升质量、强化功能中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此基础上,全区预算完成和决算情况较好。
一、2012年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汇总区本级和镇级决算,2012年,全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50.30亿元,增长10.0%,完成预算的100.0%。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结算收入等106.85亿元,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0亿元,全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计667.16亿元。全区地方公共财政支出666.63亿元,增长8.4%,完成调整预算的102.2%。全区地方公共财政收支相抵,当年结余0.53亿元。
2012年,区本级公共财政收入471.64亿元,增长8.9%,完成预算的100.2%。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结算收入85.81亿元,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0亿元,区本级公共财政收入总计567.45亿元。与向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比较,区本级公共财政收入减少0.07亿元,主要是根据市政府《关于本市进一步深化完善“十二五”期间市与区县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财政体制改革下放户管后与镇级财政之间的调整所致。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567.45亿元,增长8.4%,完成调整预算的102.5%。与向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相同。区本级公共财政收支平衡。
(一)2012年区级公共财政收入决算情况
2012年,公共财政收入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地方财政收入从一季度下降7.0%,到上半年增长2.3%,一至三季度增长6.2%,全年增长10.0%,总体呈现“前低后高、逐季回升”态势。二是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税收增长9.9%,高于第二产业税收增幅8.8个百分点。
区级公共财政收入各主要项目的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流转税242.92亿元,增长10.0%,完成预算的100.3%,增收22.14亿元。主要增收因素:由于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及商贸业增势较好等因素拉动,增值税增收50.26亿元。同时,由于受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影响,使得增值税完成年度预算148.3%,营业税仅完成年度预算的76.3%。
2、所得税176.45亿元,增长6.2%,完成预算的99.3%,增收10.35亿元。主要增收因素:一是金融业、商业等行业企业所得税增势较好、市对区县跨地区企业所得税分配增加,企业所得税增收7.19亿元。二是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高收入人群不断扩大、征管力度持续强化,以及商业、金融业个人所得税增势较好等因素拉动,个人所得税增收3.16亿元。
3、其他税收124.54亿元,增长15.0%,完成预算的100.1%,增收16.29亿元。主要增收因素:一是受土地增值税清算收入集中入库等因素影响,土地增值税增收15.90亿元;二是受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资金清算等因素影响,城建税增收2.92亿元;三是受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低位运行等因素影响,契税减收7.26亿元。此外,如印花税、房产税等小税种则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4、非税收入6.40亿元,完成预算的108.4%。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5.23亿元,其他收入1.17亿元。
(二)2012年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决算情况
2012年,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的预算安排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支出安排有保有压,有促有控,资金保障重点进一步向“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民生改善、自主创新、公共安全等领域倾斜。
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各主要科目的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32亿元,完成预算的94.2%。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手续费地方负担率下调等,导致税收征管经费和手续费支出减少。
2、国防支出0.36亿元,完成预算的109.6%。超过预算部分主要是民防等部门的人员经费和机构经费以及民兵军事训练专项经费。
3、公共安全支出23.05亿元,完成预算的110.8%。超过预算部分主要是通过预备费安排政法条线政策性增支、公安“必配装备”经费等。
4、教育支出91.13亿元,完成预算的123.2%。超过预算部分是通过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年初基本建设财力等方式,增加安排教育基本建设支出以及中央和市财政增加教育费附加等专款。
5、科学技术支出39.38亿元,完成预算的113.0%。超过预算部分主要是增加开发区经济扶持资金和信息化项目中央专款。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32亿元,完成预算的102.5%。超过预算部分主要是增加市民运动会等赛事补贴以及上级专款补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经费等。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68亿元,完成预算的108.2%。超过预算部分主要是中央专款安排的军队离退休人员安置经费和春节期间对优抚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等。
8、医疗卫生支出23.63亿元,完成预算的131.2%。超过预算部分主要是增加安排公共卫生服务补偿资金、医改资金、周浦医院基建项目、医院开办费等。
9、节能环保支出2.25亿元,完成预算的108.0%。超过预算部分主要是增加了国家禁止开发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中央补助专款。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49.28亿元,完成预算的98.3%。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通过科目调整,用于增加安排教育基本建设支出。
11、农林水事务支出31.33亿元,完成预算的100.5%。
12、交通运输支出23.73亿元,完成预算的101.5%。超过预算部分主要是地方债券转贷收入增加基本建设支出,用于申江路高架专用道建设等项目。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90.24亿元,完成预算的119.3%。超过预算部分主要用于增加开发区财政扶持资金。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3.73亿元,完成预算的113.2%。超过预算部分主要是预算执行中,中央和市财政增加家电以旧换新等专款。
15、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6.40亿元,完成预算的123.1%。超过预算部分主要是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资本性支出。
16、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06亿元,完成预算的101.2%。
17、住房保障支出9.97亿元,完成预算的201.8%。超过预算部分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以及上级专款和中央补助公共租赁房专项资金。
18、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0.03亿元,完成预算的102.0%。
19、其他支出4.56亿元。主要用于“乡财县管”激励资金、“撤三建二”专项补助以及向镇级专项转移支付其他费用等经费。
(三)2012年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和预备费的安排使用
1、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的安排使用
2012年,本市的地方政府债券经市政府批准,将其中的10亿元转贷浦东新区使用。根据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批准的《关于浦东新区2012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障性安居工程1.00亿元;二是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0.98亿元;三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1.22亿元;四是水利基础设施1.40亿元;五是市政建设(含城市轨道交通)2.50亿元;六是公路建设2.90亿元。
2、预备费的安排使用
