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浦东新区委员会办公室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关于浦东新区配合服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接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SY0024560280202100647 | 发布机构 | 政务公开办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 | 2014-05-05 |
浦府办〔2014〕8号
新区各部、委、办、局,各区级机关,各人民团体,各开发区,各直属机构,各直属公司,各社区(街道)、镇:
《浦东新区配合服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接工作方案》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中共浦东新区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浦东新区配合服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接工作方案
为全力配合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建设,承接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率先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推动建立综合配套改革与自贸试验区建设联动机制,推进自贸试验区与“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联动发展,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主动服务,举全区之力配合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
1、建立配合服务自贸试验区组织保障机制
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浦东新区配合服务自贸试验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与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建立双月例会制度,协调落实上海市自贸试验区领导小组部署事项,统筹协调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对接及承接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事项。新区相关职能部门分别或联合与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有关部门建立工作推进例会制度,重点就体制改革、招商引资、功能拓展、监管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信息对接、合作研究、协作推进、复制推广。(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区金融局、区政府审改办等)
2、配合完成深化试点任务
发挥新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优势,借助商业保理、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联审制度等监管经验,通过机构进驻、学习交流、服务覆盖等方式,为自贸试验区在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市场监督、完善联合监管与协同服务等制度创新方面,提供队伍、经验和服务支持。(区发改委、区政府审改办、区商务委、区金融局)
探索建立“区内注册、区外经营”办公在新区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为自贸试验区探索投资经营活动全过程跟踪、管理、监督,以及综合评估提供支持。(区经信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3、为自贸试验区重点项目引进及后续服务提供综合保障服务
发挥新区产业扶持政策、人才及社会综合服务优势,借助总部共享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平台,协调出入境管理、教育、医疗等部门,为自贸试验区重点项目引进及后续服务提供综合保障服务,协助自贸试验区优化商贸、金融发展综合环境。(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区卫计委、区商务委、区金融局等)
4、为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提供综合人才服务
梳理、评估、整合、优化新区人才创新、创业、生活相关政策,根据自贸试验区人才发展需求,发挥新区人才城平台作用,为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人才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协调安排新区经济发展相关部门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到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挂职,一方面为业务对接提供组织、人员和机制保障,另一方面为承接自贸试验区管理模式复制推广提供人才储备。 (区委组织部、区相关部门)
二、主动配合,推动建立综合配套改革与自贸试验区建设联动机制
5、主动承接可复制、可推广事项
结合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聚焦制度创新,深化研究,主动承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流程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成熟的改革举措,重点借鉴自贸试验区投资管理模式试点经验,探索市场准入领域改革创新,争取注册资本认缴制、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施审批改备案、内外资企业设立登记“一口受理”等改革事项率先在新区探索实践。(区发改委、区政府审改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商务委等)
密切关注在自贸试验区开展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制度创新、跨境融资试点、金融监管制度、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等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争取率先在新区复制推广。(区金融局)
6、积极研究深化改革课题
为更好地接受自贸试验区改革的辐射,主动参与、配合、介入自贸试验区创新探索重要课题,并随着自贸试验区试点的深入,每年提出课题,与自贸试验区一起持续开展联合研究,储备深化改革项目。近期主要的任务:
一是内外贸一体化监管风险及创新。与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会同海关、税务部门,共同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在入区退税政策环境下监管创新研究并推动实施。
二是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与普通账户的互联互通。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完善自贸试验区专用账户的管理模式,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逐步推进互联互通。
三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路径。配合新区的交易所探索建立完善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提升新区金融市场的全球话语权。
(区金融局、区商务委、区发改委、区税务局)
三、主动承接,推进自贸试验区与“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联动发展
7、推动总部经济提升能级
一是协助自贸试验区加快引进一批新的高能级的总部企业、金融机构、贸易平台和整合贸易、物流、结算等功能的营运中心。
二是整合新区、自贸试验区资源,联动为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建立亚太区总部设计方案、提供综合服务。
三是推动总部企业运用自贸试验区创新优势,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创新突破业务,做大、做强现有业务,争取探索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自贸试验区开设试点自由贸易账户,拓展功能,提升能级;鼓励新区的外资法人银行、保险公司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创新业务,加快提升服务功能。
(区商务委、区金融局、相关开发区管委会)