2012年新区预备费预算12.00亿元,实际支出12.00亿元,已包含在相关支出科目的决算数中。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性增支4.02亿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等。二是财政教育支出比重达标支出1.64亿元。三是公共卫生服务补偿资金1.46亿元。四是城市综合管理经费1.41亿元,主要用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经费、环卫作业经费、消防实事项目等。五是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资本性支出1.20亿元。六是早期动迁安置房综合整新专项1.00亿元。七是杂项增支1.27亿元,主要是公安局“必配装备”经费、武警对口支持经费、启用临港办公中心后勤保障经费等。
(四)2012年区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汇总2012年区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以下简称“三公经费”)支出,合计3.30亿元,比预算下降0.53亿元。其中: 出国(境)经费0.24亿元,比预算下降0.09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2.24亿元,比预算下降0.25亿元;公务接待费0.82亿元,比预算下降0.19亿元。
二、2012年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12年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111.1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0.3%(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收入由于受部分地块收入分配政策调整、房地产调控和土地供应政策向保障性住房用地倾斜等因素影响,未完成年度预算),加上上年结余、地方教育附加等,财力收入总计270.12亿元。当年支出130.0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1.6%(主要是收入未完成年度预算,支出相应调减)。收支相抵,年末结余140.09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按国家规定专款专用,结余资金结转以后年度滚动使用。
2012年政府性基金年末结余140.09亿元,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结余100.75亿元。扣除土地出让开发成本及计提相关专项等,实际区本级可安排的土地出让金结余不足4亿元。
三、2012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2012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11亿元(其中:应交利润收入3.08亿元,国有股利(息)收入0.0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5%,加上上年结余0.13亿元,财力收入总计3.24亿元。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2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6%,其中:用于对重点产(企)业的资本性支出2.77亿元,用于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等费用性支出0.31亿元,用于国资监管等其他支出0.14亿元。收支相抵,年末结余0.02亿元。
四、2012年预算执行效果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区委的领导下,新区各部门、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区委的决策部署和区人大的有关决议、意见要求,按照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发挥财政杠杆作用,积极扩大财源增长;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要求,做好各项财政工作,顺利实现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目标。
一是大力支持经济发展。 落实“十二五”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开发区建设和发展,扎实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等工作,区本级经济发展支出达到132.18亿元,比上年增加21.84亿元,增长19.8%,促进了新区产业升级和功能提升。
二是切实保障民生投入。 落实国务院、上海市有关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合理安排财政教育增量资金,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高中、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定额标准分别比上年提高了80%、90%和45%。安排校安工程专项资金2.5亿元,学校消防设施资金投入1亿元,为学校安全保障工作提供资金保证;加大新农合、新农保等投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6.71亿元,完善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偿机制、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等;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村庄改造全年投入15亿元,涉及14个镇57个行政村,惠及4万多农户。安排农民增收扶持资金3.05亿元,通过政策带动效应,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区本级民生投入216.57亿元,比上年增加34.26亿元,增长18.8%,促进了民生问题改善。
三是加大基本建设投入。 统筹各类财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妥善应对政府债务偿还高峰,区本级财政建设财力达到169.99亿元,比上年增加4.48亿元,增长2.7%。
四是合理保障重点增支。 统筹各类资金,合理保障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增支因素,如早期动迁安置房综合整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公共卫生服务补偿资金、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专项补贴等,促进了新区相关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
五是财政改革扎实推进。 按照公共财政原则,进一步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正式启动预算绩效编审改革试点,在2013年部门预算编制中,将科教兴医专项等6个项目纳入试点范围,开展预算绩效前评估;根据“十二五”市财税体制改革精神和“强镇优街”工作要求,研究落实市下放企业的财政户管分配方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镇财政体制,抓好川沙等三镇行政区划调整的财政体制保障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临港地区发展的要求,研究落实临港地区财力分配保障机制。同时,还研究制定了街道社区管理专项资金的调整完善方案;国资预算试编工作取得进展,在明确国资收益收缴范围和区属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净利润上缴比例的基础上,将3.11亿元国资收益纳入国库管理,支出预算执行工作全面完成;国库单一账户和公务卡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召开全区改革动员大会,印发《关于浦东新区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展相关业务和软件应用培训,扎实细致推进各单位零余额账户开设等相关工作,区级预算单位全面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和公务卡制度改革。
六是有效加强财税监管。 制定区级部门预算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落实部门预算责任制度,开发和应用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强化预算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制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区本级部门决算批复暂行办法》,将对2012年度部门决算进行批复,加强财政财务监督,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和决算信息质量;不断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工作,在公开财政预、决算的基础上,2012年重点推进28家区级部门预算、33项中央和市级财政专项、2012年区级“三公”经费预算公开,财政运行的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督和会计服务进一步加强,继续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组织开展2012年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乡镇财政性资金管理专项治理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回头看”,积极开展事业单位年报和部门决算报表及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工作,不断规范财政财务行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还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加强结余资金管理;二是落实财政税收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保障基本民生;四是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审计情况也表明,2012年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完成了区人代会批准的本级预算任务。但也存在着部分单位预算编制不完整、预算执行率偏低、往来款和银行账户未及时清理;部分单位国有土地使用补偿费、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和财政专户;办公用房管理未有效统筹;国资经营预算管理不够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切实按照区人大有关决定、决议要求和审计意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进行整改。