8、促进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协助自贸试验区宣传引进扩大开放领域服务业项目,重点在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文化服务、专业服务、中介服务等6大领域的23项开放措施领域内主动招商,联动促进企业主体落地。
二是联动推进新型金融业态、航运业态和贸易业态发展。借鉴自贸试验区监管创新经验和政策优势,结合新区金融机构集聚优势,从产业发展需求出发,探索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第三方支付、航运金融、船舶供应、再制造、全球维修、保税展示业务等新型金融、航运、贸易业态在新区内、新区联动发展模式,促进新型金融、航运、贸易业态充分发育。
三是促进金融机构与自贸试验区联动,进一步完善新区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和业务体系,全面提升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功能。
四是抓住自贸试验区服务业开放机遇,主动承接商务、仓储、加工、配送等服务需求溢出效应,推动服务外包发展。
(区金融局、区商务委、区经信委、区文广局)
9、打造产业外溢承接载体
加强区域协调、合力推进建设,研究并打造自贸试验区功能拓展、延伸的功能集聚配套区。结合新区产业规划,为“区内注册、区外经营”提供空间准备。结合临港地区新城建设,主动承接商贸服务、专业服务、中介服务、文化服务、高端装备、再制造等产业外溢。利用陆家嘴、世博、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功能性区域的存量办公场所和规划土地,打造承接总部、金融、高端航运服务业、文化产业外溢的集聚区。借助森兰等空间载体,打造保税展示延伸的承载地。
(区商务委、区金融局、区经信委、区文广局、世博地区办、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临港地区管委会、陆家嘴管委会等相关开发区管委会)
10、优化承接溢出效应的工作与激励机制
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多部门联动,探索推进与自贸试验区信息共享平台的对接,力争实现自贸试验区企业设立、变更、监管等综合信息的实时更新。(区经信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相关部门)
完善有利于促进投资的项目信息及资源共享机制和新区考核及评估机制,为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能级,顺应自贸试验区外资备案登记管理和统计方式的转变,体现配合服务工作成效,进一步优化新区招商考核及评估工作。在现有财税体制基础上,探索有利于调动新区开发主体配合服务自贸试验区的利益共享、联动发展机制。 (区商务委、区投资办、区财政局、区税务局)
附件:配合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接工作任务分工表
附件:
配合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接工作任务分工表
序号 |
对接事项 |
工作内容 |
时间节点 |
牵头单位 |
1 |
设立新区配合服务领导小组,建立多层次例会制度 |
1、设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浦东新区配合服务自贸试验区领导小组及工作例会制度,协调落实试验区领导小组部署事项,统筹协调新区与试验区对接及承接试验区复制推广事项。 |
2014年1季度启动 |
区发改委、商务委、金融局、审改办等 |
2、新区相关部门与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有关部门建立工作推进例会制度。 |
||||
2 |
配合完成深化试点任务 |
3、在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市场监督、完善联合监管与协同服务等制度创新方面配合推进。 |
按全市部署推进 |
区发改委、审改办商务委、金融局 |
4、探索建立“区内注册、区外经营”办公在新区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为试验区探索投资经营活动全过程跟踪、管理、监督,以及综合评估提供支持。 |
持续推进 |
区经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
||
3 |
为试验区重点项目引进及后续服务提供综合保障服务 |
5、发挥总部共享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平台作用,协调出入境管理、教育、医疗等部门,为试验区重点项目引进及后续服务提供综合保障服务,协助试验区优化商贸、金融发展综合环境。 |
持续推进 |
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卫计委、商务委、金融局等 |
4 |
为试验区创新发展提供综合人才服务 |
6、根据试验区人才发展需求,发挥新区人才城平台作用,为试验区创新发展人才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
持续推进 |
区委组织部、区相关部门 |
7、协调安排新区相关部门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到试验区管委会挂职。 |
2013年12月上旬 |
|||
5 |
主动承接可复制、可推广事项 |
8、结合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聚焦制度创新,主动承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流程创新、服务创新等领域成熟的改革举措。 |
按全市部署推进 |
区发改委、审改办、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委等 |
9、探索复制推广试验区开展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制度创新、跨境融资试点、金融监管制度、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等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 |
区金融局 |
|||
6 |
积极研究深化改革课题 |
10、内外贸一体化监管风险及创新研究。 |
全年 |
区商务委、税务局、发改委 |
11、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与普通账户的互联互通研究。 |
区金融局、发改委 |
|||
12、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路径研究。 |
||||
7 |
推动总部经济提升能级 |
13、协助推进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在试验区设立总部。 |
持续推进 |
区商务委、金融局相关开发区管委会 |
14、推进新区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根据需求在试验区拓展营运中心功能。 |
||||
15、探索推动总部企业在试验区开设自由贸易账户。 |
||||
8 |
促进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经济转型发展 |
16、重点推进人才中介服务、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投资管理、医疗服务、建筑服务、资信调查、专业健康医疗保险等扩大开放领域项目入驻;协助储备演出经纪、娱乐场所、旅行社、增值电信、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等领域意向投资项目;关注有限牌照银行、律师服务等领域潜在投资项目。 |
持续推进 |
区金融局、商务委、经信委、文广局 |
17、探索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第三方支付、航运金融、船舶供应、再制造、全球维修、保税展示业务等新型金融、航运、贸易业态在新区、试验区联动发展模式,促进新型金融、航运、贸易业态充分发育。 |
||||
9 |
打造产业外溢承接载体 |
18、临港地区研究打造承接试验区的核心承载地。 |
2014年1季度前提出具体物业地块 |
区商务委、金融局、经信委、文广局、世博地区办、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临港管委会、陆家嘴管委会等相关开发区管委会 |
19、在陆家嘴及其临近区域规划建设新兴金融创业园。 |
||||
20、结合洋泾航运集聚区规划建设,打造高端航运承载地。 |
||||
21、世博、前滩、耀华地块梳理准备办公场所承接“区内注册、区外经营”。 |
||||
22、推动森兰等地保税展示发展。 |
||||
10 |
优化承接溢出效应的工作与激励机制 |
23、探索推进与试验区信息共享平台的对接,力争实现试验区企业设立、变更、监管等综合信息的实时更新。 |
持续推进 |
区经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
24、完善有利于促进投资的项目信息及资源共享机制和新区招商考核评估机制。 |
2014年1季度 |
区商务委、投资办 |
||
25、在现有财税体制基础上,探索有利于调动新区开发主体配合服务试验区的利益共享、联动发展机制。 |
区财政局、税务局 |