五、今年以来本区公共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以及下阶段财政工作的初步安排
(一)2013年上半年本区公共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地方公共财政收支顺利实现“双过半”。上半年,新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42.7亿元,增长11.5%,完成年度预算的57.7%。新区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完成375.9亿元,增长10.6%,完成年度预算的54.1%。其中,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321.7亿元,增长7.1%,完成年度预算的54.5%;镇级公共财政支出54.2亿元,增长36.9%,完成代编预算的51.3%。
上半年,新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预算执行呈现两个特点:1、财政收入总体平稳增长。新区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分别完成1468.8亿元、342.7亿元,增长12.0%和11.5%,财政收入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2、财政收入结构总体优化。财政总收入中,中央级、市级和区级收入分别完成683.4亿元、317.4亿元、468.0亿元,增长3.5%、19.7%和21.2%,总体实现同步增长。从税种看,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契税等税种区级地方税收分别增长28.6%、7.0%、19.2%和72.9%,增势较好,是区级地方税收增收的主要来源。从产业看,第三产业税收完成923.3亿元,增长17.2%,高于二产税收增幅23.8个百分点,其中,商贸业、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税收分别增长21.8%、11.9%、10.5%和15.1%。
上半年,新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呈现两个特点:1、支出计划抓早抓实,预算执行进度加快。新区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35.9亿元,支出进度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2、优先保障重点支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基本建设支出124.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7.7%,快于全区财政支出进度23.6个百分点。二是经济发展支出110.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4.7%。三是民生投入99.5亿元,其中,教育24.0亿元,公共安全11.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33.1亿元,医疗卫生11.9亿元,农林水事务15.4亿元。
(二)2013年上半年本区财政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
上半年,本区财政部门按照年初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3年财政预算目标,统筹兼顾、稳中求进,全面推进各项财政预算工作。1、加强预算管理。根据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点,结合浦东实际,研究《浦东新区2014年强化项目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在全市各区县中率先开展2012年度区级部门预算管理考核工作,评出37家区级部门预算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推进金财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预算编审和指标管理软件系统,重点抓好“分层管理、突出绩效、动态编审”的项目库建设,着力提高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质量。2、继续完善区以下财政体制。根据“强镇优街”等工作要求,研究制定《浦东大型居住社区横向结算财力及建设管理财力补贴办法》。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完善临港地区财力分配机制的若干意见》,大力支持临港重点区域开发建设。研究、拟订加强街道财政管理相关意见和开发区预算管理完善方案。3、深化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公务卡制度改革。2013年新区实现国库单一账户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预算单位达771家(其中区级预算单位763家,镇级预算单位8家),改革覆盖新区所有区级预算单位。同时,制定《关于做好镇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稳步推进镇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革。4、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根据市财政局对各区县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全面部署2013年财政信息公开工作,认真做好政府财政总预(决)算信息公开,重点推进41家区级部门预算、48项中央、市级财政专项和2013年区级“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同时,按照市局要求,积极稳妥推进29项区级财政专项资金公开,公开主体为各资金使用管理部门,公开内容包括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具体操作流程、资金分配结果(原则上隔年公开),按照“谁分配、谁公开;分配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的原则,经区人大审议后的20个工作日内由各相关资金使用管理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开。
(三)下一阶段财政工作安排
下半年是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按照区委有关要求,围绕年初区人代会明确的预算目标和任务,大力组织收入,加强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改革,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厉行节约,严格支出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支出管理。一方面,按照中央厉行节约的要求,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各项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另一方面,要保障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各项重点支出需求,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2、咬紧目标,抓好收入组织。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中存在较多一次性因素,经济运行中也存在工业增长基础不稳、服务经济增幅回落较大、“国五条”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等影响收入增长的因素。对此,要密切关注经济面和政策性因素对收入影响,加强收入分析预判,增强组织收入的前瞻性和主动权;进一步增强招商育财合力,扎实做好安商稳商相关工作,大力组织财税收入,确保年度收入任务完成。3、攻坚克难,推进国库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公务卡制度改革,梳理区级预算单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促进改革顺利进行。同时,分步骤、分批次选择镇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单位,稳步推进镇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力争在2013年年底前,将改革全面推广到所有镇。4、抓早谋划,编好2014年预算。抓早研究和部署2014年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发展改革工作,抓好强化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夯实预算项目库管理基础、落实财政部新修订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加强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等重点工作,为促进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